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01 16: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八年级上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的新品种( )
A.克隆羊 B.高产奶牛 C.高产抗倒伏小麦 D.太空椒
2.生豆芽菜时一定要遮光,这样长出的豆芽为黄白色,生豆芽时长时间光照,豆芽就会变成绿色。根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豆芽在光照前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豆芽叶片呈现绿色由环境决定
3.根据遗传变异的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把果实大的花生品种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出现果实小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B.林黛玉和贾宝玉携带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
C.射线导致小白鼠耳朵细胞的基因改变,此改变的基因会遗传给后代
D.父母都有耳垂,所有的后代也一定都有耳垂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于2021年5月22日逝世,他生前有两个梦想,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他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利用了(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染色体多样性 D.细胞多样性
5.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②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生物的性状是由④基因决定的,环境对性状无影响
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②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③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⑤变异主要指亲代与子代的差异 ⑥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 D.①③⑤
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B.变异对于每个物种的生存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C.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D.“太空椒”具有的优良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8.基因工程在育种、医药等方面应用广泛,下列依据转基因工程原理的是( )
A.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B.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育进口名贵兰花
C.通过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羊
D.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9.月季因花期长、花色多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备受人们喜爱。园艺师培育的一株月季上可以开出多种花色的月季花,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组织培养 B.扦插 C.嫁接 D.杂交
10.据新闻报道,某市公园里两只白猫交配后,生下一只黑猫。根据生物学知识,下列推断错误的是(体色相关基因用Aa表示)( )
A.黑色是显性性状 B.体色黑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白猫中公猫的基因组成是Aa D.黑猫的基因组成是aa
11.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性状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B.性染色体上只有决定性别的基因
C.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 D.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12.野生小麦的体细胞中有14条染色体,科研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培育出普通冬小麦,其体细胞中含42条染色体,因其耐寒且果实中富含淀粉,而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品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普通小麦培育过程中使用的是杂交育种方法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C.普通冬小麦染色体数目增多属于可遗传变异
D.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13.12月9日下午福山学子观看了王亚平在神舟十三号的太空直播授课。太空育种是将作物种子通过航天飞行器搭载到太空,再返回到地面进行优选的育种手段。这种方法改变了部分种子的
A.遗传物质 B.不利性状 C.生活环境 D.生活习性
14.人类很懂得运用植物的生殖来繁殖植物,请问下列哪一项繁殖方法最容易产生变异,所以可以用来改良品种 ( )
A.播种水稻收获种子 B.蜜桃的嫁接 C.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D.椒草用叶繁殖
15.育种专家们常用射线对普通棉花种子进行处理,射线处理的目的主要是(  )
A.破坏种皮,利于萌发 B.获得不可遗传的变异
C.提高种子的生命力 D.使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水稻属于转基因产品,对人体健康有害
B.当具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时,水稻种子都能萌发
C.水稻属于裸子植物
D.水稻种子的生命力比蕨类植物的孢子强很多,一般可以存活2-3年
二、综合题
17.下图一是六趾(每脚有六趾)家族遗传图解,图二是黑蒙性痴呆家族遗传图解。它们都是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控制六趾遗传的一对基因用A、a表示,控制黑蒙性痴呆遗传的一对基因用B、b表示。请分析回答:
(1)根据六趾家族遗传图解可以推断:该遗传病是一种(填“显性”或“隐性”)______遗传病。个体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个体⑥产生的精子含有______基因,个体⑦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如果个体⑥和个体⑦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六趾男孩的概率是______。③和⑤正常,其父母都有六趾,这种变异属于______的变异。
(2)根据黑蒙性痴呆家族遗传图解可以推断:该遗传病是一种(填“显性”或“隐性”)______遗传病。个体1和2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个体3的基因组成为Bb的概率是______。如果个体8和个体9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不患黑蒙性痴呆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18.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据统计,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在我国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多养活8000万人。袁隆平院士毕生追求“禾下乘凉梦”。期待超级杂交水稻比高粱还高,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水稻有高杆的也有矮杆的,现用高杆水稻和矮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组别 亲代 子代
父本 母本 高杆(株) 矮杆(株)
甲 高杆 矮杆 787 0
乙 矮杆 矮杆 0 882
丙 甲组子代 甲组子代 651 217
(1)组别甲的子代只有高杆的,这说明生物既具有______现象,又具有______现象,控制该现象的物质存在于水稻细胞的______内,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形成的生殖细胞有______条染色体。
(2)水稻的茎有高秆和矮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它们是由______控制的;根据组别______,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高杆是______性状。
(3)若控制稻杆高矮的基因用D、d来表示,则组别丙的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它们的子代中高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利用野生耐碱水稻和高产杂交水稻,培育出耐盐碱的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海水稻,这种变异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原因是这种变异是由______改变引起的。
19.人类肤色的正常与白化为对相对性状,某个家庭中肤色正常、白化(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的遗传情况是:儿子小明是白化,他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肤色都正常(如下图)。
