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娄底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02 10:1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娄底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Ni59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古代中国药学著作《开宝本草》中记载了如何提取硝酸钾:“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硝酸钾用在黑火药中是因为具有较强氧化性
B. “扫取以水淋汁”是用水溶解后过滤
C. 灼烧硝酸钾火焰呈紫色,是硝酸钾的化学性质
D. 可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的混合物
2. 羟基喹啉M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合成前体之一为化合物N,已知吡啶是结构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合物M和N中含氧官能团均为羟基
B. 化合物M中不可能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 化合物N可以发生催化氧化、酯化反应
D. 与M具有相同环状结构的同分异构体还有6种
3.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数满足;化合物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B. 电负性:
C. 两元素含氧酸酸性: D. 分子内键角为
4.某实验小组以粗镍含少量Fe和Cr杂质为原料制备,并测定相关组分的含量。制备流程示意图如图。已知:为绿色难溶物。、均为可溶于水的蓝紫色晶体,碱性条件下稳定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剂X的作用是调节pH除去Fe和Cr杂质,则试剂X可为NaOH
B. 系列操作中包括洗涤,洗涤沉淀的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
C. 实验需要配制稀硝酸250mL需要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D. 步骤c、d中为防止氨水分解及降低固体溶解度需冷水浴控温,则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液中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白磷分子中含有P—P共价键数为6NA
B.1molNH4C1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大于NA
C.1molH2O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NA
D.常温下,pH=10的NaHCO3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数为10-4NA
6.某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已知叠氮酸(HN3)与CH3COOH的酸性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室温下,Kh(N3-)>Kh(HCO3-)
B.室温下,NaN3溶液中:c(Na+)=c(N3-)+2c(HN3)+c(H+)-c(OH-)
C.Fe2O3的作用是与NaN3分解产生的N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和Na2O
D.KC1O4是助氧化剂,NaHCO3是冷却剂,气囊打开时其中的气体主要是N2和CO2
7. 用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SOFC)脱氢可得丙烯,可实现“烯烃-电力”联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促进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 O2-由负极迁移至正极
C. 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3H8+2e-=C3H6 +2H+
D. 电池总反应为2C3H8+O2=2C3H6+2H2O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Cl3常用于漂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 氮族元素气态氢化物NH3、PH3、AsH3的键角逐渐减小
C. CH3Cl分子和COCl2分子中,中心C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D. 元素M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M是一种过渡元素
9. 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1,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热量156.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衡时的转化率为80%
B. 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减小
C. 反应过程中转移3.2
D. 相同条件下初始若向容器中只充入2,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156.8
10. 空气中焙烧矿样过程中有、、、固体生成,焙烧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及生成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焙烧过程中固体转化顺序为
B. 200~300℃进行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 300~400℃,固体质量明显增加的原因是固体中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
D. 仅用溶液就可证明第四阶段所得气体成分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包覆纳米硅复合材料(GS-Si)的可充电石墨烯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GS-Si包覆石墨烯电极上的物质变化为:C6Li→C6Li1-x;多元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上的物质变化为:Li1-xMO2→LiM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胶状聚合物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的作用均为传导离子,构成闭合回路
B.若放电前两个电极质量相等,转移0.1mol电子后两个电极质量相差0.7g
C.充电时,与正极连接的电极反应为LiMO2-xe- Lil-xMO2+xLi+
D.为保护电池,GS-Si包覆石墨烯的电极反应不能进行至C6Li-e- C6+Li+
12.已知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及其化合物相似。如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纵坐标为或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25℃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往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若要从某废液中完全沉淀Zn2+,通常可以调控该溶液的pH在8.0~10.0之间
C.pH=8.0与pH=12.0的两种废液中,Zn2+浓度之比为108
D.该温度时,的溶度积常数为
1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报道了化合物1催化CO2氢化机理。其机理中化合物1(催化剂,固态)→化合物2(中间产物,固态)的过程和其相对能量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1与CO2反应生成化合物2的过程中有两个过渡态TS11-2、TS21-2,说明这一过程包含两个基元反应
B.图中Ⅰl-2与化合物2互为同分异构体
C.过程①的活化能高于过程②的活化能
D.过程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I(s)+CO2(g) I1-2(s) △H=2.08 kJ·mol-1
14.工业用强氧化剂来制备的工业流程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可循环使用
B. “酸化”的试剂可用浓盐酸
C. 与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在滤液1中加入制得利用的是体系中各物质溶解度不同
