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4月10日,石首市一名小学生小文(化名)的家长专程找到救命恩人夏朝庆表达感激之
情。就在头一天,小文在长江石首九曲湾沙滩玩耍时不慎掉入江水中,正在附近游泳的夏朝
庆见状后将孩子救起。今年40岁的夏朝庆是石首一中的化学老师,也是一名游泳爱好者。繁
忙的教学之余,他常来到九曲湾游泳基地,通过畅游长江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石首市游泳爱好者对极目新闻记者说,去年,就在同一地,点,夏朝庆还曾救起过另外一
名落水者。据夏朝庆的泳友和同事介绍,生活和工作中,夏朝庆都是一个认真负责、乐于助
人的热心肠,遇事敢担当、不退缩,深得师生和朋友的信任。此次救人事件发生后,不少石
首的游泳爱好者和教师同行纷纷在朋友圈发文点赞,小文的妈妈也由衷地表示:“您不仅教
学生成长成才,还救了我儿子性命,我们全家感谢您。”
21.请结合上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关键信息,以“教师”为主语,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
个字。(5分)
22.某公益机构打算对夏老师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奖励,请参考示例,给他拟一则颁奖辞。
70个字左右。(6分)
示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
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的动作,源于内心的品质,他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
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一感动中国人物魏青刚颁奖辞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近几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普通人的性情与命运得到了用心关注和有力书写。徐怀中
的《牵风记》,以一个小女兵的视角撩开严酷战争的帷幕,让人们看到了别样的战地风情,
也使军旅文学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梁晓声的《人世间》,运用了自己丰厚的生活积累,
倾注了饱满激情,以普通人的生活变化和心理变迁,揭示了时代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内在关联。
这些作品以各有光色的故事书写了“小人物”们在艰难境遇和坎坷命运中的坚韧与担当,让
人们由平凡人物的不凡故事,看到他们在生活中的艰难成长,在人生中的默默奉献
在浩大的时代洪流中,我们不也是那奔涌向前的小浪花吗?请整体把握上述材料的内容
和寓意写一篇文章,站在观照者的角度,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
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第10页石首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参考答案
1.B(“孟子则另辟蹊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基于以上观念……自然界关系的领域”,孟子“仁民爱物”思想与“万物一体”还是有关系的。)
2.A(B项“不再属于人的范畴”言过其实,原文只是表述为“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已经不同”,并没有全盘否定其作为人的范畴;C项“礼一直以来就是秩序”曲解文意,原文表述是“礼……在当今社会可以引申为秩序”;D项“民本思想成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中心“无中生有,原文表述是”有利于当今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形成”。)
3.C(根据原文,“意之所在便身”的意思是“对人来说,世界所具有的意义,离不开人自身对世界的观照和作用,其中内含意义的关切”。C项赞美石灰的高洁品质,体现了人自身对世界的观照,符合文意;其他三项都只涉及感受,即“意”,但无“物”的体现。)
4.①采用“分—总”的论证结构:先逐层论述儒家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往后的政治建设、对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再总结说明儒学思想的复兴是时代所需,也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②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等思想观念进行论述,使文章更具有文学性。(每点2分,意对即可)
5.①综合理性分析和情感认同去看待儒学,避免对儒学缺乏情感认同和单一的卫道意识;②要立足现实,注重时代的变迁,不可忽视儒学现代发展的历史背景;③对待儒家思想应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儒家道德价值进行合理的改造;④立足于中国社会实践需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每点2分,答满三点即可,意对即可)
6.D(错在“哥哥的满腔欣喜之情”。从殴打到拥抱,从后文哥哥提到父母的感受,都说明哥哥内心是很复杂的,有对弟弟成长的欣喜,也有对弟弟付出代价的心疼。)
