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活板》课件+同步练习(无答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5《活板》课件+同步练习(无答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1 19:44:22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活 板
沈括(北宋)
了解背景资料,知晓作家作品。
01
作者介绍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
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科
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
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
建官僚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后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作品介绍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全书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它以大量篇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详细地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也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活板发明者:毕昇
毕昇纪念馆·湖北英山
泥活字
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02
一、不看教材,多读几遍,读出句子停顿来。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báo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yáng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dǐ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tiè之每韵为一帖tiè 木格贮zhù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zhān不可取不若燔fán土用讫 qì 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 cóng所得至今宝藏cáng
二、再读课文,在书中标出句中停顿,每句停一到两处。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báo/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yáng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dǐ。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tiè之,每韵/为一帖tiè ,木格/贮zhù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zhān,不可/取;不若/燔fán土,用讫 qì /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 cóng所得,至今/宝藏cáng。
03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关注一词多义的词语。
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翻译:(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从冯瀛王开始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版印书籍。
备注:文白红色的字注意对照看。
原文: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báo/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于)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之)/就火炀yáng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dǐ。
译文:北宋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印,(字印)薄得像铜钱的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印,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用)一个铁框子放置在铁板上面,(然后)就密密地排上字印,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板印,拿(它)靠近火烘烤;(等到)松脂和蜡等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印上面,(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磨刀石。
1.先设一铁板
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5. 持就火炀之
6.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4.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活版制作过程
原文: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tiè之,每韵/为一帖tiè ,木格/贮zhù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译文: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是简便容易;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么就很是快速。通常是制作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就已准备(好了),两块铁板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准备同一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来给活字做标签,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
一板印刷
一板已自布字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活版印刷
原文: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zhān,不可/取;不若/燔fán土,用讫 qì /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译文: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又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版时) 拿不下来;不像用火烧过的黏土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擦拭,那些字印就会自己掉下来,根本不会被药物弄脏。
原文:昇/死,其印/为予群从 cóng所得,至今/宝藏cáng。
译文: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被珍藏着。
概括各段内容,理清说明顺序,抓住“活板”特征
04
1.概括各段主要内容,完成教材思考探究一表格,理清“程序”说明的过程。
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 制字 1.(活力原料)胶泥
2.(活字厚度)
3.(与雕版不同之处)
4.(活字如何成型)
排版 1.先设一铁板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4.持/就火炀yáng之
5.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dǐ。
印刷 1.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2.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归纳说明顺序:
全文:逻辑顺序,即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03
02
01
时间、发明者
发明
制字
印刷
程序
收藏人
珍藏
主体部分顺序:时间顺序,按制作过程的先后
01
制字
02
排版
03
印刷
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
2.本文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注意突出“活”这个主要特点。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
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活”版
A
B
C
D
E
F
字印活
排版活
印刷活
字印数目活
选用活
做法活
词语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05
一词多义
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
又为活板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所欲为
一词多义
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 做
又为活板 发明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是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被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给
为所欲为 做
以: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以我酌油知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自以为是
拭目以待
以毒攻毒
以: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介词,用、拿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连词,用来
以我酌油知之 介词,凭、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连词,用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介词,凭、靠
自以为是 动词,认为
拭目以待 连词,来、用来
以毒攻毒 介词,用、拿

更互用之
即更刮目相待
自力更生

更互用之 交替、轮流
即更刮目相待 另、另外
自力更生 改变

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蒙乃使就学
一挥而就

持就火炀之 靠近、接近
瞬息可就 完成
蒙乃使就学 从事
一挥而就 完成
词类活用
1.火烧令坚
2.则以纸帖之
3.用讫再火令药熔
4.木格贮之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饭疏食
7.不耻下问
8.蜂拥而上
词类活用
1.火烧令坚 用火,名词作状语
2.则以纸帖之 作标签,名词作动词
3.用讫再火令药熔 用火烤,名词作动词
4.木格贮之 用木格,名词作状语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乐,形容词作意动用法
6.饭疏食 吃,名词作动词
7.不耻下问 以……为耻,形容词作意动用法
8.蜂拥而上 像蜂一样,名词作状语25《活板》
【课内导读】
一、给生字词注音
瀛( ) 薄( )如钱唇 火炀( ) 砥( )
纸帖之( ) 铁燔( ) 讫( ) 至今宝藏( ) 更互( )
二、解释加点词语: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 )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 )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 )纸灰之类冒( )之。欲印,则以一铁范( )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持就( )火炀( )之,药稍镕(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 )止( )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更互( )用之, 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 )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 )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 )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 )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 )所得,至今宝藏( )。
翻译重点句子
1.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
2.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3.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四、课文内容理解
熟读课文,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理解课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
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 制字 1.(活力原料)胶泥
2.(活字厚度)
3.(与雕版不同之处)
4.(活字如何成型)
排版 1.先设一铁板
2.
3.
4.
5
印刷 1
2
3
2.本文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注意突出“活”这个主要特点。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唐人尚未盛为之______________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______________
(2)自冯瀛王始印五经____________ 其印自落______________ __
(3)火烧令坚_______________ 用讫再火令药镕____________ __
(4)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___ 瞬息可就 ________________
4.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点发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写成一个微型调查报告。
【课外延伸】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 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 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 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 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 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 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 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 如 “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 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予群 从所得,至今保藏。
【乙】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 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 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 指爪及碗唇②上皆可为之, 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③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④中独茧缕⑤,以芥子许腊(蜡)缀于针腰,无 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⑥。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 可原⑦其理。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 [方家]行家。② [碗唇]碗边。③ [缕悬]用丝线悬挂。④ [纩(kuàng )]丝绵。⑤ [独茧缕]单 根的蚕丝。⑥ [磨而指北者] (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⑦[原]探究
1.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文理有疏密 莫可原其理 置之不理
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功成名就
以草火烧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 以身作则
字平如砥 砥砺奋进 中流砥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2)运转尤速
3.简述 “活版印刷”与“指南针”的“活”分别体现在哪里 (3分)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