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1张PPT。手 影一、光学
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2、能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3、了解凸透镜、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 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生活中的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同种均匀3×108m/s立竿见影、日月食、排直队、激光准直、
射击瞄准、小孔成像(2)光线:人为想象的能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
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实际不存在。2、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1、当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光会 ,又 到原先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改变传播方向返回一、“一点两角三线”2、一点: (入射点) 两角: 或 (入射角) 或 (反射角) 三线: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法线)O∠α∠β∠AON∠BONAOOBON我注意到……
1、入射点也是 ;
2、入射角和反射角是相应光线和
的夹角;而不是和镜面
的夹角;反射点法 线二、“共面分居等角”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共面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
居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居等角我还发现……
1、法线总和镜面 ;
2、法线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的夹角;
3、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法线三者 。垂 直平 分重 合镜面反射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反射面通常 ;2.反射光线一般较集中,在某些区域的观察者有“刺眼”感觉;光滑平整漫反射1.反射面通常 ;2.反射光线一般较分散杂乱,各个位置的观察者都可以看到较柔和光线;粗糙不平注意:
漫反光线通常总能进入人眼;
镜面反射光线不一定能进入人眼;
所以,有时发生漫反射的反射面
更亮1、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大小是 ,反射角大小是 。2、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的大小是 ,反射光线的方向是
。 60°0°垂直于镜面 6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
反射角也是20°
B. 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
同时靠近法线
C. 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 法线和镜面垂直,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不可能垂直 B4、完成下面的光路图5、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在于:一是利用
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漫反射所有6、如图,早晨太阳光斜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40°,则此时入射角大小为 ,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不断
(“增大/减小/不变”); 70°减小7、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如图),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B8.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日食、月食的形成
B. 湖面上映出树的倒影
C.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
D. 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B光的折射一点—入射点: ;
一面—界 面: ;
三角—入射角: ;
反射角: ;
折射角: ;
四线—入射光线: ;
反射光线: ;
折射光线: ;
法 线: 。一、“一点一面,三角四线”OABCMNPQ空气水O∠BOMPQ∠AOMAOOBOC∠CONMN二、“共面、分居、不等角、特例”OABCMNPQ光的折射规律:
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法线在 ;
分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位于 ;空气水同一平面上法线两侧光的折射规律:
不等角—
⑴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 入射角;即折射光线 法线;
⑵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即折射光线 法线;空气水水空气小于大于靠近偏离光的折射规律:
特例—
光垂直入射时,将继续前行;此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
同一直线上池水变浅了,为什么?思考三、反射和折射对比表1、如右图,光线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
MN⊥M′N′,∠1=∠2,则图中法线是 ,
入射光线是 ,如果∠AOC=60°,
∠BOC=100°,则折射角为 度,
界面的 边是空气。 MN50AO左① 此区间
无光线② 斜对角必为
反射光线③由∠1=∠2得出
AO和OC关于MN对称
MN必为法线,
AO为入射光线2.小红在小河边看到“鱼在白云中游”,
她看到的
A.鱼是实像,白云是虚像
B.鱼、白云都是虚像
C.鱼是虚像,白云是实像
D.鱼、白云都是实像 B3.当阳光射入水中时,下列一定会发生
变化的是
A.方向 B.速度
C.方向和速度 D.光的颜色B4. 诗文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
“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现象;
“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 现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说的是光的
现象。 折射直线传播反射5.小明仔细观察了右图后,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B.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只发生折射而不
发生反射现象
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D.光从玻璃射人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6、以下光学现象与所学的知识对应关系,
正确的是
A.水中望月——光的折射
B.放映电影的幕布——利用光的镜面反射
C.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D.盛有水的水池,池底好像变浅——平面镜成像C7、小明、小乐一起用鱼叉去抓鱼,他们在
河边看到一小鱼(如右图),
你认为他们应把鱼叉往哪个方向插下去?
