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
16 《最苦与最乐》学习流程导览图
10
1.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答案】(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2.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
【答案】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3.这两段文字论述的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4.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有何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道理论证作用分析法。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告诉大家,那些圣贤、豪杰是极有责任感的人,正因为他们喜欢把什么都揽在身上,所以会终身都背负重担,但他们却能以此为乐,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5.引用“有人说”的话摆出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作者预设出可能存在的反对说法,并将其提出来讨论,一来能增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加严密;再者也可以借此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6.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答案】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7.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答案】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②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8.本文的语言风格凝重却并不呆滞,而是轻捷自如,有一股灵动之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语言的灵动表现为句式、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如文中排比句的大量运用,读起来就非常流畅自然。另外,文章还引用了古语、俗语、名人名言等,而且每次引用的表述都不一样。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表述非常自然。又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个“哩”字,轻灵之气何其足也!
9.本文标题是“最苦与最乐”,为什么在论述什么是“最苦”时用了两段(①②段),而在论述什么是“最乐”时反而用了一段(③段)?
【答案】作者给“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这个分论点提供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原来作者所谈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正因为这样,在谈快乐的时候便必须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既然第一部分已经用了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第二部分来谈快乐就无须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清快乐与痛苦的关系就行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有关议论文的知识,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3、学习本文流畅而凝练的语言,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4、体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培养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有关议论文的知识,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流畅而凝练的语言,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苦与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
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可见每个人对于“苦与乐”的认识都不一样。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苦乐观”的思考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学者。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晚年他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他的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2、写作背景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思考话题。对此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3、知识链接
议论文 (1)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提出问题就是引出论述中心,提出论点;分析问题就是摆出论据来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就是得出结论。
论证的常见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靶子——摆实质——论危害——作结论(正面论点)。
(2)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在驳论中,往往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论点的“归谬法”。
4、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达(dá)观 安分(fèn) 恩惠(huì) 赔(péi)礼 纵(zòng)然
契(qì)约 循(xún)环 悲天悯(mǐn)人
5、理解词义。
契约: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文中指“守信用”。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任重而道远:(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三、整体感知
1、视频朗读课文
2、《最苦与最乐》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与前面两篇有些不同。请你用“我发现此文与前面两篇课文有些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式,说说你的初读发现。
【明确】前面的课文都是在写人叙事,而这篇是讲道理的文章,即围绕文题“最苦与最乐”在讲道理,从文题可以猜测课文大意。
前面的课文,课后没有“阅读提示”,而这篇课文课后有比较具体的“阅读提示”,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这篇文章,学到新的知识。
我发现这篇课文课后没有练习题,但课文里有旁批、旁问,在引导我们思考。
2、自由速读,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各论述了什么
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论述尽了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论述人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3、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苦乐观:“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 一种未来的责任。”
或 “什么事最快乐呢 自然责任完了, 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
或 “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四、合作探究
1、标题“最苦与最乐"有什么特点 “最”能否删除 “最苦”与“最乐"能否交换位置
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旨在突出本文要论述的话题。
两个“最”字不能删除,它能区别于一般的“苦和乐”,旨在强调程度。
“最苦”与“最乐”不能交换位置,因为文章先论述的是“最苦" ,后论述的是“最乐”,交换后标题就与文章的内容、结构不一致了。
2、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许多有关最苦与最乐的观点,运用已掌握的略读技能,限时3分钟,快速自读全文, 请在文中勾画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探讨交流,反馈结果(全文观点性的句子)。