(1)请根据题中信息推测,人的肤色正常和白化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小明的奶奶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___片段,位于染色体上。已知人类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条,则人类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条。
(4)小明的肤色与父母不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原理。
【详解】
A.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因此,克隆羊不是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的新品种,A正确。
B.高产奶牛是人工不断选择奶牛中产奶量高的有利变异,属于选择育种,B错误。
C.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C错误。
D.太空椒是利用太空射线诱导普通甜椒种子发生了变异,属于诱变育种,D错误。
故选A。
2.B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生物的许多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黄白色豆芽和绿色豆芽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其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详解】
A.如果将大花生品种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小花生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因此这种小花生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不符合题意。
B.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林黛玉和贾宝玉是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B不符合题意。
C.射线导致小白鼠耳朵细胞的基因改变,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C不符合题意。
D.父母都有耳垂,后代不一定都有耳垂,有耳垂是显性基因控制的,若父母有耳垂且基因组成为显性杂合,则后代有25%的概率无耳垂,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先生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A正确。
故选A。
5.D
本题A、B选项考查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C、D选项考查遗传方面的知识,难度适中。
【详解】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产和发育,A正确。
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正确。
C.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
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环境会引起状的改变,D错误。
故选D.
6.C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详解】
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正确;
②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错误;
③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正确;
④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而不是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错误;
⑤变异不仅指亲代与子代的差异,还包括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错误;
⑥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而不是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错误。
故选C。
7.D
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是不定向的,根据是否适应环境,利于自身生存,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变异分为 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详解】
A.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在自然界生物的变异普遍存在的,A正确。
B.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可以使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因此变异对于每个物种的生存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B正确。
C.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如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可以遗传给后代,C正确。
D.“太空椒”是由于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具有的优良性状能遗传给后代,D错误。
故选D。
8.D
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详解】
A.通过卫星搭载培育出的太空椒,它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太空椒的培育是利用太空中射线的照射,进行诱变育种,使其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培育出新品种,A错误。
B.兰花等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B错误。
C.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C错误。
D.早在1997年,我国科学家就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是将苏云金杆菌(属于细菌)来源的Bt杀虫蛋白基因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D正确。
故选D。
9.C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
【详解】
A.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繁殖的速度很快,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但不能培育出植物新品种,这种繁殖方式不能使一株月季上可以开出多种花色的月季花,所以采用的繁殖方式不是组织培养,A不符合题意。
B.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这种繁殖方式不能使一株月季上可以开出多种花色的月季花,所以采用的繁殖方式不是扦插,B不符合题意。
C.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包括枝接和芽接;要使一株月季植株上开出多个花色的月季花,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月季的枝或芽做接穗,接到同一棵月季上即可,C符合题意。
D.杂交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利用杂交育种培育出的新个体中经常出现一些性状比双亲都优越的个体,这种现象叫杂种优势,这种繁殖方式不能使一株月季上可以开出多种花色的月季花,所以采用的繁殖方式不是杂交,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因此,两只白猫交配后,生下一只黑猫,表明黑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亲代白猫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Aa。遗传图解如图:
A.黑色是隐性性状,不是显性性状,故A错误。
B.体色黑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B正确。
C.白猫中公猫的基因组成是Aa,故C正确。
D.黑猫的基因组成是aa,故D正确。
故选A。
11.C
1.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生物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子代的性状与亲本相同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有决定性别的基因。
【详解】
A.可遗传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错误。
B.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除了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外还有其他基因,B错误。
C.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不同基因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C正确。
D.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生物的性状并非肉眼都可见如血型,D错误。
故选C。
12.D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详解】
A.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普通小麦培育过程中使用的是杂交育种方法,正确。
B.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正确。
C.染色体数目增多,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正确。
