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 北京的春节
一、选择题
1.《北京的春节》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不能体现“京味儿”的句子是( )
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B.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
C.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2.“京味儿”语言是老舍作品的一大特色,下面不带有“京味儿”的句子是( )
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C.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锅里搅和。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不屈不饶 奋发图强
B.披荆斩棘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前扑后继
C.举世闻名 破烂不堪 小心翼翼 安然无恙
D.不容争辨 低头折节 风欺雪压 倾盆大雨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錾(qiān)子 档(dàng)柱 效衢(fú) 芙蓉(ròng)
B.渭(wèi)北 龌(wò)龊 提纲(gāng) 喧嚣(xiāo)
C.掺(cān)杂 抒(shū)情 萌(méng)动 风筝(zhēng)
D.苛(kē)刻 喜讯(xùn) 诺(nuò)言 芭蕾(lěi)
5.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娴熟(shóu) 水浒(hǔ) 黄焖鸡(mēn)
B.糊弄(hù) 内脏(zànɡ) 熬粥(áo)
C.活佛(fó) 高僧(zēnɡ) 冷露无声(lòu)
二、填空题
6.比一比,再组词。
宵( ) 醋( ) 眨( ) 饺( ) 拌( )
销( ) 腊( ) 泛( ) 较( ) 伴( )
7.我能读准确写美观。
áo( )夜 糖cù( ) fěi( ) 翠 搅bàn( )
上xún( ) 风zheng( ) biān( )炮 小mài(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腊月和正月,正是最闲的农村。(改病句)
________
(2)我们家买了电脑。(扩句)
________
(3)我们家房子很小。(改为夸张句)
________
9.仿写句子。
例:快: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1)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读《北京的春节》节选,完成下面各题。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0.画“ ”句子使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元宵节时老铺的气派景象,其中“几百盏”说明____________,“各式各样”说明______________。
11.用“﹏﹏﹏”从文中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12.请把你画出的内容写出批注,批注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3.文段第1句话与后面几句话是________关系。
14.文段从多个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读句子选一选。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1)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
(2)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 )
(3)鞭炮声日夜不绝。( )
15.读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识记和理解情况,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复习学过的知识。《北京的春节》多用北京口语中的儿化音,让文章的语言充满了浓浓的“京味儿”第一句中的“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就是其中的代表。另外,老舍先生还大量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
C.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正常使用的书面语言。
2.C
【解析】
略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所选词语均是生活中常用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
A.有误,“不屈不饶”的“饶”应为“挠”,意思是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B.有误,“前扑后继”的“扑”应为“仆”,意思是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C.全部正确。
D.有误,“不容争辨”的“辨”应为“辩”,形容某事已十分确定,不容置疑。
4.B
【解析】
略
5.B
【解析】
略
6. 元宵 米醋 眨眼 饺子 拌菜 销售 腊月 广泛 比较 伙伴
【解析】
略
7. 熬 醋 翡 拌 旬 筝 鞭 麦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先正确拼读音节,结合给出与之组词的汉字判断要写什么汉字,然后写出相应的字,写完后再读一读,检查所写汉字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熬、醋、翡、旬、筝、鞭”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及易错点,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8. (1)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人们最闲的时候. (2)我们家买了一台液晶电脑。 (3)我们家房子很小,只有巴掌那么大。
【解析】
【详解】
略
9. 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这本书厚得我一年都看不完。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解析】
略
10. 排比 灯的数量多 图案的种类多
11.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12.体现元宵节的热闹。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
从“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元宵节时老铺的气派景象,由“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说明灯的数量多,“各式各样”说明图案的种类多。
11.
此题考查理解和信息筛选的能力。
画出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即可,答案不唯一。
12.
本题考查学生写批注的能力。
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后对其标上批注。示例: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批注: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3.总分
14. C A B
15.人们对吃团圆饭的重视。
【解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