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雨霖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8 17:0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雨霖铃》教学设计
商州区金陵寺中学 王晓波
《雨霖铃》教学设计
商州区金陵寺中学 王晓波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分析作品内容,感知思想感情; 2、学习鉴赏作品为抒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3、体悟词作中的真实情感,珍视人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
1、重点:?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2、难点:?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送别》歌曲和离别诗句导入。
二、关于 “雨霖铃”
“雨霖铃”这一词牌,又作“雨淋铃”。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玉环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唐明皇在南下逃亡的途中,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已在马嵬坡赐死杨玉环。后唐玄宗入蜀,到了斜谷的时候,霖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
三、知人论世
简历: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背景:本词为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所作。赴任时的羁旅行役之情,沦落飘泊之感可想而知,加之又要与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
二、初读,把握情感。  
1、指名读《雨霖铃》。  
2、谈谈这首词情感基调(哀伤、凄婉)。  
3、指名再读。  
4、教师范读。  
5、欣赏读。
5、?这首词主要写了哪几个片断,有什么特点?  
明确:别前——别时——别后(虚实结合)  
三、再读,鉴赏探析:
1、理解词中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帐、烟波、暮霭、清秋、杨柳、晓风、残月。
2、探究文中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手法。
3、重点品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四、课堂练笔:
 人生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离别。父母、老师、同学,故乡、母校、祖国……和他们分别,这离别中就蕴涵着深情,或依依不舍,或痛哭流泣。请同学们自己设定一个别离的对象,想象一个别离的环境,写一段抒发离别之情文字。
五、拓展阅读:
 席慕容的《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