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文档属性

名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8 16:1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6张PPT。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妖娆 机械 凿井
巍峨 媒体 狰狞
逞凶 撕扯 效率
氧气 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
严阵以待 斗志昂扬
七零八落 不翼而飞
晴空万里 始料不及
杯水车薪 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胜利贯通
逞凶一时 世界屋脊阅读要求: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 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 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在课文中画出这句话。想想面对着风火山这只拦路虎,筑路大军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1)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施工人员在开凿风火山隧道恶劣的气候(2)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3)想象一下,筑路大军还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  困难之一是(       )  困难之二是(       )  困难之三是(       )遇到冰冻土层天气恶劣极度缺氧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从格尔木出发的“青1”次列车将要驶入风火山隧道。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在拉萨站庆祝通车经过昆仑山口火车穿越昆仑山隧道经过可可西里驶进风火山隧道口列车穿越风火山经过沱沱河青藏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布达拉宫天湖纳木错可可西里风光长江源头措姆山扎西半岛青藏铁路当雄段念青唐古拉雪山主峰南迦巴瓦峰风光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珠穆朗玛峰 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搜集的资料,试着给这条路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感动中国2005”揭晓 青藏铁路建设者获特别奖
地球之巅的勇者:青藏铁路建设者 颁奖词:
  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时,高原上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上最伟大的铁路!细读体会(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3)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多年冻土喷射混凝土
制服冻土区天气恶劣顽强工作 极度缺氧 建立制氧站建设者们
乐观向上
满怀信心
无私奉献
科学创新经过昆仑山口火车穿越昆仑山隧道经过可可西里驶进风火山隧道口列车穿越风火山青藏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布达拉宫大昭寺天湖纳木错可可西里风光长江源头昆仑玉珠雪山措姆山扎西半岛长江源头第一镇--沱沱河镇藏北草原风光 青藏铁路当雄段念青唐古拉雪山主峰南迦巴瓦峰风光喜马拉雅山西藏雪景雅鲁藏布江珠穆朗玛峰 生命禁区的早晨 天刚蒙蒙亮,一弯月牙还悬在不远的山头上,唐古拉山沉浸在宁静的睡梦之中。此时,四五个身影悄悄快步走出中铁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公司青藏铁路项目指挥部的院门,一边互相催促:“快点、快点,要不,一会起大风就糟啦。”他们全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大棉帽,各人手提仪器箱,肩抗测量仪,显得很沉 重。这是该项目部测量班的小伙子们赶早测量放线去了。 ??? 唐古拉山是生命禁区。四月的唐古拉山,经常狂风漫卷,黄土铺天盖地,大风卷裹着砂砾四处飞扬,刮得人站立不住,睁不开眼,呼吸越加困难。要在这大风里调镜、测量,哪行?但已有三座中桥图纸到位,急需展开施工,线路及桥位的测量放线任务必须尽快完成。在青藏铁路的最高段,低压缺氧的状况更加严重,清晨是施工者赶走昨夜加班的疲劳恢复体力的黄金时段,可是,无风的清晨更是测量的黄金时间,耽误不得。测量班班长管保权和他的同志们就这样经常起大早,一直要到中午才能赶回来吃“早饭”。 ??? 工地处在唐古拉山腹地相对平缓的山谷中。测量技术员叶渝娴熟地支好仪器,一只手不由地按着腹部,他那因缺氧而剧烈疼痛的肠胃又发作了。班长管保权急步赶过来,“小叶,你休息,我们先干着!”这个山东壮小伙儿,喘着粗气命令道。拿着对讲机向远处喊着:“王军良,扶好尺子。姜文俭,左移。王永根,记数。” 天太早了,旷野中除了他们再无别人。天空间或有几只贪早的乌鸦呱呱飞过。在作业的喘息声中,晨晖渐渐散去。山谷中风说来就来。上午十点刚过,大风骤然而起,吹得人眼睛难以睁开。小伙子们脸上、身上立即落满了尘土。在大风中艰难地扶着测量杆,看镜子只能眯着眼,喊一个数便灌一嘴沙子。为了完成预定计划,他们坚持着。他们还开起玩笑,“不错啦,只刮风没雪没冰雹,不用淋湿了回去。” ??? 战风雪,斗严寒,测量班的小伙子们就这样为青藏铁路的建设勤做开路人,日复一日,永不言退。青藏铁路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高寒缺氧,紫外线强以及恶劣的气候条件,给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高海拔带来的低氧、寒冷、低气压,构成了一种严酷的生存环境。 低氧环境会使人的机体缺氧,致使体力、脑力和劳动能力下降,严重者会发生慢性或急性高原病。同时,青藏铁路沿线气候恶劣,一年无四季,一天有四季,一天之中可能出现狂风、暴雨、大雪、冰雹等天气。夏天下大雪的情况常见不鲜,狂风肆虐、雷电、风沙、冰雹等恶劣的天气交替出现,都给建设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紫外线照射强烈。为了预防高原病,除了分发高原药物以外,在海拔4500米以上还建立了大型制氧站,要求每位工人每天吸氧不少于2小时,并且保证每位工人的床前有氧气,睡觉前可以吸氧气。 如在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施工中,大型制氧站向隧道内源源不断地输送氧气,使洞内氧气含量达到了80%左右;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建设者背负5公斤的氧气瓶作业,工地宿舍安装供氧管道,职工随时可以吸氧。 在施工工地上有这样一句话广为流传:“天大地大没有反应大,爹亲娘亲不如氧气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