15.向x mol·L-1的20mLH2B溶液中滴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H2B、HB-、B2-的pH-pc(pc=-lgc)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点所在曲线对应的粒子为HB-
B.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b>a
C.c点,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10mL
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16.(14分) 工业利用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取涉及的反应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和H2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3,则△H3=_______。
(2)向一个装有催化剂的体积不变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和H2发生反应②,测得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BC段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若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将容器压缩,容器内H2的平衡转化率为,测定结果如图乙所示,随压强增大,开始不变,一定程度后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3)向两个体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CH3OH(g)和1.3 mol H2O(g)、1 mol CH3OH(g)和1 mol H2O(g),发生上述反应①和②,进行有关实验。已知CH3OH(g)分解率接近100%,平衡时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
①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H(g)和1.3 mol H2O(g)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填“I”或“II”),理由是_______。
②温度为时反应在5 min时达到平衡,计算曲线II中0~5 min内v(CO)=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17.(12分)碱式氯化铜是重要的无机杀菌剂,是一种绿色或墨绿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溶于稀酸和氨水,在空气中十分稳定。
Ⅰ.模拟制备碱式氯化铜。向溶液中通入和HCl,调节pH至5.0~5.5,控制反应温度于70~80℃,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其主要作用有导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在三颈烧瓶内除观察到溶液蓝绿色褪去,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
(4)若体系中过量会导致碱式氯化铜的产量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
影响”),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Ⅱ.无水碱式氯化铜组成的测定。称取产品4.29 g,加硝酸溶解,并加水定容至200 mL,得到待测液。
(5)铜的测定:取20.00 mL待测液,经测定浓度为0.2 。则称取的样品中 =________mol。
(6)采用沉淀滴定法测定氯: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已知:AgSCN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实验如下图:
①滴定时,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作为指示剂________(填标号)。
a. b. c.
② 重复实验操作三次,消耗溶液的体积平均为10.00 mL。则称取的样品
中=______mol。
(7)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知无水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2分)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完成“挖土”之旅返回地球。查阅资料,月球玄武岩是构成月球的岩石之一,主要由辉石主要成分硅酸盐和钛铁矿主要成分等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
与Fe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主族元素是 ______ 。填元素符号
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______ ;其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 ______ 。
中含有键数为 ______ ,中配体为 ______ ,其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______ ,H、C、N、Si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
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由O围成的 ______ 填“四面体空隙”或“八面体空隙”被Fe占据。在图2中画出结构的另一种表示要求:Fe处于晶胞的顶点 ______ ,Ti的配位数为 ______ 。
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计算晶胞参数 ______ Pm。列出计算表达式
19.(12分) 有机物F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F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1)有机物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F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试剂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_______组峰。
(3)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①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结构;②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生成两种产物且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乙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聚2-丁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
娄底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A D A D B D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D CD B A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16. (14分)(1). -90.6 kJ/mol (2). 随着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明显降低 (3). 反应②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其他条件一定时,加压平衡不移动,α不变,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水蒸气液化,继续加压,平衡正向移动,α逐渐增大 (4). II (5). 充入H2O(g)多,会抑制反应的进行,因此生成的CO偏少 (6). 0.06 mol/(L·min) (7). 0.5625(或)
17. (12分)(1)球形干燥管;防倒吸
(2)
(3)溶液中有大量墨绿色固体产生,三颈烧瓶中有白烟
(4)偏低;碱式氯化铜能溶于氨水
(5)0.04
(6)① b;② 0.02
(7)
18. (12分) Ca N 球形
sp杂化
八面体空隙 12
19. (12分) (1). 邻羟基苯甲醛(或2-羟基苯甲醛) (2). 羟基、羰基(或酮基) (3). (4). 5 (5). 取代反应 (6). 2+O22+2H2O (7). 14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