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1 13:12:2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课型 新 总课时 主备人 授课日期
主讲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理感知课文内容大意,多读熟读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进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二、走进文本,讲授新课 第一学程:复习旧知,介绍《庄子·逍遥游》 学习任务:介绍《庄子·逍遥游》 回顾上节课《庄子·逍遥游》内容,介绍给大家听。 提示: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可从以下五方面: 名(课文名、作者名) 时(作于什么时间或作者的朝代) 地(作于地点) 评(名人对其的评价) 作(代表作) 学法指导: 学生展学: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质疑。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积累文学常识的意识,增加对经典的了解。 第二学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任务:读准字音。 听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或同学读错的字。 第一步自学: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或读音把握不好的字。 第二步展学:小组展示,接力朗读,一人一句。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 在学生整理生字词的的基础上,老师出示本课生字词:
北冥( ) 鲲( ) 徙( ) 抟扶摇( ) 设计意图:夯实基础,助力文言文阅读理解 学习任务:读清意思 结合文下注释及手中的工具书,疏通文意。 第一步自学:自读疏通文意,对不理解的字词句做好圈点,交有组内交流讨论; 第二步互学:交流讨论不理解的字词句,完善句意,做好分工,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提出本组内在文意上的疑惑,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怒而飞 怒: 志怪者也 志: 。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扶摇:
(4)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亦若是则已矣 是: 设计意图:通过本学程设计,让学生学会识别并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学习任务:读出感情 古时候人们读书,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丰富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以至于增强美感。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对课文的理解,读出古人的韵味。 第一步自学: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语调 第二步互学:小组内互读课文,指出同学间朗读不标准的地方进行指正 第三步展学:小组派代表或小组齐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评价。 老师范读 学生齐读 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次感受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 第三学程:再读课文,体会思想 学习任务:人物对话,体会思想 主问题: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 安静思考,大胆书写整理自己的见解。 第二步互学 (1)有序交流,自由表达,统一答案。 (2)对于主观问题,允许各抒己见。 第三步展学 (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让学生体会庄子的思想。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短文中的“鱼之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惠子偏重于知识论的判断。论辩言语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求实而缺乏美感。 第四学程: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任务:把握主旨,理解寓意。 主问题:.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说说你的理解。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 独立思考,大胆书写整理自己的见解。 第二步展学 (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三、盘点收获 学生谈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 布置作业 1.积累重点词句。 2.熟读课文,复述故事。 答案预设: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知道”或“怎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1. 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 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辩论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