7.C(人物分析有误,传令兵说话简短,一是因重伤和劳累,二是要在最后关头交代最紧要的事。)
8.①对话性。通篇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语言多为短句、口语,不仅展示人物性格,且直接推动情节发展。②集中性。兄弟交流和传令兵传令两个事件集中在同一场景,且衔接自然,情节也相对集中。③舞台性(直观性)。画面感强,通篇运用对话、动作和表情等直接作用于读者的视觉,很少进行心理描写。
【评分说明】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满分。
9.①从选材上看,文本一以战场上的年轻战士为主体形象,如不成熟的青年伍万里、成熟青年伍千里、勇于献身的青年战士传令兵等,(2分)他们共同体现了“年轻”而又“生机盎然”的形象特点,是最触动作者也能打动读者的动情点。(1分)②从主题上看,文本一通过年轻战士在战火中经受的精神洗礼和壮烈牺牲,歌颂了他们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生动诠释了祖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2分)表达了对年轻先烈们的崇高敬意。(1分)
10.C(此处断句应为: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又谓张俊曰:“若能捍敌成功,当加王爵。”)
11.D(“秦朝以后,作为尚书的属官”判断错误,从《苏武传》课下注释可知:郎,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
12.B(岳飞在广德边境拦截时活捉王权,而非在常州境内。)
13.(1)南朝如果用数百个疲弱的士兵守在这里,我怎么可能马上越过独松关呢!(得分点:“羸兵数百”,数百个疲弱的士兵,定语后置;“遽”,马上;“度”,越过。每点1分,全句翻译1分)
(2)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一个女孩子呀?(得分点:“若”,你;“竟日”,整天;“大类”,很像。每点1分,全句翻译1分)
14.①高宗皇帝一味逃避退让,不能力主抗金;②部分官员或贪生怕死,弃城而逃,(或没有节操,投降卖国);③将领各自为战,没有战略上的全盘考虑和周密部署,导致金人乘虚而入。(每一点1分)
【参考译文】
宋高宗建炎三年冬天,辛未日,金兀术进入建康城,宰相杜充背叛(宋朝),投降金国。癸酉日,皇帝听说杜充已投降,对吕颐浩说:“事情已经很紧迫了,怎么办?”吕颐浩于是(向皇帝)进献坐船出海逃避的策略,他说:“敌人大多是骑兵,一定不会坐船来攻击我们。等他们离去,(我们)再回到二浙一带。”皇帝认为是对的,于是到了明州。甲戌日,韩世忠从镇江退守江阴。当月,徐州知州赵立听说朝廷下诏让各地带兵救援君王,于是率兵三万赶到皇帝住所。金人在淮阴截击赵立,赵立率领众人径直前行,和金人遭遇,转战四十里,到楚州城下。赵立被箭射中贯穿两颊,口不能说话,用手指挥各路军队,休息安定,才把箭拔出。评论的人说从燕山战役开始,南兵中从没有像这样激战的人。辛巳日,金人攻打常州,守臣周杞派遣赤心队官刘晏迎击金人;迎接岳飞转移驻防到宜兴。当时兀术将要到达杭州,于是进攻广德军。岳飞听说这件事,到广德边境中拦截攻击兀术,六战六胜,活捉兀术大将王权。恰逢金人再次派兵攻打常州,岳飞再次追击,四战四胜。在这时广德没有援军,金人杀害守臣张烈。乙酉日,兀术从广德经过独松关,看到没有戍卫的人,对手下的人说:“南朝如果用数百个疲弱的士兵守在这里,我怎么可能马上越过呢!”于是进犯临安。守臣康允之弃城逃走,钱塘县令朱跸率领弓手民兵,前线抵御抗击,两次被乱箭射中,仍然奋勇前进,气力用尽被杀。兀术听说皇帝在明州,派遣精锐骑兵渡过浙水前来追赶。己丑日,皇帝乘楼船,驻扎定海县,留下范宗尹、赵鼎在明州,来等待金国使者。又对张俊说:“若能成功抵御敌人,当加封王爵。”吕颐浩上奏让从官以下去留从便。皇帝说:“士大夫应当知晓伦理道德,怎么能够不随从!如果这样,那么我所到之处便与劫夺相同了。”于是郎官以下大多随从护卫。癸巳日,皇帝船只驻扎昌国县。戊戌日,金人进犯越州,安抚使李邺开城投降,金人琶八驻守越州。卫士唐琦袖中装石头埋伏在路边,等候琶八出城攻击他,没有击中,被抓住。琶八质问他,唐琦说:“想要击碎你的头,我即使死,也是赵氏的鬼。”琶八说:“假如人人如此,赵氏哪能到这样的地步!”又询问:“李邺做元帅,尚且开城投降,你是什么人,胆敢如此?”唐琦说:“李邺作为臣子不忠心,我恨不得亲手杀了他,还提他做什么呢!”辱骂没让他稍有屈服,琶八催促杀了他,唐琦至死都没有住口。
15.D(尾联是说蒲州风土人情也是诗人平生所爱,因而探问李舍人:新斋旁邻是否还有余地可供筑室?诗人借此表达对李舍人的倾慕之情。)
16.诗作题记斋室时以“人”为主,“物为我用”。全诗不对新斋作静态、客观的描述,而是从室主人的美好家声入题,揭示书斋寄寓的偃武修文理想,并以具有特定指征的居处环境衬托主人超然脱俗的志向,最后以相邻而居的憧憬,再次强化对人物的倾慕向往之情。
【评分说明】强调不以“物”为主的大体特征(不对新斋作静态、客观的描述)1分,结合四联加以佐证各1分,全部答对6分,意思一致即可。
17.(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易错的字词有:盘、萦、峦、荠、陛、报。
18.C【解析】高枕无忧:用来形容平安无事,无所忧虑。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根据语境“属于孩子们的纯真夏日”,选“无忧无虑”合适。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根据因为栽种莲花而写《爱莲说》的语境,选“应运而生”合适。传诵:流传开来,被很多人诵读或称赞。传颂:传播颂扬,重在颂扬。传诵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而传颂的对象是人物事迹,选“传诵至今”合适。疾风骤雨: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疾风劲草: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语境中用的是“疾风骤雨”的本意,选“疾风骤雨”合适。故选C。
