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在声学上的贡献
在中国古代物理学中,声学的成就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有特别加以记述的必要。
(1)乐器制作与乐律理论
中国古代音乐是世界文明中的一个宝库。河南舞阳县贾湖村的骨笛,是公元前5000~前6000年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乐器。西周时期,见于《诗经》记载的乐器就有29种,其中频率固定的打击乐器有鼓、馨、钟、铃、(革兆)(摇鼓)等,调频弹拨乐器有琴、瑟,管类乐器有箫、管、埙、笙等。《汉书·律历志》已将当时的乐器品种按质料分为八种:“土曰埙,鲍(木瓜)曰笙,皮日鼓,竹曰管,石日馨,金日钟,木日祝,丝曰瑟。”从众多出土的古乐器中,引人注目的是编馨和编钟。编馨是用特殊石头(如玉石)制成的具有若干固定音列的组合馨。 1950年在安阳武官村出土的殷代大理石馨,82 厘米×42厘米× 2.5厘米,音色浑厚如铜; 1970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楚国编馨25只,其形状已颇为规则,音域达三个八度。编钟是由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的组合钟。1978年在陕西扶风曾出土了西周的青铜编钟,1979年在湖北隋县的战国曾侯乙墓出土了公元前443年的编钟,一套共65件,总重2500余斤,总音域跨五个八度,12个半音齐全,音色优美,效果极佳,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冶金和乐器制造水平之高超。
由于重视“礼、乐、术、数”,我国古代研究乐音数学规律的律学相当发达,《二十四史》有许多律历志的记载。最晚到殷商时期已产生了宫、商、角、徵、羽五声,西周编钟已刻有十二律(由于对乐音成组的认识,而产生十二律,其名称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和应钟,黄钟为十二律中的第一律)中的一些铭文。以黄钟为标准音高之首,逐次按半音降低,就形成了十二律。最早的乐律计算法见于《管子·地员篇》中的“三分损益法”,约产生于公元前7~3世纪间,即将主音律的弦(或管)长三等分,取其两份(全管长的2/3,为损一),或增加一份(全管长的4/3,为益一),依次确定十二律中其他各律的方法。这种以弦长为准的方法,与欧洲当时以频率为准的“五度相生法”是成倒数关系的。16世纪末,朱载堉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和算法。十二平均律是我国对音乐声学的重大贡献。
(2)声的传播与发声原理的探讨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记载:陈遵在造江陵金堤(公元512~518)时,曾利用鼓声推算高地的高度,可能是利用鼓声的传播速度推算的。这一记载很有意义。
对于发声原理,东汉王充在《论衡·论死篇》中先说明人的语言是由于“气括口喉之中,动摇其舌,张合其口”而生的,然后推广到“箫笙之管,犹人之口喉也,手弄其孔,犹人之动舌也”。宋代张载(1020~1077)及明代王夫之(1619~1692)进一步形成“形”(物体)与“气”相冲突而发声的观点:“声者,形气相轧而成”。可以是“两气”相碰,如“谷响雷声之类”,“两形”相碰,“桴鼓所击之类”,“形轧气,羽扇敲矢(指羽扇生风、飞矢鸣镝)之类……气轧形,人声笙箫之类”(《张子正蒙注》)。明宋应星具体考察了声的发生的几种情况:“冲”(“飞矢”),“界”(“跃鞭”),“振”(“弹弦”),“辟”(“裂缯”,即撕丝织品),“合”(鼓掌),“击”(挥椎)。他认为发声第一必须有气:“气而后有声”,“气本浑沦之物,分寸之间,亦具生声之理,然而不能自生”;第二必须是“以形破气”,“气之一动”,“急冲急破,其声方起”,例如“击物”就是“气随所持之物而逼及于所击之物有声焉”(《论气·气声》)。
关于声音发生与传播更为深刻的见解是王充和宋应星指出的。王充在《论衡·变虚篇》中将鱼“动于水中,振旁侧之水”与人的“操行”(行动)引起“气应而变”加以对比。宋应星则明确提出“物之冲气也,如其激水然。气与水,同一易动之物。以石投水,水面迎石之位,一拳而止,而其文浪以次而开,至纵横寻丈而犹未歇。其荡气也亦犹是焉,特微渺而不得闻耳。”(《论气·气声七》)。他们明确指出:“气”被“冲”如同“水”被“激”,“荡气”与水的“文浪”相似,可从“一拳”依次“开”至“纵横寻(古8尺)丈”犹未止,只是“荡气”微小到听不见而已,这就是“气声”。对声波的发生与传播从物理上分析如此精辟,在我国古代物理学中是很突出的。
关于共鸣现象的趣闻,庄子调瑟时发现共振现象,沈括在弦共振时作纸人试验,喷水鱼洗的研究等,文献记载相当丰富。
(3)古代建筑中的声学效应
利用声学效应的建筑在我国已发现不少。古典籍中关于空穴传声类的记载与建筑有关的也有“地听”、“墙听”(《墨子·备穴篇》)等,用陶瓮口向内砌墙可以隔音,在琴室及戏台下埋大缸可增加混声回响效果。著名的北京天坛中的回音壁、三音石与圜丘都巧妙地利用了声的反射效应。还有河南郏县蛤蟆音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等。
近年来深入研究了山西永济县普救寺莺莺塔的蛙声。《西厢记》中“日午当庭塔影圆”,就是指此塔。该塔初建于隋唐,现存的塔重修于1564年明嘉靖年间,是一座方形空筒式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36.7米,建于陡坡的高处,周围空旷,整个塔身和塔檐由涂釉青砖建成,这些青砖的声反射系数达0.95~0.98,是声音的良反射体。塔身成空筒形,对声波起着谐振腔作用。由于十三层塔檐各层砌砖所成曲线的巧妙配合,对来自塔前距离约24米处的击石声产生良好的反射及会聚作用,因而“于地击石,有声如吠蛙”。同样,远处的声音通过十三层塔檐反射就会聚在檐前附近,使人耳接收到的声波能量大增。五里外的蒲州镇的演唱声,犹如塔内有戏台。
