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5张PPT。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科举制的诞生
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3、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
4、你知道隋朝当时录取了哪些人? 我问你答:想一想:
隋朝之前,朝廷主要通过什么方法选拔官员?
春秋以前世袭制 “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客卿制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
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两汉时期察举制“贤良方正”、“孝廉”、“秀才”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中正制后期的弊端:
按照门第的高低选拔官吏
高门子弟做大官,寒门子弟无法做官表现: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上书不落则著作
体中何如则秘书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
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们失去了什么?
出生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
朝廷得到了什么?科举制:1、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2、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5、科举制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一、科举制的诞生
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
朝代:隋朝
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过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诞生
意义:1、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2、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隋朝科举制度二、科举制的完善看书、讨论并归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唐太宗科举考试最大的收益者是谁?
武则天为什么要开始殿试?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以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有什么好处?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你来告诉我:
唐时科举考的科目较多,以哪两科最重要?
常设考试科目:
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进士科和明经科
最为重要的科目:科举制的完善不必说 ,光
滑的 , 皂荚
树,紫红的 , 也不必说
,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
( ) 云
霄里去了。单是 一
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
,蟋蟀们 。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 ,
还有 ,倘若 按
住它的 ,便会啪的一声,
从 。
帖经: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将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遮盖住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它是古代科举考试“明经科”中的一种试题类型。碧绿的菜畦石井栏高大的桑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伏在菜花上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短短的泥墙根低唱在这里弹琴遇见蜈蚣斑蝥用手指轻轻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脊梁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大雁塔唐代进士及第
后,要题名大
雁塔,考中进
士称为“雁塔
题名”“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二、科举制的完善
朝代:唐朝
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过程: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科举曾选拔了从文天祥到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从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到欧阳修、苏轼、辛弃疾这样的文学家,从王安石、包拯到海瑞、张居正这样的政治家,从韩愈、朱熹到蔡元培一类的教育家,甚至还有沈括、宋应星、徐光启这样的古代科学家。据《辞海》文学分册所录中国历代作家统计,隋唐五代至清代及近代作家共602名,其中进士和举人等出身者共341名,占总数的56.6%。而且这还不包括秀才一级的科举中式者。因此可以说中国帝制时代后期多数文学家是科举出身者。 三、科举制的影响政治上:
教育上:
文化上:
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宋人殿试图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状元
会元
解元应试场面贡院考场举子看榜图捷报科举制的弊端弊端: 一是使大批知识分子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二是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科举制诞生完善影响隋唐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十年窗前勤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一朝若遂风雷志,敢折蟾宫第一枝! 课外拓展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榜上有名 金榜题名金榜挂名 名落孙山 状元及第
蟾宫折桂
得意门生
独占鳌头
连中三元
一举成名 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李德裕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务和礼仪。出身贫穷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当官以后,因为不熟悉朝廷的事情,也不能称职。
李德裕对于科举制是赞成还是反对?
你认为他的话是否有道理吗?
活动与探究1、隋文帝开始用 的方法选官。 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科举制废除于 朝,延续了 多年。
2、武则天时,科举考试增加了以骑射为主的 ;唐玄宗时,把 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3、唐朝的皇帝中,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
、 、 。
4、科举制考试科目很多,以 、 两科最为重要。分科考试隋炀帝清一千三百武举诗赋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士明经练习中考链接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取名为“长安花”(见右图),取意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取意源自我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德州中考]第11题右图是大雁塔进士题名帖的拓本。与此拓本所含信息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六部制[参考答案] C [11年江苏盐城中考]第5题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参考答案]B[06年潍坊中考]第4题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围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日本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
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C.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D.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参考答案] B [12年湖北黄石中考]第12题“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参考答案] C [12年广东韶关中考]第4题穿越时空,回到了隋朝,你可能看到
①家住余杭的孙某坐船来到洛阳
②寒门书生王某通过考试获得官职
③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④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菏泽中考]第3题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元,衰落于明清。“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孙中山语)。以至于有人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隋文帝——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B.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C.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D.武则天——殿试的开始
[参考答案] A [12年山东青岛中考]第7题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 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青岛中考]第7题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参考答案]D[2007年汕头中考] 第3题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1、材料一中的“选举制度”是指什么?诞生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朝代?答:科举制度、隋朝。2、该制度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有五位隋唐帝王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
答: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
武则天、唐玄宗。3、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答:都认为考试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4、说说“选举制”对唐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政治上:
教育上:
文化上: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制度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