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02 07: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和蒸发这三项基本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2.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
3.通过小组的实验探究,培养合作能力和实验探究态度。
4.培养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仪器】 ①铁架台(带铁圈)②烧杯 ③量筒 ④玻璃棒 ⑤石棉网 ⑥蒸发皿 ⑦漏斗 ⑧胶头滴管 ⑨托盘天平 ⑩坩埚钳 ⑾酒精灯。
【实验步骤】
溶解。
①称量:用 准确称取5.0 g粗盐。
②溶解:用量取10 mL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加粗盐于水中,并用 搅拌,一直到粗盐 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质量,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过滤。
①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 ,滤纸要紧贴 ,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 ;
②过滤时,倾倒未过滤液体的烧杯口应紧靠 ,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 。
(3)蒸发。
①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 里,用 加热,加热过程中,用 不断搅拌,防止 。
②当蒸发皿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
(4)计算产率。用 将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 中。将提纯后的精盐与溶解的粗盐作比较,计算出精盐的产率。
【师生小结】预习检测:
1.粗盐提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基本步骤:
① ② ③ ④
2.对应四个步骤,四次使用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A.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B.过滤:引流液体
C.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
D.计算产率:转移固体
3.室温时,NaCl溶解度是36 g,那么10 mL水约溶解NaCl_____g。
4.(1)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率偏低的原因:
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 ②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 ③转移固体时固体可能洒落 ④称量时多称了 ⑤蒸发时未充分蒸干等
5.过滤操作中的要点:
一贴指:
二低指:①

三靠指:①


【基础练习】
1.粗盐提纯实验中出现精盐产率偏低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
②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
③转移固体时氯化钠可能有洒落;
④蒸发时水分未蒸干;
⑤盐粒溅出蒸发皿;
⑥过滤时液体滴到漏斗外。
2.公路积雪会引发交通事故,撒食盐能使积雪很快融化。其主要原因是 ( )
A.食盐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 B.食盐溶于水放热使冰雪融化
C.食盐与水反应放热使冰雪融化 D.食盐溶于水使水的沸点降低
【能力提升】
1.用足量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配制成m g a%的食盐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洗涤干燥。正确顺序是(  )
A.④⑤②③⑥①⑤ B.③④②③①⑥⑤
C.⑤②③⑥④①⑤ D.④①⑤③⑥①⑤
2.如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 ,② 。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填“高”或“低”) 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
3.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
①称量、量取;②过滤;③蒸发结晶、干燥;④计算;⑤溶解。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以上序号填空)。
(2)乙同学用10 g含杂质1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以上序号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