A.AB B.AC C.AD D.都不对C8、完成右边的光路图
(水槽底部放一平面镜,空气和水界面处
不必画反射光线)9、如图,一束光斜射到容器中的水面上,
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将容器右端抬高一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和反射角都增大
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C.入射角不变,反射角增大
D.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D10、光从空气斜射入某透明物质中,折射光线
跟反射光线成100°角,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
成160°角,则折射角等于
A.30° B.40°
C.50° D.60°A② 得出∠3
(即反射角)
为30°① 此角为60°③ 此角为100°
其中∠2=60°④ 求出
此角
为40°⑤ 最终得
折射角
为50°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的性质凹透镜的性质一、“一轴心”主光轴光心O二、“二焦点”F2F1凹透镜的虚焦点三、“三距离”物距
u像距
vF2F1焦距
f四、“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成像作图法(一)凸透镜成像作图法(二)FF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凸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折射五、“四种成像形式”凸透镜成像规律⑴ u>2f (以u=3f 为例)
成 倒立、缩小、实像应用:照相机、眼睛此时: f <v <2f⑵ u = 2f
成 倒立、等大、实像此时: v = 2f⑶ f<u<2f (以u=1.5 f 为例)
成 倒立、放大、实像应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此时:v >2f⑷ u = f
不成像⑸ u < f (以u =0.75 f 为例)
成 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放大镜总结:
1. 3+2模式:3种应用(奇数)、2个分界点(偶数)
临界点一: u = 2f (像的大小分界点)
临界点二: u = f (像的正倒、虚实分界点)
2. 按物距 u 逐渐减小的顺序,即物体由远及近的顺序,发现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时像的性质完全相反!正是因上两个分界点的“造反”所致。
3. 成实像时,若物体靠近(亲近)凸透镜,
则像远离(疏远)凸透镜;4. 成实像时,若物距>像距,则物>像;
物距=像距,则物=像;
物距<像距,则物<像;
5. 对凸透镜成像:实像必倒立,倒立必实像;
虚像必正立,正立必虚像;
物像在凸透镜异侧,必为倒立实像,
成倒立实像;物像必在凸透镜异侧;
物像在凸透镜同侧,必为正立虚像,
成正立虚像;物像必在凸透镜同侧;
实像必可呈现在光屏;能呈现在光屏必为实像近视和远视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远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矫正远视矫正“近、前、大、长、凹”
——假如眼睛欺骗了你如果患了近视请不要慌张;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前方;也许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了;要不就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太长;请佩带凹透镜让它帮助你重见天光;“远、后、小、短、凸”远视眼;成像很晚; 即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过扁;前后径有点短;凸透镜解决圆满;声音(乐音)的三要素音调 pitch 是指感觉到的声音的 ;
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 ;
音调一般用“ ”“ ”来形容;
频率是时间的倒数,其单位是 ,
1赫兹=1秒-1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
低于20Hz的称为 ;
高于20000Hz的称为 ;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为: .高低高频率高赫兹20~20000Hz次声低超声65~1100Hz音调 pitch一般比较固定,不易改变
一般女人比男人音调高,儿童比成人音调高
举例:
男中音 女高音
曲谱中的七个音调
演奏前松紧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响度 loudness 是指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 ;
受声源的 和人距离声源
的 影响;
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 ;距离声源越
远,响度越 ;
响度一般用“ ”“ ”来形容;
衡量响度大小的是 ;
工厂、工地噪声不应超过 ;
居民区噪声白天不得超过 ; 夜间
不得超过 .强弱大振动幅度(振幅)远近大小响度分贝(dB)数小85~90dB50dB40dB响度 loudness 强调声音的能量穿透力以及能否被听见
比较容易改变和控制
举例:
震耳欲聋 高声喧哗 轻声细语
使用听诊器以提高响度
喊话时使用扩音器为了增大响度
距离远导致声音能量消耗使响度减小音色 timbre 是指某一声音的特质,与其他声音的不同处;
与发声体的 、 、和
有关;强调声音的个性特征,易于被区分的特点
举例:
“狼外婆敲门”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识别不同乐器演奏同首乐曲
敲瓷器(西瓜)辨别是否破裂(成熟)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T(周期)T(周期)T(周期)A(振幅)A(振幅)A(振幅)振幅大,频率低 → 响度大,音调低振幅小,频率低 → 响度小,音调低振幅大,频率高 → 响度大,音调高噪声防治方法1.控制噪声的发生(控制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光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