19.B【解析】“水宫仙子”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项中的引号表示讽刺或否定(引用);B项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C项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D项中的引号表示引用。故选B。
20.A【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传播”与“清凉之感”搭配不当;二是“遐想无限”语序不当,应为“无限遐想”。三是“呈现的充满诗意和遐想无限的夏夜画面”成分残缺,应为“呈现了充满诗意和遐想无限的夏夜画面”。B项,“传播”与“清凉之感”搭配不当。C项,“呈现的充满诗意和遐想无限的夏夜画面”成分残缺。D项,“遐想无限”语序不当,“传播”与“清凉之感”搭配不当。故选B。
21. 示例:爱好游泳的教师两度勇救落水者,受到各方点赞。
【解析】新闻材料主要从勇救落水者和周围人的反响两个方面进行报道,考题限定以“教师”为主语写一句话新闻,并不限于以“教师”开头写句子,学生如果没有以“教师”为主语中心语,很可能犯偷换主语的语病,因主语限定,两个分句主语相同,各方点赞的表述也应该在受动语境下展开。
【评分说明】两个方面各2分,“教师”用作主语1分,共5分。含义一致即可给分。
22. 示例:浊浪排空,他勇往直前,两度托起一个家庭的幸福;不惑之年,他甘为人梯,一心解答数名学子的困惑。他是一个称职的“园丁”,更是一位善良的“泳者”。
【解析】颁奖辞的四大特色:(1)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人物事迹点到为止。(2)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坚强的意志、崇高的思想品质等,最好能体现一定的哲理。(3)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颁奖词在表达方式上,需要将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4)言简意赅,自然流畅。颁奖词一般很简短。这就要求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这样的语言往往字字珠玑、意蕴丰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同时还要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
【评分说明】内容3分,表达3分,共6分。酌情给分。
23.【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概述了近几年的长篇小说创作风向标,即书写普通人。徐怀中的《牵风记》和梁晓声的《人世间》是佐证事例,而随后的归纳概括再次强调了小人物的坚韧与担当、平凡与不凡、成长与奉献,只要从中选取关键词,立意积极,就可以准确把握写作主题。
【参考立意】
①立足小人物,建功大时代
②立中国浪潮,扬己梦风帆
③每一个你,绘成时代的画卷
【参考素材】
理论素材:
1.任何英雄事业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离不开众多小人物以一砖一石筑就的基础。
2.伟人有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3.经过了时代和命运的淘洗,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终会有自己的归路,有的随时代浪潮激流勇进,有的被时代浪潮抛在身后。而这所有人,也终会选择与时代握手言和,归于平淡。
4.想为这个时代画像是徒劳的,但小人物似乎总有众生相。
5.如果没有每一个你,中国不会这么了不起。
事例素材:
1.《我和我的祖国》以单元式的故事,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描述了不同年代中那些平凡而不普通的小人物的一段段故事,他们的经历融入了新中国70年来的风雨历程,而他们又在各自所在时代中做着小我与大我的取舍。七十年发展全景、七个历史瞬间、七个普通人的故事,浓缩了宏大国家历史中的百味人生,让我们在七十年的历史穿越中照见自己,拉近了每一个个体与伟大祖国的距离,捕捉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自然心态和细微情感,让广大观众产生强烈共鸣。
2.希腊神话中那位大名鼎鼎的安泰,纵有百般神勇,一旦脚跟离开大地就会力量尽失。
3.那些“厂花”在凋谢了青春美貌之后,开始“收获”不同的人生:艰辛、痛苦、悔恨、苦难,当然,也在“收获”生命落幕之前的幸福、宁静和满足。这就是命运,无法预测、无法复制、无法左右。如此,这也是《五朵厂花》作为一部出色的小说带给我们的感慨。
4.改革开放40年来,是工人不停擦拭额头汗水,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基建速度;是农民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良田;是创业者奋力撕下了“山寨”的标签,让中国自主品牌脱颖而出;是科研人员矢志探索,令科技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