我国古代建筑是利用声学效应的科学宝库,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上述成就体现了声学与音乐、声学与哲学和声学与建筑、军事等的结合,这也是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的根本特点之一。超声波的应用
我们的耳朵只能分辨频率为二十至二万赫的声音,频率比人的听频范围高的声波就叫做超声波。不同的动物可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不尽相同。狗可以听到一些超声波,所以狗只训练员可以用超声波哨子呼唤狗儿。超声波对于蝙蝠更为重要,这种动物是靠超声波来「看」世界的!
蝙蝠先会发出一连串超声的尖叫声,声波遇到障碍物便会反射,就像我们向山谷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由于超声波的频率高,相对较少出现绕射现象,所以回声十分清晰。蝙蝠分析回声的方向和回传时间,便可以知道环境的精确图像。人们根据蝙蝠「看」事物的原理,发明了声纳探测器,用来测量水深。船只上的发射器先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再由另一些仪器接收和分析反射回来的讯息,从而得到整个海床的面貌。
医学的超声波扫描术可说是超声波最重要的应用。超声波扫描不涉及有害的辐射,远比 X-射线等检验工具安全,所以常用于产前检查(右图)。医生会将一个发出高频超声波 (频率为1-5 兆赫) 的手提换能器,贴着母亲的肚皮进行扫描。声波到达各种身体组织的边界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射 (例如液体及软组织的边界、软组织及骨的边界)。接收器收到反射波,便可计算出反射的强度及反射面的距离,以分辨不同的身体组织,并得到胎儿的影像。接收器使用了压电的原理,把超声波所产生的压力转变成电子讯号,再输送到仪器分析。超声波扫描可以帮助医生量度胎儿的大小以确定产期,检查胎儿的性别、生长速度、头的位置是否正常向下、胎盘的位置是否正常、阳水是否足够,与及监察抽阳水的过程,以保障胎儿的安全等。此外,超声波扫描术也用于妇科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有效地把生长在乳房或卵巢的恶性组织分辨出来。
超声波扫描术的两个重要分支-多普勒超声波扫描术和立体超声波成像技术,更扩大了超声波在医学上的用途。
多普勒超声波扫描术已应用了颇长的时间,这技术利用了波动的多普勒效应。反射超声波物体的运动,会改变回声的频率﹔当物体正向着接收器移动时,频率便会升高,相反当物体正在远去时,频率便会降低。从回声的频率改变,仪器便可计算到物体的运动速度。多普勒超声波扫描术主要用于检查血液在心脏及主要动脉中的流动速度。血液的流动情况会以一个颜色的影像显示出来,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流速 (右图)。这有助医生及早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毛病。
立体超声波成像技术是很新的技术。检查员首先从多个不同角度拍摄胎儿的二维超声波影像,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合成胎儿的立体影像。利用这技术可清晰地显示胎儿的样貌 (下图),甚至摄录到胎儿细致如踢脚或转身等动态,实在为准父母带来不少惊喜。外表的缺憾如兔唇、多指甚至细如斑痣等都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立体成像技术将会成为未来超声波技术研究的重点。
此外,高频的超声波带有强大的振动能。将超声波入射载满水的容器,再放入需要的清洗的对象,水的振动便可去除对象上的尘垢,而不需直接接触对象的表面。眼镜公司替我们洗眼镜时就是用这种方法。如果将高能超声波聚焦,能量甚至足以震碎石块,所以可以用来击碎体内结石,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
次声波
次声波又称亚声波,它是一种频率低于人的可听声波频率范围的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致为10-4Hz~20Hz。
次声波产生的声源是相当广泛的,现在人们已经知道的次声源有:火山爆发、坠入大气层中的流星、极光、地震、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电离层扰动,等等。利用人工的方法也能产生次声波,例如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等等。
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很低,因而它显示出了种种奇特的性质。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容易被吸收。
我们知道,声音在大气层中的衰减,主要是由分子吸收、热传导和粘滞效应所引起的,相应的吸收系数与声波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在传播过程中大气对它的吸收系数很小。例如,空气对频率为0.1Hz的次声波的吸收系数大约是对频率为1000Hz?的声波吸收系数的一亿分之一。由于次声波不容易被吸收,所以它的传播距离就很远。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它所产生的次声波围绕地球转了三圈,传播了十几万千米。当时,人们利用简单的微气压计曾记录到它。次声波不但“跑”得远,而且它的速度大于风暴传播的速度,所以它就成了海洋风暴来临的前奏曲,人们可以利用次声波来预报风暴的来临。
