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道显示的是人世间秩序,法显示的是万物秩序”错误,曲解原意,原文是“法是道的万物秩序在人世间秩
序的显化和具象”。)
2.C(不是对比论证:且证明的是“法家的根本内核思想,依然是道家,法是道的万物秩序在人世间秩序的显化和
其象”:另外“法家与道家的关系”应该是“法家与道家的继承关系”。)
3.D(A项“儒家和法家的思想没有什么不同”不符合实际。B项“老子从根本上否定了仁义对人的重要性”错
误,原文是“这里不是说圣人认为仁义不重要,而是认为仁义靠说教没有用”。C项逻辑颠倒,说法绝对。原
文是“所以法家认为要以法、信、权治天下,而首要是法和信”。)
4.C(C项,“冰雪旅游收入同比下降了约5%”错误,应是“冰雪旅游收入增速同比下降了约5%”。“收入规模也
减少了500多亿元”错误,应是“增加了500多亿元”。)
5.D(A项,“文化辐射力有待提高”于文无据。B项,从文本看不出“更要着力于开展南方地区的冰雪运动”。
C项,“但主要是‘请进来’”没有文本依据和实践依据。)
6.①做好政策顶层设计,加强引导和扶持,提升冰雪运动发展水平。②把握发展冰雪运动的良好机遇,努力成
为冰雪运动的后起之秀。③“备战冬奥”与“普及冰雪”运动齐头并进,助力体育强国梦。(每点2分)
7.A(“微笑”这一细节展示了桥本阴险歹毒,让人不寒而栗的心理。)
8.①动作描写。“这时不知哑孩从哪里拿起一根劈柴,顺势就往狼狗的臀部狠狠蔽去”,体现出哑孩的勇敢和机
智。“哑孩用手比划若哇哇向师傅扑去,想解下师傅臂膀上绑的绳子”,体现出哑孩对师傅的深情和他的知恩
图报。②神态描写。“师傅和哑孩的眼睛里布满恐惧”,哑孩“就站在厨房的门口,向吊过师傅的单杠望去,一
连儿天,哑孩都是这样的神情”,这些描写都体现出哑孩对敌人的恐棋和愤恨。③侧面描写(衬托)。以老中
医称其小义士以及“我”父亲的叙述表现哑孩的英勇无畏。(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①在情节上,与开头交代的墓地环境以及文中插叙的父亲对王士臣的介绍相呼应。②在表达效果上,用第一
人称“我”的口吻讲述,增加故事的真实性。③在主旨上,老中医石远来的话以及当时人们掉下的眼泪,体现
出人们对哑孩大无畏精神的赞颂,“我”在墓地所抒发的情感,也体现出后来人们对哑孩的纪念,深化了文章
主题。④在人物上,通过人们对他的怀念表现哑孩的忠义精神。(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10.A(这句话是对于“孝”的一种诠释,三个排比句都是来揭示“孝”的内涵,因此,“且夫孝”应该单独列出。“立
身”是“终于”的对象,对应前面的“事亲、事君”的动宾结构的词语。)
11.B(“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12.D(选文中“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说的是孔子著《春秋》截止到“西狩获麟”。此处犯了“张冠李戴”的
错误。)
13.(1)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曾经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省略的
“于”字,构成的介宾短语倒装句式,“典”字,各1分,句意2分。)
(2)司马迁死后,他的书渐渐流传出来。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平通侯杨恽最先阐述司马迁的著作,(他的
书)于是流布开来。(“稍”“祖”“宜布”,各1分,句意2分)
14.C(这里是虚写想象中的沦陷区皇家园林宫殿荒凉颓败的景象。)
15.①首联以“白发萧萧”的外貌描写,一个“卧”字的动作描写,表达出诗人因年迈力衰,远离朝廷而生的悲愤。
②额联运用典故,以苏武忠心不改,却遭遇长久的困厄,张巡的矢志不渝也只能徒然地死去而感伤自己也室
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悲愤。③颈联虚写沦陷区的皇家园林与宫殿已经如此荒凉与颓败,朝廷却没有
收复的行动与打算,让诗人悲愤不已。④总之,这首诗歌抒发的是自己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
悲愤。(任答三点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
16.(1)淇则有岸隰则有洋
(2)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7.A(第一组,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垂手而得: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根据
语境,强调的是便利而非容易,所以选“触手可及”。第二组,难以生存:指生存艰难。苦不聊生:聊生,赖以
维持生活。形容备受痛苦,无法生存。根据语境,主语是书店,是不能有感知的事物,所以选“雅以生存”。
第三组,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此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某种成就或盛
况,带有夸张赞叹的意味。根据语境,这里没有对应的以后的内容,所以选“前所未有”。第四组,集思广益:
集中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博采众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和“博采众议”相比,
“集思广益”更关注效果,这里选“集思广益”。)
18.B(从上下文衔接和连贯来看,B项最为适合。)
19.C(画波浪线处有三处错误:第一,“智慧书城和数字化体验馆”和“一批新兴书店结合5G、物联网等新型技
术”是陈述和被陈述关系,和“专业书店”在语意上不搭配。所以排除A,D项。第二,“一批在向知识分享中
心迈进的专业书店”缺少谓语,造成整句的杂糅,中途易辙。排除BD项。放选C项。)
20.①雪花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②涉及水在大气中的结晶过程。③一朵六角星形的雪花就这样形成
了。(每点2分)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是一条俊秀的狗,也是令人生畏、延入骨髓的狗,直矗一对尖尖枝被的耳朵,扫帚似的尾巴和一
双惨绿而放射凛凛寒光的眼晴。
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多但很有表现力。“黄昏在那时凝滞了”“那时麦子开始扬花”等几
谁知,一天黄昏,师傅在喂狗时,一根骨头卡在了狗的候咙,其时桥本正在饮酒,师傅直觉着
处简洁的环境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画面感与悲剧氛围。
麻烦要来了,就唤哑孩拿醋往狗嘴里灌。狼狗挣扎着,后爪子抓地前爪立起,两眼由绿到红,痛
D.小说语言平实,重叙事,少抒情。比如描写桥本枪击王师傅,只有平静近乎冷酷的叙述,
楚满布的脸上闪烁的是凶光,当师傅灌醋的时候,那狼狗就急急地一下子生吞了师傅的手。
但字里行间让人凝神屏气,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这时不知哑孩从哪里拿起一根劈柴,顺势就往狼狗的臀部狠狠敲去。狼粉“嫩”地叫了一声
8.请简要分析小说塑造哑孩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6分)
放开了师傅,骨头也随即吐了出来,满嘴的血滴在什集的士地上,狗趁势准备向哑孩扑去,像要
9.小说写完石远来先生写在石碑背面的一段话后即可结束,为什么作者还要写最后一段?请结
撕掉人的筋骨和灵魂
