江西省萍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萍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1 10:0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萍乡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客观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约一万年前,近东的人类首先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等谷物。距今八九千年前,中美洲人半先开始种植玉米和豆子等重要主食,而中国人则是培育稻米的先驱。这表明
A.世界农耕起源多元 B.世界各地农业发展不均衡
C.古代亚洲农业发达 D.古代农业生产具有封闭性
2.荷马史诗中写到,俄底修斯在经过地府时遇见已经死去的阿喀琉斯正统率着地府的鬼魂们,对他大加赞赏。阿喀琉斯却回答说:“我宁愿活在世上,那样也比统率所有死人的灵魂要好:这表明古希腊
A.宗教意识淡薄 B.文化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C.注重物质生活 D.神话传说成为文学主题
3.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柏拉图、托勒密、盖伦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
A.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 B.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C.积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的研究热潮。这一现象4.11世纪末,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设立了以教习罗马法为主的法律专科学校,引发了西欧罗马法A.增强了各国君主的力量
C.说明城市自治权力扩大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下表为班图人迁徙概况。据此可知,班图人大迁徙路线
路线 概况
西线 进入西赤道非洲,西迁后形成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等
南线 直至抵达南非,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
东线 抵达东非沿海地区,一部分人同易居的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混合,形成斯瓦希里人
A.破坏了南非地区的生产方式 B.促使南非地区形成统一国家
C.颠覆了桑海在西非霸主地位 D.促进非洲文明朝多样性演进
6.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该学者
A.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B.改变了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C.借助神学塑造人本观 D.引发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7.16世纪,英国、荷兰等国相继开始在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如荷兰的巴伦支曾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东西方的传统航路已被隔断 B.欧洲商业危机急需得到解决
C.英荷欲开辟最短的欧亚航线 D.西葡占据最有利的通商路线
8.1575-1630年,英国各类贸易公司的社会和阶级构成中,“商人”占了73.5%,其余部分为绅士、骑士、贵族、职业家人士和自耕农。这一时期的26个公司中,乡绅和其他非商人的投资占该公司或贸易组织总资本的比重在70%以上的公司有9个,在50%以上的有14个。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的英国经济
A.逐渐摆脱封建王权的控制 B.超越欧洲其他国家发展水平
C.推动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D.呈现出新旧势力兼容的特征
9.漫画是历史的一种解读方式,这是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漫画。对漫画解读正确的
A.民主共和得以建立
B.公民权利得到保障
C.反封建思想多元一体
D.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10.自路易十四统治后期至大革命前夕,君主政府为提高财政收入,相继进行税收改革,设立向全体臣民征收的普遍税,比如1695年设立的人头税,1710年的什一税,以及1749年一直征收到大革命之前的廿一税。这表明
A.特权阶层的免税权受到了冲击 B.政府财政危机得以解决
C.法国人均税负高于欧洲其他国家 D.法国重拾在欧洲的霸权
11.美国前总统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写道:“参议院将从作为政治上平等的团体的各州得到权力;在参议院,各州根据平等的原则选派代表······就这点来说,政府是联邦政府,不是全国性政府。”这说明,美国参议院的设置
A.导致了权力的相对集中 B.旨在维护少数人的利益
C.违背了宪法设计的初衷 D.充分尊重了各州的权力
12.1834年,德国38个邦国中的18个主要邦国联合建立了关税同盟,废除内地关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度。1852年,德国在38个邦国中实行关税同盟。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国内市场逐渐走向统一 B.金融垄断资本日益扩张
C.工业化的进程快速推进 D.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13.下表为学者对1835年英国不同地区的动力使用情况统计。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地区 工厂数量 蒸汽动力(马力) 水动力(马力)
北部地区 934 26 513
苏格兰 125 3200 2480
密德兰地区 54 438 约1200
总数 1113 30151 约9774
A.蒸汽动力在各地占优势 B.重工业成国民经济主导
C.能源革命推动均衡发展 D.动力替代趋势不可逆转
14.19世纪初,德国大学逐渐由单纯教学型向学术研究型转变,纷纷开设自然科学课程,科学家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电磁科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状况
A.催生了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B.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实现了科学研究的普及化 D.开启了经济持续繁荣的时代
15.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宪章运动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等。这表明工人运动
A.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B.走向国际性联合
C.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D.进入了新的阶段