次声波的应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并逐渐广泛地被人们所重视。次声波的应用前景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1)通过研究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的机理,更深入地研究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的特征与规律。例如,利用极光所产生的次声波,可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
(2)利用所接收到的被测声源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探测声源的位置、大小和研究其他特性。例如,通过接收核爆炸、火箭发射或者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来探测出这些次声源的有关参量。
(3)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许多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等,在发生之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人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来预测和预报这些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
(4)次声波在大气层中传播时,很容易受到大气介质的影响,它与大气层中的风和温度分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自然或人工产生的次声波在大气中的传播特性,探测出某些大规模气象的性质和规律。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对大范围大气进行连续不断的探测和监视。
(5)通过测定次声波与大气中其他波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探测这些活动特性。例如,在电离层中次声波的作用使电波传播受到行进性干扰,可以通过测定次声波的特性,进一步揭示电离层扰动的规律。
(6)人和其他生物不仅能够对次声波产生某些反应,而且他(或它)们的某些器官也会发出微弱的次声波。因此,可以利用测定这些次声波的特性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1、什么是耳聋?
各种原因所致的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2、耳聋的分类有哪些?
按程度分可分为
(1)轻微听力损伤,无交流困难,但听力仪器测定听力比正常差。
(2)轻度听力损失,一般距离内听不清小声讲话。
(3)中度听力损失,听一般的讲话已感到困难。
(4)中重度听力损失,听大声亦感困难。
(5)重度听力损失,仅能听到耳边的大声喊叫。
(6)极度听力损失,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连耳边的大声呼喊亦不能听清。
按耳聋发生的时间分,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后天性耳聋。
按病变的部位可粗略分为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
3、什么是先天性耳聋?
出生时既已存在的耳聋,既可有遗传性的,也可以为非遗传性的,既可发生于一侧,也可发生于双侧,既可表现为传导性,也可为感音神经性,对于先天性双耳重度耳聋。目前最确切有效的方法是人工耳蜗植入术,而且越早期手术,术后语言恢复越好。
4、什么叫遗传性耳聋?
由于亲代的致聋基因,或新发生的致聋基因所导致的耳部发育异常,或代谢障碍,以致出现听力障碍。
5、常见的遗传性耳聋有哪些?
常见的遗传性耳聋有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听小骨畸形以及伴有颅面部畸形的各种综合征:侏儒症、先天愚型,以及各种类型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6、妊娠期间哪些因素常可致耳聋?
1、感染:主要由于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木耳菌螺旋体所致的感染。
2、中毒:使用耳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链霉素等),抗疟药(奎宁),有些阿斯匹林类药物。
3、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在约有20-40%的病人合并有感音神经性聋(以高频段为主)。
7、什么叫耳鸣?
耳鸣是一种听觉紊乱现象,是听力减退的一种信号,可能与听毛细胞的异常放电有关。
8、耳鸣分为哪几种?
一般可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
9、主观性耳鸣产生的原因?
主观性耳鸣是指患者本人能感觉耳鸣,而周围的人却无法感受到,常见的病因有:
(1)外耳道堵塞,包括耵聍或异物堵塞。
(2)中耳不同程度的炎症,其耳鸣多与低调音为主,但中耳长期流脓患者,可损伤内耳系统,引起高音调的耳鸣。
(3)耳硬化症。
(4)内耳和听神经损害,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神经性耳聋。
(5)全身疾病影响内耳供血、营养。
(6)颅内肿瘤及颅脑外伤,常以高调耳鸣为主。
(7)其它各种精神及神经性因素。
10、客观性耳鸣的常见原因?
客观性耳鸣也称为他觉性耳鸣,不但自己能听到声音,旁人也能听到,其常见的原因:
(1)咽鼓管异常开放,可通过呼吸时,气体经过咽鼓管可听到磨擦音。
(2)中耳系统的肌肉痉挛性收缩。
(3)咀嚼时关节磨擦。
(4)颈内有瘤。
11、耳鸣与耳聋及眩晕的关系?