①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③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④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⑤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⑥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⑦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⑧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⑨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梳理论证逻辑。
人生最苦的事在于背负责任。(引论)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本论)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本论)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本论)
人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结论)
3、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旁批、旁问并尝试自己进行批注。
(1)对第一处旁批的批注:
文章以设问开篇,引出“最苦的事”(“贫”“失意”“老”“死”),使人们思考。
【明确】其好处是可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即真正的苦,源自一种未了的责任,逃避不了,否则良心上会不安。
(2)对第二处旁批的批注:
【明确】作者从具体的生活情境(承诺未办,欠钱未还,受恩未报,得罪人未赔礼等)开始论述,其作用是读者容易理解接受;进而叙述未尽责任的痛苦状况(不敢见面;睡不安宁,梦里有影子缠着),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一。
(3)对第三处旁批的批注:
【明确】紧承上文,用“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进行过渡,引出“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的观点,于是下文就开始论述“最乐”。
(4)对第四处旁批的批注:
【明确】尽责方能得苦中真乐,照应了题目。其作用是告诉人们苦与乐都与责任有紧密关联——责任越大,担子就越重;日日尽责,日日苦中得乐。这正如“苦尽甘来”“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对第五处旁批的批注:
【明确】对于责任,“解除”或“卸却”,结果迥乎不同。因为解除了贵任,是尽了责任,会感觉再无负担,一身轻松;而卸却责任,是未尽责任、推卸责任,因为责任依旧存在,会感觉时时受良心责备,从而吃不香睡不好,一天也得不到安宁。
五、拓展延伸
1、发散思维活动(仿句练习)
责任是灯下完成作业的坚持 ,
责任是 ,
责任是 ,
责任是 ,
……
学生答案: 责任是在教室打扫卫生的坚守
责任是为父母主动做事的孝心
责任是学业上创造佳绩的心愿 ……
2、拓展学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人也是以担当责任为乐的人呢
宋代的范仲淹是一个以天下巷生的忧乐为己任的政治家,他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里夫人也是一个要造福人类,有责任担当的科学家,她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是—位有责任担当的疾控专家,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抗击“新冠肺炎”,他都冲锋在前,以人民的健康为乐。
可见他们的苦乐都与责任紧密相连。
六、课堂检测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A.契约(qiè) 揽住(lǎn) 悲天悯人(mǐn)
B.卸却(xiè) 赔礼(péi) 如释重负(shì)
C.恩惠(huì) 缠着(chán) 自投苦海(tóu)
D.坟墓(mù) 大抵(dǐ) 心安理得(ān)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B. 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C.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指要走的路还很遥远)
D. 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治理雾霾任重道远,什么时候蓝天才能成为生活常态
B.在这场英超比赛中,曼联在主场3∶0战胜了斯托克城。赛后林加德说:“这场比赛让人如释重负。”
C.与其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D.他说自己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梁启超
第四单元
第16课 最苦与最乐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苦与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
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可见每个人对于“苦与乐”的认识都不一样。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苦乐观”的思考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有关议论文的知识,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3、学习本文流畅而凝练的语言,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4、体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培养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学者。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晚年他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他的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写作背景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思考话题。对此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知识链接
议 论 文 定义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表达自己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三要素 论点 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 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论证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证方式 立论 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正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态度的一种论证方式。
驳论 是通过驳斥敌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式
立论和驳论相结合 先破后立、边破边立。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结构层次 (1)提出问题(引论)——是什么 (2)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 (3)解决问题(结论)——怎么样
语言风格 准确、严密、精当、逻辑性强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揽 ( ) 契约( ) 监督( ) 循环( )
曾孙( ) 悲天悯人( ) 卸却( ) 恩惠( )
qì
zēng
xún
dū
mǐn
lǎn
xiè
huì
预习检查
(jiě )解除
(jiè )押解
(xiè )浑身解数
解
得
(dé)得罪
(de)过得去
(děi)得亏
背
(bēi)背负
(bèi)背景
(yīng)应该
(yìng)答应
应
多音字
形近字
陪( )
倍( )
卸( )
御( )
赔( )
焙( )
赔偿
陪伴
加倍
烘焙
péi
péi
bèi
bèi
防御
卸车
xiè
yù
契( )
楔( )
楔子
契约
qì
xiē
锲( )
锲而不舍
qiè
预习检查
1.失意:
2.达观:
不得志。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4.海阔天空:
5.心安理得:
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3.如释重负: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预习检查
理解下列的词语
预习检查
理解下列的词语
6.无入而不自得:
7. 任重而道远:
8.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语出《论语·泰伯》。
一直走到死的时候才放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