16.巴黎公社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在其发布的第5号公告中明确提出:中央委员会不是“制造混乱的罪魁,因为它有幸领导的国民自卫军既无过激行动,也无报复行为,国民自卫军正是以其明智而克制的态度,显出自己的气魄和力量来的”。这表明巴黎公社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深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C.传递了巩固政权的意愿 D.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计52分,其中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组带,在城市中建立起金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和市民阶层在封建主义政治秩序的框架内情然生长,其微弱但是坚定的推进步伐逐渐热动了欧测封定制度的基石,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铺平了道路,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西欧城市从中世纪中期开始兴起,它们逐渐与王权达成了充分的合作基础。市民阶层展开了积极的政治参与,对封建制度进行挑战,推动了君主专制的发展。
——摘编自许秋枫《市民社会的熊形-中世纪欧洲城市与市民阶层的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兴起的社会条件。(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城市自治运动带来的影响。(6分)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黑夜,城门关闲,街上行人清空,室内停止劳作,只有巡夜人在城市中看守。
17世纪时,宗教的少数派在夜里举行各种仪式,白天受师博校制的学徒们到在晚上逃出去跳舞、狂饮、大量酒馆在在间经营,娱乐、赌博、演戏、跳舞等活动样样都有,17 世纪中叶开始。市民们流行在夜里喝咖啡,相互交谈,各种资讯经咖啡馆这一社交场所传向更广的社会。
煤气灯以及后来的电灯使19世纪城市的商场在夜幕降临以后依旧开放,排列着高雅华丽商店的撰牌被称为“工业化的奢侈品”。在英国,剧院和音乐厅,越来越成为夜间娱乐的主要场所,新式咖啡馆开始向顾客提供报纸、杂志,顾客在店里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新闻,很受劳动大众欢迎。1816年的调查显示,女工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4小时以上。在劳动者的反抗中劳动时间逐渐缩短,三班工作制推广开来,夜以继日的劳作终于成为现实。
——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欧洲社会夜间生活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社会夜间生活变化的原因。(8分)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美13个殖民地名义上都是英王所有,但由于远隔重洋等因素,各殖民地享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权。年满21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出席村镇会议,讨论和决定架桥修路、建立学校等各种事务。独立前,北美各地的识字率就已经达到70%~100%,而且已有11大学,有3万人具有学士学位。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大都熟悉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且不贪恋权位。建国时,有人劝华盛领称帝,他拒绝了。有人给他设计了一个宫殿的草图,他也否决了······1787年宪法规定,关国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关系不是中央集权制下地方从属中央的关系。州不是由联邦政府设置的行政区划,而是联邦的成员,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的政治实体。联邦与州在宪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的权利。同时宪法规定不设世袭国王,也不颁发贵族爵位。参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和众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利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6分)
20.(14分)18~19世纪是英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的社会变革中,民众阅读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部分地区成年男性识字率(%)统计表
地区 年代 乡村 城镇
约克郡东区 内地西部 班冉斯 牛津 北安管额 金斯林 市里新托 诺丁汉
1754-1762 64 71 71 74 74 62 66 61
1799-1804 67 71 71 77 75 67 69 67
1831-1837 70 74 74 82 74 70 78 78
材料二
在最早的记录中,女性订阅杂志者比例不足5%。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女性订阅杂志者的数量和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到1770年上升到10%左右,1779~1780年已超过16%。同一时期,感善办学机构举办免费学校,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帮助贫围阶级子女摆脱了文盲命运。
——摘编自陈宇《近代英国民众的读写能力研究》
材料三
(在英国)或常常碰到一些穿着褴楼不堪的粗市夹克的工人。他们显示出自己对地质学、天文学及其他学料的知识比某些有教养的德国资产者还要多,阅读最新的哲学、政治和诗歌方面最杰出的著作的几乎完全是工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民众的阅读概况,并加以阐释。(14分)
高一历史(下)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BBD 6—10 CDDCA 11—15 DADBC 16 C
二、非选择题
17.(1)行业集中,商业和贸易的繁荣;新的市民阶级出现及其斗争;市民文化的形成并升华。(6分)
(2)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有助于王权的强化和统一国家的形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条件。(6分)
18.(1)从没有夜间生活到夜间生活日益流行再到夜间生活丰富多彩。(6分)
(2)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欧洲思想解放运动。(4分)
工业革命后:煤气灯和电灯的使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人阶级的斗争。(4分)
19.(1)独立前殖民地就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公民具有参政实践,受教育水平高;开国元勋民主意识强。(6分)
(2)联邦制;分权制衡(三权分立)制;共和制。(6分)
20.概况:18~19世纪英国民众阅读风气兴起。男性识字率提高,女性参与阅读的比例增加,产业工人接受新知识的热情高涨。(4分)
阐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开展促进了英国民众思想解放。民主政体的确立和完善,为英国民众阅读风气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开放民主的社会环境。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民众阅读风气的兴起奠定物质基础,同时工业革命的开展也需要具有知识和技能的产业工人。英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兴起、印刷技术和出版事业的进步,为民众阅读提供了条件。(8分)
英国民众阅读风气的兴起,提升了贫困阶层和社会底层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工人阶级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也逐步得到提高。促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了英国的社会转型。(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