耳鸣常常是神经性耳聋的先兆,对于五十岁左右的患者可能是老年性耳聋的先兆,此时及时的治疗与预防对延缓听力下降有一定的帮助。而耳鸣患者常常伴有眩晕,因为位听器官解剖位置相邻,血供分支少,故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常伴耳鸣及眩晕,如同时有高血压,则需加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12、耳痛一般分为哪几种?
常见的原发性耳痛、继发性耳痛及耳神经痛。
13、原发性耳痛常见的疾病?
(1)耳廓的外伤及感染。
(2)外耳道耵聍栓塞。
(3)外耳道异物、压血。
(4)外耳道疖肿。
(5)外耳道各种机械、化学、物理损伤。
(6)糖尿病人伴发的坏死性外耳道炎。
(7)大疸性鼓膜炎。
(8)外伤性鼓膜穿孔。
(9)各种类型的中耳炎。
(10)中耳癌。
14、继发性耳痛有哪几种?
(1)下颌关节炎或腮腺炎。
(2)耳周淋巴结炎。
(3)牙周及中腔炎症及肿瘤。
(4)扁桃体炎及扁桃体术后。
(5)喉部肿瘤及肺癌,气管炎引起耳痛。
15、神经性耳痛常见原因?
常见原因为耳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也可见舌咽神经痛所致的耳痛。
16、什么是传导性耳聋 引起传导性耳聋有哪些病?
是因外耳中耳有病变,使声音传导过程发生障碍,而引起耳聋。常见致聋的病因有外耳道盯醉、异物、炎症、先天性耳道闭锁、急慢性中耳炎、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畸形、肿瘤。大疤性鼓膜炎、耳硬化症早期等。
17、什么是感官神经性耳聋 引起感官神经性耳聋有哪些病
是指病变在内耳、听神经或听中枢,虽然声音能正常传入内耳,但因病变使声音信息不能传入到听神经或听中枢,而引起的听觉障碍性耳聋。常见的致耳聋病因有内耳损伤、药物中毒性耳聋,老年性耳聋、噪音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各种传染病引起耳聋如脑膜炎等。
18、什么是混合性耳聋
是指既有传导性耳聋,又有感音神经性耳聋,所以称为混合性耳聋。如开始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后又因中耳感染发生传导障碍,而造成耳聋。严重颅脑外伤,既损伤中耳又损伤内耳等
19、怎样预防耳聋病的发生
预防耳聋病主要应从致聋因素着手,大体上可分两部分。
(1)先天性原因 首先要杜绝近亲结婚,杜绝病毒感染,戒除烟酒增强营养,稳定情绪,慎用化学制剂与氨基贰类抗生素,避免助产器械对胎儿的损伤等。
(2)后天性原因积极预防治疗病毒和细茵感染之类疾病,如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脑、鼻炎、中耳炎等,防治全身性疾病如美尼尔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炎、肝硬化等;及早清除耳道盯醉栓塞,预防耳外伤,慎用耳毒性药物及各类对耳有毒性化学制剂等,调整饮食结构,增强营养,注意耳部保健等。人体最小的骨
听小骨是人体中最小而互相连接的一组小骨,总重量不过50毫克。听小骨有三块,自外向内依次由锤骨、砧骨、镫骨,以前节相连形成听骨链。锤骨有一头一柄,柄紧附于鼓膜内面。镫骨最小,重约3毫克,形似马镫,镫骨底借环状韧带附属于前庭窗周围。当声波振动鼓膜时,引起听骨链运动,使镫骨底在前庭窗上来回摆动,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
耳蜗、前庭、半规管
耳蜗是内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一个解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结构,它和前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迷路一起组成内耳骨迷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传导并感受声波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结构。耳蜗的名称来源于其形状与蜗牛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相似性,耳蜗的英文名Cochlea,即是拉丁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蜗牛壳”的意思。耳蜗是外周听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核心部分为柯蒂氏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Organ of Corti),是听觉转导器官,负责将来自中耳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神经电信号,交送大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中枢听觉系统接受进一步处理,最终实现听觉知觉。耳蜗的病变和多种听觉障碍密切相关。
前庭内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前庭和耳蜗总称位听器官,顾名思义就是感知位置和听觉的,前庭感知人体空间位置,后者负责听觉。前庭的三个半规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感知身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旋转的角加速度,球囊、椭圆囊感知直线加速度。例如坐在行进的车中即使闭上眼睛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车的加速、减速或转弯;又如乘坐电梯时那种升、降的感觉,这些都是半规管、耳石器感知的。
前庭感受器感知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其位置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向中枢传递,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生理效应:一方面对人体变化了的位置和姿势进行调节,保持人体平衡;另一方面参与调节眼球运动,使人体在体位改变和运动中保持清晰的视觉,故它对保持我们的姿势平衡和清晰的视觉起重要作用。
内耳前庭部分是控制体平衡的器官。该处有三个互垂直的半规管。当人体失衡时,半规管便产生平衡脉冲,通过大脑的平衡中枢激发相应的反射动作,以使人体恢复平衡,并避免可能的伤害。这也是先天的本能反射之一。为什么半规管不是两个或四个,而恰巧是三个,而且又互相垂直呢?其理由至为明显:因为人是生活面对在三维空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之内,可以有前后,左右和上下三种互相垂直的运动方向,故必须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半规管才能全面监控。少于三个不够用,多于三个不需要。可见所有这些精确而巧妙的结构和功能,一概体现着高超的智慧,决不可能是偶然的产物。
关盖骨也能传声
听声音要靠耳朵,如果把两只耳朵都塞住,还能听到声音吗?