D.生物的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错误。
故选D。
13.A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详解】
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因此太空育种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太空育种是使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太空育种产生的变异既有对人类都是有利的,也有对人类有害的。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4.A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详解】
A.播种水稻收获种子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变异性,符合题意。
BCD.蜜桃的嫁接、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和椒草用叶繁殖都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这是有利于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变异性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遗传育种在农业实践上的应用,思考解答。
【详解】
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y射线照射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DNA分子中,氢键等最容易被y光量子撞击离开原来的位置,虽然生物有自动修复的本领,但是,在大剂量高强度持续累积照射的情况下,修补速度慢于破坏速度,当停止照射或刺激后,生物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试图重新变回原本的样子,但是,由于先前的照射或刺激的时间太长,DNA的双螺旋结构被打乱,要变回原来的样子的几率变得无限小起来,这就导致了遗传变异,这样的变异有好也有坏。所以我们需要把种子种出来,研究它们的成长性状,记录,并通过两到三代的持续优化,从而筛选出优良的品种,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16.D
水稻属于被子植物类群中单子叶植物。
【详解】
A.杂交水稻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不属于转基因产品,此选项错误。
B.当具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时,水稻种子否能萌发还需自身条件:有生命力且完整的胚、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处于休眠状态,此选项错误。
C.水稻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类群中单子叶植物,此选项错误。
D.种子是生殖器官、适应能力强;孢子是生殖细胞、需落在适宜环境才能萌发。水稻种子的生命力比蕨类植物的孢子强很多,一般可以存活2-3年,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7.(1) 显性 AA或Aa A或a aa 25%(1/4) 可遗传
(2) 隐性 Bb、Bb 2/3 75%(3/4)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1)
图一可知,①、②都患病,③、⑤都正常,表明患病是显性性状,而正常是隐性性状,该遗传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所以亲代①、②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可知,个体④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个体⑧、⑨正常,基因组成是aa,分别由亲代传递一个基因a,而个体⑥患病,必由一个基因A控制,基因组成是Aa,所以⑥产生的精子含有A或a基因,个体⑦表现正常,其基因组成是aa。如果个体⑥和个体⑦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如果个体⑥和个体⑦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六趾的概率是50%;男孩的概率为50%,则这个孩子为六趾男孩的概率是25%。③和⑤正常,其父母都有六趾,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为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2)
图二可知,亲代1和2正常,子代4出现患病,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说明该遗传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亲代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个体3的基因组成为Bb的概率是2/3。个体8和个体9正常,个体10患病,基因组成是bb,由亲代各传一个基因b,亲代各由一个基因B控制,所以亲代8和9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下所示:
如果个体8和个体9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不患黑蒙性痴呆的概率是75%(3/4)。            。
18.(1) 遗传##变异 变异##遗传 细胞核 12
(2) 相对性状 基因 丙 显
(3) Dd、Dd DD或Dd、##Dd或DD
(4) 能 遗传物质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可遗传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
(1)
亲代为高杆,矮杆,子代全是高杆,说明生物既具有遗传现象,又具有变异现象,而且控制该现象的物质存在于水稻细胞的细胞核内。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
(2)
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而水稻有高杆和矮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它们是由基因控制的。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二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所以,表格中丙组的遗传现象(亲代:高杆×高杆→子代:既有高杆,又有矮杆),可推知高杆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DD或Dd),矮杆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dd)。
(3)
隐性性状(矮杆)一旦表现,必定是隐性纯合子(用dd表示)。因而由隐性纯合子能推知其亲代或后代体细胞中至少含有一个隐性基因(d)。因此,由甲组的遗传现象(亲代:高杆×矮杆→子代:全是高杆),组别丙的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Dd和Dd。根据遗传规律,丙的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Dd和Dd,父本产生生殖细胞分别是D、d,母本产生生殖细胞分别是D、d,根据遗传规律,所以子代中有DD、Dd、Dd、dd,其中高杆基因组成为DD、Dd。
(4)
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而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使亲代的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所以,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利用野生耐盐碱水稻和高产杂交水稻培育出耐盐碱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海水稻,这种变异能遗传,原因是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19.(1)正常##皮肤正常
(2)BB或Bb##Bb或BB
(3) DNA 46
(4)变异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女性的卵巢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内各含有23条染色体,是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23对,实现了子代与亲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4.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1)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小明双亲都是正常肤色,可小明却是肤色白化,可知肤色正常是显性性状。
(2)
某个家庭中肤色正常、白化(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由(1)可知,肤色正常是显性性状,肤色白化是隐性性状。因小明的奶奶的肤色正常,则小明的奶奶基因组成是BB或Bb。
(3)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是基因,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所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女性的卵巢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内各含有23条染色体,是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23对,则人类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46条。
(4)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故小明的肤色与父母不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