9.悲天悯人:
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语出《礼记·中庸》。
整体感知
点击播放《最苦与最乐》视频朗读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最苦与最乐》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与前面两篇有些不同。请你用“我发现此文与前面两篇课文有些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式,说说你的初读发现。
前面的课文都是在写人叙事,而这篇是讲道理的文章,即围绕文题“最苦与最乐”在讲道理,从文题可以猜测课文大意。
前面的课文,课后没有“阅读提示”,而这篇课文课后有比较具体的“阅读提示”,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这篇文章,学到新的知识。
我发现这篇课文课后没有练习题,但课文里有旁批、旁问,在引导我们思考。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自然段)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
第三部分(5---6自然段)
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进一步阐述尽责才能获得快乐。
2、自由速读,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各论述了什么
整体感知
3、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苦乐观:“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 一种未来的责任。”
或 “什么事最快乐呢 自然责任完了, 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
或 “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合作探究
1、标题“最苦与最乐"有什么特点 “最”能否删除 “最苦”与“最乐"能否交换位置
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旨在突出本文要论述的话题。
两个“最”字不能删除,它能区别于一般的“苦和乐”,旨在强调程度。
“最苦”与“最乐”不能交换位置,因为文章先论述的是“最苦" ,后论述的是“最乐”,交换后标题就与文章的内容、结构不一致了。
合作探究
2、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许多有关最苦与最乐的观点,运用已掌握的略读技能,限时3分钟,快速自读全文, 请在文中勾画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⑴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⑵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⑶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⑷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合作探究
⑸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⑹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⑺ 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⑻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⑼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2、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许多有关最苦与最乐的观点,运用已掌握的略读技能,限时3分钟,快速自读全文, 请在文中勾画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合作探究
3、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旁批、旁问并尝试自己进行批注。
(1)对第一处旁批的批注:
文章以设问开篇,引出“最苦的事”(“贫”“失意”“老”“死”),使人们思考。
【明确】其好处是可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即真正的苦,源自一种未了的责任,逃避不了,否则良心上会不安。
合作探究
3、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旁批、旁问并尝试自己进行批注。
(2)对第二处旁批的批注:
【明确】作者从具体的生活情境(承诺未办,欠钱未还,受恩未报,得罪人未赔礼等)开始论述,其作用是读者容易理解接受;进而叙述未尽责任的痛苦状况(不敢见面;睡不安宁,梦里有影子缠着),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一。
(3)对第三处旁批的批注:
【明确】紧承上文,用“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进行过渡,引出“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的观点,于是下文就开始论述“最乐”。
合作探究
3、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旁批、旁问并尝试自己进行批注。
(4)对第四处旁批的批注:
【明确】尽责方能得苦中真乐,照应了题目。其作用是告诉人们苦与乐都与责任有紧密关联——责任越大,担子就越重;日日尽责,日日苦中得乐。这正如“苦尽甘来”“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对第五处旁批的批注:
【明确】对于责任,“解除”或“卸却”,结果迥乎不同。因为解除了贵任,是尽了责任,会感觉再无负担,一身轻松;而卸却责任,是未尽责任、推卸责任,因为责任依旧存在,会感觉时时受良心责备,从而吃不香睡不好,一天也得不到安宁。
1、发散思维活动(仿句练习)
责任是灯下完成作业的坚持 ,
责任是 ,
责任是 ,
责任是 ,
……
在教室打扫卫生的坚守
为父母主动做事的孝心
学业上创造佳绩的心愿
拓展延伸
2、拓展学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人也是以担当责任为乐的人呢
宋代的范仲淹是一个以天下巷生的忧乐为己任的政治家,他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里夫人也是一个要造福人类,有责任担当的科学家,她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是—位有责任担当的疾控专家,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抗击“新冠肺炎”,他都冲锋在前,以人民的健康为乐。
可见他们的苦乐都与责任紧密相连。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戊戌(wù xū)变法(别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其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因此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导致变法失败(历时103天)。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拓展延伸
戊戌六君子:由于戊戌变法失败而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的六个主要参与者,他们分别是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课堂小结
作者提出的快乐和幸福是“尽责任”,这一立意不同凡响,高尚、深刻、朴实、永恒,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尽自己的责任——对亲人、对朋友、对别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
A.契约(qiè) 揽住(lǎn) 悲天悯人(mǐn)
B.卸却(xiè) 赔礼(péi) 如释重负(shì)
C.恩惠(huì) 缠着(chán) 自投苦海(tóu)
D.坟墓(mù) 大抵(dǐ) 心安理得(ān)
A
【解析】A项中,“契”应读qì。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B. 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C.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指要走的路还很遥远)
D. 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C
A.治理雾霾任重道远,什么时候蓝天才能成为生活常态
B.在这场英超比赛中,曼联在主场3∶0战胜了斯托克城。赛后林加德说:“这场比赛让人如释重负。”
C.与其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D.他说自己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D
【解析】D项,“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心安理得”。
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最苦
最乐
负责任
尽责任
苦中真乐
(承担责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