取一只铜匙,用一根绳子吊住,悬在空中,如果用筷子敲打这柄铜匙,可以听到它发出的声响。接着,把绳子上端用牙齿咬住。用两只手把左右耳孔都塞住,请朋友照样敲敲铜匙。真奇怪,不仅听到声音,而且声音比刚才好象还大些。为什么?
原理:声音是依靠声波的运动传播的。开始用筷子敲铜匙,它所产生的声波是靠空气传递,由耳孔送入耳朵。后来,两耳已经被手指塞住,筷子敲铜匙时发出的声波,经过绳子和头盖骨传到听觉神经,坚硬的、有弹性的物体传递声波,比空气更快、更好,所以听起来会更响。
中耳炎
(1).中耳是位于颞骨内充满空气的构造,前方有一条「耳咽管」通到鼻腔后方的鼻咽部。上呼吸道感染(即一般所谓的感冒)时,病原就可顺着耳咽管逆流而上,进入中耳,造成中耳发炎。
(2).六岁之前,由于耳咽管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较平,较短。当鼻、咽等部位受感染时,病原较易经由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许多小孩有所谓的「中耳炎倾向」,更容易重复发生中耳炎。
(3).急性中耳炎可能有发烧,耳朵疼痛,听力变差,甚至耳朵流脓等症状。年纪较小的小孩,因为不会表达,可能只是啼哭,焦噪不安或用手抓耳朵。如果没有仔细检查耳朵,往往就被忽略了。
(4).急性中耳炎的诊断须靠耳鼻喉科医师以「鼓气式」耳镜详细检查,医师会先将病人的耳垢或分泌物清除干净,再观察耳膜的颜色,透明度,位置等的改变,并借着「鼓气」观察耳膜的可动性,以诊断是否有中耳炎。
(5).急性中耳炎须以适当的抗生素治疗10至14天。在治疗48到96小时后,病人应接受耳镜的追踪检查,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并决定是否须改用第二线药物或做耳膜切开术。
(6).部分小孩在接受治疗后,会产生中耳积液的现象(即浆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虽无明显不适,却可能会影响听力,或产生其它并发症。因此,虽然不一定要长期服药,却须定期有耐心的接受鼓气式耳镜追踪检查,以便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时,耳科医师还会借着「鼓室图」检查,以了解中耳压力改变的情形。另外,也须彻底检查鼻、咽等相关部位,找出中耳炎的诱发因子,常见的例子是病人患有鼻窦炎,鼻涕往后倒流到鼻咽,长期刺激耳咽管在鼻咽的开口,造成耳咽管功能变差,中耳积液更难清除,此时便应先将鼻窦炎治好。
(7).孩童时期是听觉及语言、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中耳积液一直不好,耳科医师通常会安排病人做听力检查,并和家长讨论其后续处理。
(8).部分急性中耳炎的病人因延迟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造成耳膜穿孔,久而久之,变成耳膜穿孔性慢性中耳炎。往后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有不洁之物经由耳膜穿孔进入中耳,就可能反复发炎流脓,时间久了,可能会破坏听小骨,伤害内耳,出现听力减退、耳鸣、头晕、颜面神经麻庳等症状,更严重的可能会产生胆脂瘤,侵蚀骨头,引起颅内并发症。
(9).耳科医师以手术治疗穿孔性慢性中耳炎及其并发症时,会在显微镜下,清除病变组织,修补耳膜,并重建听小骨链。本院自德国引进的「耳内切开」手术,术前不须剃发,伤口很小,不影响外观,而且复原迅速,病患可安心接受手术治疗。
中耳炎的最常见传染途径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中以咽鼓管传染途径最常见。咽鼓管又叫咽管,从下鼻甲后方开口,斜向后外到鼓室前壁开口,成人长约3.5~4.0厘米,是空气进入鼓室和中耳引流的惟一通道,正常时能保持中耳与外界气压的平衡,利于鼓膜振动和发挥听小骨作用。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感染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幼儿咽鼓管短而平直,管腔较大,因此鼻咽部感染较成人更易侵入鼓室,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 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生活、工作、学习的现象。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四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防治或者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第六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级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等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对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 国家鼓励 、支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普及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科学知识。
第九条 对在环境噪声防治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不同的功能区制定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并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十二条 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必须遵定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辶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过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五条 产生环境噪声 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保持防治环境噪声 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必须事先报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 产生环境噪声 污染单位,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七条 对于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质按期完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对小型企业事业单元位的限期治理,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内授权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第十八条 国家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落后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的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设备名录,
生产者、销售者或者进口者必须在国务院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限期内分别停止生产、销售或者进口列入前款规定的名录中的设备。
第十九条 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审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环境噪声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环境噪声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报送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环境噪声污当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有权依据各自的职责对管辖范围内排放环境噪声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资历料。检查部门、机构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秘密和业务秘密。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应当出示证件。
第三章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第二十二条 本法所称工业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二十三条 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二十四条 在工业生产中因使用固定的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以及在正常作业下条件下所发出的噪声值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情况,并提供防治噪声污染的技术资历料。
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噪声值和防治设施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申报,并采取应有的防治措施
第二十五条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设备,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国家的经济、技术条件,逐步在依法制定的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噪声限值。前款规定的工业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值应当在有关技术文件中予以注明。
