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一、选择题
1.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A.人口南迁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形成
2.某起义军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注:甲子年,184年),天下大吉。”材料中的起义指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楚汉之争
C.黄巾起义 D.大泽乡起义
3.“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了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状况。这一政治状况最终导致( )
A.“百家争鸣”的出现 B.王朝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人口迁徙的高潮
4.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继位的皇帝幼小,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想亲政,就依赖身边的宦官,宦官把持朝政。如此循环往复”的现象。这一现象印证了当时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母后扶持皇帝亲政
C.宦官扶持皇帝掌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5.汉末,世家大族影响很大,曹操因为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不为名士所尊重。曹操为了战胜对手,不得不从较低的社会阶层中网罗人才,拔用那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曹操的做法有利于( )
A.社会阶层的流动 B.结束汉末战乱局面
C.科举制度的创立 D.加强对人才的控制
6.历史学习中,图示法能够很直观、明晰、明了的表达历史信息。下面图示告诉了我们的历史信息是( )
A.分封制的演变过程 B.挟天子以令诸侯
C.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7.刘秀重建汉朝,天下从乱走向治,从纷争走向统一,江山依旧,境况大变。刘秀以他的胆识才干,遵循“以柔道治之”的方略,开创的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西汉鼎盛 C.光武中兴 D.三国鼎立
8.如图漫画反映了中国某朝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场景,这一朝代是(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9.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讨论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准确的是
A.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0.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社会比较安定 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C.人口显著增长 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
11.下表显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反映的局面是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社会动荡 D.文化繁荣
12.下表显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直接导致(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十六国局面出现
13.从秦至清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14.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光武中兴”的根本目的是( )
A.巩固东汉统治 B.打击宦官的权力
C.防止发生农民起义 D.防止外戚夺权
15.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休养生息 D.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二、综合题
16.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是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为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高祖采取的治国政策。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出现了的统治局面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何作用?
材料三:光武帝于是对北匈奴“颇为赏赐,略与所献相当”。旨在以经济手段羁縻(牵制)之,避免与其发生激烈的冲突。光武帝以“柔”为主的民族政策的实施,既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与安全,又大大减少了对外战争。
——摘编自陈金凤《汉光武帝民族政策论略》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落实以“柔”为主的民族政策?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觉得怎样才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17.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王朝,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刘汉”,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留下了历史的教训。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新朝和东汉政权的建立者,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及政权建立时间。
(2)图一中的皇帝施政的结局如何?图二中的皇帝施政的措施有哪些?结局如何?
材料二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3)材料二的情景出现在东汉末年,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民间一种怎样的情绪?
材料三 “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
(4)材料三描写的是东汉末年哪一次农民起义的情景?请写出这次农民起义造成的影响。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外戚是封建皇帝的外族,宦官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封建专制制度为他们专权提供了基础。由此导致东汉走向衰亡。B项符合题意;人口南迁,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A项;民族政权并立,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相关,排除C项;藩镇割据形成,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C
【详解】
根据材料“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注:甲子年,184年),天下大吉。”结合所学可知材料预言暗示了东汉政权的灭亡。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黄巾起义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名存实亡。黄巾起义反对的是东汉王王朝的统治,因此“苍天”代表东汉王朝,“黄天”代表黄巾起义军。C项正确;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大泽乡起义,排除AD项;公元前206—202年是楚汉之争,排除B项。故选C项。
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下,政治腐朽黑暗、社会混乱动荡,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B项正确;“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东汉中后期,地方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而不是民族政权并立,排除C项;中国古代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出现在西晋末年,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外戚的势力膨胀”指的是外戚专权,“宦官把持朝政”指的是宦官专权,“如此循环往复”即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诸侯国的问题,且诸侯国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已得到解决,排除A项;皇帝亲政依靠的是宦官,排除B项;宦官把持朝政说明宦官不是为了扶持皇帝亲政,而是依靠皇帝独揽大权,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
根据材料“曹操为了战胜对手,不得不从较低的社会阶层中网罗人才,拔用那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可知,曹操善用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才的做法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A项正确;曹操的做法没有结束汉末战乱局面,排除B项;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在隋朝,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加强对人才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6.D
【详解】
依据图示可知,这反映的是东汉后期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前期,亦即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但进入东汉后期以后,从和帝开始,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轮流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局面。这种情况,贯穿于整个东汉中后期的历史,成为东汉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特点,D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并世代相传,排除A项;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指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排除B项;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设立郡县制,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刘秀开创的局面是“光武中兴”。C项符合题意。文景之治,与汉文帝、汉景帝相关,排除A项;西汉鼎盛,与汉武帝相关,排除B项;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这样就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D项正确;ABC项朝代没有出现材料反映的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状况,排除ABC项。故选D项。
9.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汉朝继之而起后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C项正确;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时期,排除A项;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排除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封建社会即使出现“盛世”、“中兴”时期,也不能改变作为社会的底层的农民受压和迫剥削的事实,D项符合题意;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人口显著增长的局面,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
从表格可知,东汉皇帝大多年幼早逝,皇帝年幼,不能主政,结合所学可知,皇帝不能主政,东汉的大权就有外戚掌握,皇帝长大后,为了亲自行使君权就要依靠宦官,除掉外戚,这又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如此反复循环,出现了东汉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造成社会动荡,故C符合题意;经济繁荣与史实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政治清明与材料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文化繁荣,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 不想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循环住复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宜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已,导放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C项正确;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排除A项;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排除B项;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为止,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3.C
【详解】
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异形式,君权至上的后果,C项正确;秦朝建立君主专制,排除A项;.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排除B项;皇权至高无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期,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多次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A项符合题意;打击宦官的权力、防止发生农民起义、防止外戚夺权,与出现“光武中兴”的根本目的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15.B
【详解】
材料中措施属于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的措施, 此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B项正确;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出现的盛世景象,排除A项;休养生息是实现盛世的因素,排除C项;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隋唐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6.(1)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2)休养生息;文景之治;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适时地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统治者要采取适当的统治政策;改革要符合国情等。
(1)
根据材料一“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因为有诸侯存在)”可知,秦始皇认为根源在于分封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地方纷争问题,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
(2)
根据材料二“复故爵田宅”“皆免为庶人”“田租十五税一”等信息可知,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
根据材料三“光武帝于是对北匈奴‘颇为赏赐,略与所献相当’。旨在以经济手段羁縻(牵制)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光武帝通过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等措施落实以“柔”为主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中秦始皇、汉高祖及光武帝等人的统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适时地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统治者要采取适当的统治政策;改革要符合国情等角度进行回答。
17.(1)图一是王莽,图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9年,公元25年
(2)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最终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东汉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这些措施使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3)人民无法忍受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4)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从此一蹶不振。
(5)统治者应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实行仁政;应注意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等。
【详解】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王莽,图二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
(2)图一中的皇帝是王莽,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他施政的结局是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最终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图二中的皇帝是刘秀,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他施政的措施有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结局是使东汉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3)材料二“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的情景出现在东汉末年,这首民谣反映了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当时的黑暗统治,体现了反抗的情绪,出现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是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人民无法忍受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4)材料三“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描写的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情景;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从此一蹶不振。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我的感悟是统治者应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实行仁政;应注意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