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黄昏在那时凝滞了。桥本橐橐地出来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他看到了师傅血淋淋的手、地上的劈柴和狗吐出的牛骨。桥本两眼狐疑,他走到狼狗的跟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前,用手抚慰着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师傅和哑孩的眼睛里布满恐惧。桥本吹起了哨子,然后就回到屋里,扎上武装带,穿上马
靴,挂上了军刀,狼狗鸣咽鸣咽地叫着,像是控诉。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
大家刚吃完晚饭,听到集合的哨子,都急匆匆地跑出集合,日本人和汉奸惊恐地看着两眼发
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峰;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
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祚、昆明,还报命。
红的桥本。然后,桥本说了一句日语,就从队列里出来了两个日本兵,把王师傅架起,刹那间,王
师傅被吊在了出操的单杠上,哑孩用手比划着哇哇向师傅扑去,想解下师傅臂膀上绑的绳子,日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
本兵一脚踢得哑孩跌在几步外的沙土里,跌得很响。
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
桥本走到离师傅几十米的地方,脸朝着师傅,微笑着举起了匣枪。
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
“看,支那人,左脑壳!”
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
“啪!”枪响了,桥本的匣枪很脆很响,震得炮楼上的蝙蝠扑扑地旋飞,人们想,王师傅完了,
于主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夫天下称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
那时,杀掉一个中国人,像屠掉一只狗。
大王、王季思虑,爱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
可是枪响了,王师傅还是那样被吊着,眼晴惊恐地看着哑孩,光光的脑袋,只左耳有花生大
《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
的凹痕在滴血。
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其念哉!”迁俯首流
桥本是像猫对待耗子般拿人作弄,还是真的把活人当作靶子?
涕日:“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轴史记石室金绩之书。
这时桥本的手又举起了,他瞄向王师傅的右脑壳,扣动了扳机。
于是论次其文。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
还是很脆很响的一声枪响。但是王师傅只右耳有花生大的凹痕在滴血。
退而深惟曰:“夫《诗X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网罗天下
像是到了高潮或结尾,队列中的日本人高举双臂过头高呼“崽!”(日语:万岁)
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
桥本满意地一挥手,然后马靴一并,转身回到炮楼,王士臣被卸下了。王师傅的命被保住
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了,但经那一吓,就卧在了床上,再没能起来
交道,但胆子奇小,过年时连炮仗都不敢放
一父亲说,王士臣虽然是厨子,整日与刀和火打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王莽时,求封迁后,
为史通子。
师傅死掉了,炮接的厨房里只剩下了哑孩,孤单单做好饭,就站在厨房的门口,向吊过师傅
赞曰: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
的单杠望去,一连几天,哑孩都是这样的神情
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后来,整个炮楼的日本人都全身发乌、口吐白沫痛苦地死去,桥本和他的狗也死了。
【注】①累绁:本意是捆绑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
(节选自《汉书·司马迁传》)
哑孩自己把自己吊在了那个单杠上,像是一个大大的感叹号,也是一个问号。这是1945年
春天的事,离日本人投降还有半年的时间,那时麦子开始扬花。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80岁的老中医石远来把哑孩埋掉了,用一只木匣子,他称哑孩为小义士,在石碑的背面,石
A.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远来先生用道劲苍老的魏碑写了一段话:
B.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鸣呼!故国神州,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如此毒杀倭寇者,有几人欤?
C.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每次到父亲的墓地,我总是用手抚去这墓碑的杂草与牛羊的粪迹,父亲去世有些年了,墓草
D.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苍黄,父亲是亲见过哑孩的,父亲曾亲手为哑孩成殓,父亲说老中医石远来对流泪的成殓的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说,不要把泪珠滴在哑孩的身上,否则,哑孩归去的路上,就走得不安稳。
A.郎中,本是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沿置,帝王侍从官的统称,地位比较高。作为医生的尊
称始自宋代。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有删改)
B.《诗》《书》,即《诗经火尚书》,相传是孔子整理而成,与《论语》《孟子》《春秋》并称为儒家
A.小说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展示了人物内心。比如描写桥本枪击王师傅时“微笑着举起
经典“五经”。
了枪匣”,“微笑”这一细节意味着他只是想吓唬王师傅。
B.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并没有“脸谱化”。比如桥本,叙述他精通汉学,借明版的《金瓶梅》,
C.《太史公书》,后来被称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
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出
喜欢和老中医聊天等,就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多元。
D.赞曰,相当于《史记》中的“太史公日”,是《汉书》中用来表示作者对所记载的人和事的评
价、议论的标志。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第5页(共8页)】
22538B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第6页(共8页)】
2253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