第四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第二十七条 本法所称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二十八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二十九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声值以及采取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第三十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地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以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第五章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
第三十一条 本法所称交通运输噪声,是指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动输工具在动行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三十二条 禁止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规定的噪声限值的汽车。
第三十三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行驶的机动车辆的消声器和喇叭必须符合国家的规定的要求。机动车辆必须加强维修和保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防治环境噪声污染。
第三十四条 机动车辆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行驶,机动船舶在城市市区的内河航道貌岸然航行,铁路机车驶经或者进入城市市区、疗养区时,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声响装置。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必须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定;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禁止使用警报器。
第三十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城市市区区域噪声环境保护的需要,划定禁止机动车辆行驶和禁止其使用声响装置的路段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六条 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地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第三十七条 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噪声敏感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
第三十八条 在车站、铁路编组站、港口、码头、航空港等地指挥作业的时使用广播喇叭的,应当控制音量,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第三十九条 穿越城市居民区,文教区的铁路,因铁路机动车动行造成环进噪声污染的,当地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减轻环境噪声污杂的规划。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妆按照规划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环境噪声污当。
第四十条 除起、降落或者依法规定的情形外,民用航空器械不得飞越城市市上空。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航空器起飞、降落的净化周围划定限制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减轻、避免航粉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影响的措施。民航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坏境噪声污。
第六章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第四十一条 本法所称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辶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四十二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地区域内,因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商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状况和防治环境噪声的污染设施的情况。
第四十三条 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经营场院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四十四条 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吕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四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地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的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 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四十七条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限制作业时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杂,
第七章 污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划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擅自投入生产的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拒报或者谎报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本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致使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的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不按照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的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的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的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搬迁、关闭。前款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搬迁、关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内决定。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生产、销售、进口禁止生产、销售、进口设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关闭。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未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进行产生偶然强烈噪声活动的,由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第五十五条 排放环境噪声单位违反本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的行使环境噪声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机构现场检查或者在被子检查时弄虚作假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环境噪声监督管理权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第五十六条 建筑施工单位违反本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夜间进行禁止进行的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的,由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机动车辆不按照规定的使用声响装置的,由当地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机动车船舶有前款违法行为的,由港务监督机构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铁路司机有第一款违反行为的,由铁路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辶 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地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四十四第二款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的,从其决定。
