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歌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习领域:研讨与实践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基于我校组织的一次远足活动实践体验,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考虑,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尽可能地使课堂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主体性。本课主题是围绕春天展开联想和色彩基本知识的学习,通过让学生看、听、想、试等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和了解色彩基本知识,激发学生描绘美好春天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认识三原色、三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的色彩特征和关系。
2、过程与方法:从色彩特性寻找春天的主要色彩,运用喜欢的形式体会色彩,特别是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了解和感受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热爱自然;提高学生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了解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教学难点:运用色彩造型为主表现春天,表达自己的感受,完善自己的创作构思。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表达春天的图片,以色彩为主表现春天的造型艺术作品,能够演示色彩知识的资料
学生:画笔、水、水彩或水粉颜料、稿纸、收集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引导阶段:寻找春天,导入课题。
1、多媒体展示我校组织的“4.29 西塘河畔远足”活动剪影图片,请学生回忆。(播放春天的信息的音乐)然后提问:
(1)同学们,这些情景熟悉吗?(生:“向着春天奔跑”的主题活动)大家唱歌、跳舞、朗诵、绘画……用各种方式感受春天,“与春天同行,展少年风采”。
(2)春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小组讨论)可以用诗句、成语、歌曲等来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天。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通过学习,描绘《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三)欣赏“春天”
1、思考问题:如果邀请大家来创作春天,你会描绘哪些景象来体现春天的生机蓬勃?
2、我们一起来看看艺术大师是如何描绘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的吧?(感受不同表现形式)
3、以一幅油画作品为例,我们来说一说,画面里面有哪些景象?
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美术中的绘画形式来表现春天。而画画离不开色彩,我们先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
(思)探究色彩
色彩的基本知识
1、三原色:自然界中有许多颜色,其中有三种颜色最特殊,利用它们可以调出其他色彩,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同学们知道是哪三种颜色吗?(教师在画板上示范画出三原色)
2、三间色:若将三原色两两等量相加会得到什么?一起来试一下(教师示范一种,在装有清水的透明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三原色中两种颜色,请学生观察两种颜色调和后的变化所得颜色,请同学分别尝试另两种。) ,得出橙、绿、紫。
3、色彩的三要素
A、每种颜色都有它自己的名字,任意指不同的颜色,请学生回答“这是什么颜色?”引出三要素①色相——也就是色彩的样貌, 每种色彩的名称即是色彩的色相。
B、以三原色中的蓝色为例,分别逐量加入白色或黑色,每调一次在纸上画出所得颜色,形式有规律的蓝色变化,请学生观察并回答“哪边的蓝色比较亮(哪边比较暗)?”揭示三要素②明度——即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有黑、白、灰之分。
C、选择加入其他颜色后所得的蓝色与未加入任何其他颜色的蓝色对比,回答“哪一张颜色看上去更纯正?”揭示三要素③纯度——即色彩的纯净程度。纯度越高色彩越鲜艳,纯度越低色彩越灰暗。(多媒体展示三要素的定义,学生齐声朗读,加深印象;设置“考考你”环节,概括变化规律,巩固理解)
4、尝试色相与色相之间的对比。(图片对比赏析)
问题设置:这三张图片中的色彩给你什么感觉?(视觉冲击力强,反差明显)引出对比色的概念——色相性质相反,光度明暗悬殊的两种颜色。
A、明度对比
B、纯度对比
C、最强对比——互补色
5、相邻色
相邻色——在色相环中邻近的色相。
利用色相环学习认识相邻色。
(五)表现与绘制
1 、课本第10页下面两幅作品的对比赏析,找出两者的区别:不同表现形式—抽象与具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者的区别(抽象,不规则的几何形,被色彩填充;具象,写实。)和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
2、课本第11页的作品对比赏析:强调不同的构图表现自己的构思。
简单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
(六)尝试实践
1、教师示范,用水粉颜料中的三原色快速创作简单的春日景象,示范过程中讲解调色技巧(水分的控制、笔号的选择、摆笔、色彩渐变、细节处理……)
2、初步完成的画面请学生评析,这幅作品颜色丰富吗?能很好地表现春日的蓬勃生机吗?添加些什么更好呢?
3、学生创作
回想一下你们所经历过的、见过的、学习过的春天有那些主要色彩,结合今天所学的色彩知识,描绘一幅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
注意事项:
1、选择你需要的色彩,讨论色彩调配。
2、要放开大胆地作画,注意安全和环境卫生。
(七)展示评价
1、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结合学生练习讲解色彩运用方面的优缺点。
2、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修改练习,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八)课后拓展
1、结合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和练习,修改自己的创作搞
2、根据已修改的创作搞收集新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