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圜
四川省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下图为四川省年均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图(单位:
105J/m)。据此完成1~3题。
如
1.四川省年均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34°
A.整体上北多南少
33°N
的
B.整体上西多东少
32N
蚁
C.山区少于平原地区
31°N
长
D.盆地内部差异大
30°N
2.影响四川省甲地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是
29°N
A.天气状况
28°N
B.植被覆盖率
27°N
郑
C.城市分布
26°N
7°E99°E101°E103°E105°E107°E109°E
D.海陆位置
南
3.甲地年均太阳辐射量较低但年均温较高,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多
B.城市热岛效应较弱
阳
C.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强
D.地面辐射强度较弱
下图示意世界某海域洋流分布,①②③④为不同性质的洋流。据此完成4~6题。
4.同一天中,下列洋流水温最高的是
809
40°
A.①
609
B.②
C.③
D.④
409
5.受洋流影响,沿岸陆地形成荒漠景观的是
④
A.①
①
B.②
靠
C.③
图例。水域
→洋流
D.④
【高一地理第1页(共6页)】
·22-03-410A·
6.下列洋流中,可能带来海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12日12时24分,希腊第一大岛克里特岛发生6.3级强烈地震,之
后半小时内,发生多次余震。这是克里特岛时隔半个月后再次发生强震。下图为克里特岛位置
图。据此完成7~9题。
7.克里特岛地震频发的原因是处于
0.
20°
40°
A.两大板块的张裂边界
409
B.两大板块的碰撞边界
C.三大板块的张裂边界
D.三大板块的碰撞边界
克里特岛
309
8.此次地震的发生可能会
A.引发台风、洪涝灾害
一板块交界线
B.导致所有房屋倒塌
C.引发海啸灾害
D.改变潮汐运动周期
9.为了减轻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希腊在制定建筑防震标准时应主要考虑
A.地震烈度
B.地震震级
C.震中距
D.震源深度
古老文明出现的地方,内部足以自成一个整体,而
30°E
且地理环境能够提供相当程度的生存保障。右图示意
埃及城市和农业带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
10.影响埃及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30°N
A.气候
B.地形
C.历史
D.水源
11.埃及成为古老文明起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河流上游,地形平坦
。城市
农业带
B.尼罗河河水泛滥,土壤肥沃
C.沙漠广布,形成屏障保护
D.气候适宜,水热充足
流动人口集聚是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的一种形式,是指流动人口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
不断集中的现象及过程。远郊区流动人口集聚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流动人口向远郊区的迁移
扩散和外来流动人口的迁移流动。下表为2000~2007年上海市常住流动人口分布表。据此完
成12≈14题。
【高一地理第2页(共6页)】
·22-03-410A·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1.B【解析】据图可知,四川省年均太阳辐射量总体由东南向西北增加,盆地内部差异小,边缘差异大,山区多
于平原区。故B选项正确。
2.A【解析】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量少。故A选项正
确。
3.C【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较少,城市热岛效应弱,地面辐射较弱,不利于提高大气温度:大气逆辐
射强有利于保温。故C选项正确。
4.A【解析】由图中洋流分布纬度和洋流性质可知,①为较低纬度的暖流,水温高:②是从高纬度海域来的寒
流,水温最低:③是暖流,纬度较高,水温较低;④是寒流,水温明显低于①。故A选项正确。
5.D【解析】沿岸陆地形成荒漠景观主要是受寒流影响,①③处为暖流,沿岸不会形成荒漠气候;②为寒流,但
由于纬度较高,沿岸没有形成荒漠景观:④处受寒流降温减湿影响,沿岸形成热带荒漠景观。故D选项正确。
6.B【解析】②④洋流为寒流,且②洋流可能从高纬度海域带来海冰,④洋流途经海域纬度较低,无海冰分布;
①③洋流为暖流,途经海域纬度低,无海冰分布。故B选项正确。
7.B【解析】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故B选项正
确。
8.C【解析】地震不能引发台风灾害;地震可能破坏房屋,但不会导致所有房屋倒塌;海洋中的大地震可能引发
海啸;潮汐周期由天体引潮力决定,地震不会改变其周期。故C选项正确。
9.A【解析】地震震级是对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衡量尺度,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主要是由地震烈度决定的,
因此制定防震标准时主要考虑地震烈度。故A选项正确。
10.D【解析】据图可知,埃及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影响埃及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故D选项
正确。
11.B【解析】古老文明的出现是地理环境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求。尼罗河河水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
农业发展,满足人类生存需求。故B选项正确。
12.A【解析】城市人口从开始的小规模集聚到集中连片再到过度集聚,随后通过产业和政策的调整,到均质
化阶段,最后进入理想均衡阶段。故A选项正确。
13.B【解析】人口迁移受到经济、距离、政策、文化、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远郊区历史文化基础薄弱,不是影
响上海远郊区流动人口集聚的主要因素。故B选项正确。
14.D【解析】城市人口向远郊区迁移,城市中心人口减少,可以缓解市中心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对
市中心经济影响小;远郊区人口增多,增加了社会治安管理难度,不能提高远郊区人口收入。故D选项正
确。
15.B【解析】据图可知,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承载力南部低,北部高,总体特征是由北向南递减。故B选项正
确。
16.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干沙滩"”变成“金沙滩”,青铜峡市位于黄河沿岸,水源充足。说明水资源是影响
该地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故D选项正确。
17.B【解析】甲功能区分布在市中心和交通干线的街角路口,为商业区;乙功能区在城市中分布面积大,为居
住区:丙功能区分布在城市外围,临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为工业区;丁功能区呈长条状分布,位于两大功
能区之间,发挥生态环保功能,为生态区。故B选项正确。
18.A【解析】根据该城市工业区的布局可以推断,其盛行风最可能为偏西风,①处既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又
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同时有公路与市区相连,交通便利,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故A选项正确。
19.D【解析】该城市工业区位于城市的偏东部位置,该城市盛行风向最可能为偏西风,为西南风或西北风。故
D选项正确。
20.B【解析】重庆市城市化进程在后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程减慢:城市化质量综合值整体在提高,城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2-03-4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