第六十一条 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体制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十二条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六十三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
(二)、“噪声敏感建筑”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四)、“夜间”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辶间的期间。
(五)、机动车辆“是指汔车和摩托车。
第六十四条 本法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1989年9月26日曙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标准值
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
类别 昼间 夜间
0类 50分贝 40分贝
一类 55分贝 45分贝
二类 60分贝 50分贝
三类 65分贝 55分贝
四类 70分贝 55分贝
3.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
(1)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分贝执行。
(2)一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3)二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4)三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5)四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4.夜间突发噪声
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分贝。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1. 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厂及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的边界。
1. 标准值
各类厂界噪声标准值如下:
类别 昼间 夜间
一类 55分贝 45分贝
二类 60分贝 50分贝
三类 65分贝 55分贝
四类 70分贝 55分贝
1. 各类标准适用范围的划定
(1) 一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1) 二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
(1) 三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1) 四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1. 各类标准适用范围由地方人民政府划定。
5.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如排气噪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分贝,夜间偶然突发的噪声(如短促鸣笛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分贝。 几种听觉较灵敏的动物
1.驼鹿
鹿角不仅是雄鹿成熟的标志,也是吸引雌鹿的独特“装饰品”。格斗时,鹿角还是雄鹿的助攻武器。但科学家发现,驼鹿的鹿角还有另一个重要功能——助听。实验证明,鹿角能让它听到最远3200米外的声音。 长角雄鹿听觉好,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驼鹿敏锐的听觉得益于它的耳朵。驼鹿的耳朵不仅比一般鹿科动物的耳朵大,而且还能自如转动,几乎可以听到来自任何方向的声音。但科学观测发现,驼鹿听觉敏锐其实源于鹿角,而且,雄驼鹿听觉比雌驼鹿好,长有较大鹿角的雄鹿比鹿角脱落的同类能听到更远范围的声音。
2.蝙蝠是世界上听觉最灵敏的动物。
蝙蝠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有900多种。它们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
自从潜水艇问世以来,随之而来的就是水面的舰船如何发现潜艇的位置以防偷袭;而潜艇沉入水中后,也须准确测定敌船方位和距离以利攻击。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海洋上,水面与水中敌对双方的斗争采用了各种手段。海军工程师们也利用声学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侦察手段。首先采用的是水听器,也称噪声测向仪,通过听测敌舰航行中所发出的噪声来发现敌舰。只要周围水域中有敌舰在航行,机器与螺旋桨推进器便发出噪声,通过水听器就能听到,能及时发现敌人。但那时的水听器很不完善,一般只能收到本身舰只的噪声,要侦听敌舰,必须减慢舰只航行速度甚至完全停车才能分辨潜艇的噪音,这样很不利于战斗行动。不久,法国科学家郎之万(1872~1946)研究成功利用超声波反射的性质来探测水下舰艇。用一个超声波发生器,向水中发出超声波后,如果遇到目标便反射回来,由接收器收到。根据接收回波的时间间隔和方位,便可测出目标的方位和距离,这就是所谓的声纳系统。人造声纳系统的发明及在侦察敌方潜水艇方面获得的突出成果,曾使人们为之惊叹不已。岂不知远在地球上出现人类之前,蝙蝠、海豚早已对“回声定位”声纳系统应用自如了。
3.猫头鹰
如何解释猫头鹰这种出色的听觉能力呢?原来猫头鹰的听觉器官在构造和功能上都有不少特点。首先,猫头鹰耳孔周围长着一圈特殊羽毛,形成一个测音喇叭,大大增强了接收到的声音。大耳猫头鹰的鼓膜面积约有50平方毫米,比鸡的耳膜大一倍。而且猫头鹰的鼓膜是隆起的,这样又使面积增加了15%。同其他鸟类相比,猫头鹰中耳里的声音传导系统更为复杂,耳蜗更长,耳蜗里的听觉神经元更多,而且听觉神经中枢也特别发达。例如猫头鹰的前庭器中含有16000~22000个神经元,而鸽子仅有3000个。
其次,猫头鹰在判断声源方面也高人一筹。当声音传来时,靠近声源的那只耳朵接收到的强些。这种极其微小的音量差,能使猫头鹰确定声源位置。而这在物理学上讲,叫做多普勒效应。由于猫头鹰的听神经机制特殊,其辨向能力要远胜过其他鸟类。
此外,猫头鹰的听觉对频率为3000~7000次/秒的声波最敏感,而老鼠及其他啮齿类动物的叫声刚好都在这一范围之内。
想要更详细去百度百科.
4.狗
狗可分辨极为细小和高频率的声音,而且对声源的判断能力也很强.它的听觉是人的16倍,当犬听到声音时,由于耳与眼的交感作用,所以完全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晚上,它即使睡觉也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对半径1公里以内的声音都能分辨清楚.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可以区别出节拍器每分钟震动数为96或100次,133次与144次.狗对于人的口令和简单的语言,可以根据音调音节变化建立条件反射.特别注意的是没有必要对狗大声叫喊,过高的声音或音频对他来说是一种逆境刺激,是它有痛苦,惊恐的感觉,当然在他犯错误时,可以提高声音来管教它.
狗的听觉十分敏锐,听觉感应能力可达12万赫兹,是人类的6倍,它能听到的最远距离大约是人的400倍。狗对于声音方向的辨别能力也是人类的2倍,能分辨32个方向。
有的狗对声音很敏感,对汽车摩托车的发动机声,花炮声都会感到恐惧。(共36张PPT)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第3节 耳和听觉
外耳包括:
中耳包括:
内耳包括:
耳廓、外耳道
鼓膜、鼓室(内含听小骨)、咽鼓管、
前庭、半规管、耳蜗
认识耳朵的结构
耳朵各个部分的功能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
感受器
收集声波
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振动并把声音放大
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
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旋转感觉
位置、速度感觉
有听觉感受器
耳廓收集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带动鼓室内三块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将声音放大传入耳蜗,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听觉的形成过程
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内耳中的耳蜗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振动
听小骨把声音放大
内耳
耳蜗
听觉感受器
产生兴奋
听神经
大脑听觉中
枢形成听觉
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变的不灵敏
失聪
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分受到损伤,即使用了助听器也很难再听到声音
思考与讨论
1. 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谈谈引起听觉障碍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 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捂紧双耳或张嘴,这是为什么?
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受损、药物影响等等
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避免鼓膜损坏。
1、耳的功能主要有_______和保持_______两个方面。外耳包括______、_______。
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
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耳中的_____和______能感受到头部位置的变动。用两只耳朵听能辨别声源的_______和______
3、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的是使_________张开,使鼓膜内外的_____________
4、某些人坐船会晕船,其主要原因是( )
A小脑失去平衡 C体质衰落
B耳蜗内的感受器受到强烈刺激而过敏
D半规管和前庭内的感受器受到强烈刺激而过敏
D
听觉 身体平衡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咽鼓管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位置 方向
咽鼓管
气压差保持平衡
爱耳日3月3号
5.耳的结果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外耳道
6.人的听觉产生于( )
A、听觉感受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
7、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感觉细胞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8、得了咽喉炎会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是( )
A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 B细菌、病毒会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C细菌、病毒会经外耳道进入中耳
D细菌、病毒会经鼻泪管进入中耳
B
C
B
B
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来听 "的问题时,小科同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猜想,请根据这些猜想来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一 猜想 :可能跟辨别声源方向有关 实验方案( )
实验二 猜想 :左耳听左边,右耳听右边 实验方案( )
实验三 猜想 :两耳收集到的音量大 实验方案( )
实验方案
实验一(分别用两耳听不同方向的声音,记录辨别方向的正确率。用两耳听同样的声音,记录辨别正确率。 )
实验二:左耳听左边,右耳听右边 实验方案(分别用左右耳听右左方向的声音,记录结果 )
实验三 猜想 :两耳收集到的音量大 实验方案( 分别用两耳听不同响度的声音,记录辨别的正确率。用两耳听同样的声音,记录辨别正确率。 )
声音的特性
1、定义:我们感觉到的声音高低叫何做音调。
一、音调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2.直尺振动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伸出不同长度的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1.通过塑料布尺在木梳上划过,改变划过速度的快慢,听它们发出声音的差别。
当划过速度快时,声音的音调高
当划过速度慢时,声音的音调低
伸出长度跟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有关。
伸出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
伸出的长度越短,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一般人发声频率:65赫至1100赫左右
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赫至20000赫
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
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
把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
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到,但能被一些动物听到。
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如B超、超声探伤仪,声纳
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
大象用次声波交流
日常用品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超声波,如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牙刷等
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如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起飞发出的声波
一只密蜂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的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密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范围内。
寒假里,大伟和同学仪器去看望军属李大娘。他看到火炉上烧的水开了,就提着水壶往暖水瓶里灌水,正灌着,李大娘提醒他:“大伟,水快满了。小心别烫着。”他疑惑地问:“大娘,你没有看怎么知道水快满了。”大娘说:“我听出来的。”大伟还是不懂,你能回答他的疑惑吗?
往暖水瓶里灌水,瓶中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内空气的振动产生。因为随着瓶里水的增多,瓶里的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柱的振动频率越来越高,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也越来越高。所以李大娘能根据瓶中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判断水水是否快灌满了
低音瓶水多、高音瓶水少
1.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鼓,观察小纸屑的振动幅度。然后用力敲鼓,观察纸屑的振动幅度。从中可以发现声音的强弱跟声源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吗?
2.在离鼓较近处听鼓声与离鼓较远处听鼓声有什么区别?
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单位:分贝,符号:dB
二、响度
大于120 dB 的声音则会导致耳疼痛,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而听不到任何声音。
0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dB~40dB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
70dB 会干扰人们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时间处于大于100dB 的环境中对耳的听力会造成损伤,
比较牛叫声和蚊子的声音,请大家区分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牛叫声响亮,响度大,蚊子的声音弱,响度小
牛叫声低沉,音调低;蚊子的声音尖锐,音调高
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
响度大的不一定音调高
三、音色
1、音色:由各不相同的频率和振幅的声音组成.
2、影响音色的因素:
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
音叉 钢琴 长笛
将响度、音调和音色叫做声音的三要素。
噪声污染
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叫噪声。
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害健康,被列为国际公害。
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它的传播
防止它进入耳朵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1、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
2、从一群大声说话的男人中,小明听出了父亲的声音,这时因为父亲的声音和其他男人的声音( )
A音调相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振幅不同
3、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的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
音调 响度 音色
20赫兹--20000赫兹
C
C
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打桩声 B、飞机经过的声音
C、街道上交通繁忙的汽车声 D、郊外的鸟鸣声。
D
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措施是 ;属于阻挡噪声传播的措施是 ;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措施的是 。
A、城市禁鸣喇叭。 B、纺织女工带上耳塞。
C、城市高架桥上安装隔音屏。
D、在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
E、将飞机场建立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
F、开作战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
G、点燃爆竹导火线后边捂住耳朵。
A、E
C、D
B、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