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02 08:1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七年级上下册 4.6.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单选题
1.下图是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选项正确的是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③是反射弧
C.②是神经中枢,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②是反射弧
2.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两位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图中表示对热的感受器的是
A.⑤ B.④ C.② D.①
3.膝跳反射可用于检测神经系统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状况。据图分析,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股四头肌收缩带动小腿抬起
D.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不能完成
4.甲、乙两名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膝跳反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迅速叩击乙膝盖下方韧带,乙的小腿突然抬起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膝跳反射是在生活中形成的复杂反射
D.如果反射弧不完整,该反射不能发生
5.下列属于反射的是
A.含羞草遇到风雨的刺激,其叶片马上合拢起来 B.草履虫的趋利避害
C.机器人碰到障碍物后会后退 D.物体突然出现,人会眨眼
6.下列各项中,属于复杂的反射的是( )
A.吃梅子会分泌唾液 B.看央视春晚哈哈大笑
C.婴儿出生就会吸奶 D.遇到强光眨眼睛
7.如果我们不小心被仙人掌上的刺扎到手,会产生缩手反射。如图所示是此反射的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B.①是感受器,④是传出神经
C.③是神经中枢,不能产生感觉 D.若⑤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该反射
8.下列全部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鹦鹉学舌、老马识途、猫捉老鼠 B.大雁南飞、飞鸽传书、惊弓之鸟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望梅止渴、闻鸡起舞、杯弓蛇影
9.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与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感受器
B.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5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
D.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其神经中枢在大脑
10.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③位于脊髓
B.吃酸杏分泌唾液——①是唾液腺
C.司机看到红灯刹车——②是视神经
D.膝跳反射——①是膝盖下方的韧带
11.“倒车,请注意!”路人听见提示音后,可以及时躲避车辆,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听觉形成在耳蜗中
B.路人听到倒车提示音进行躲遍,属于非条件反射
C.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D.这种反射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12.看到别人吃梅子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与这种反射现象特点不相符的是
A.是后天形成的 B.属于低级神经活动
C.可以消退或减弱 D.大脑皮质会参与反射的完成
13.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少先队员都会行队礼致敬。根据所学知识,少先队员行队礼时,接受神经刺激的结构是
A.关节 B.骨 C.肱二头肌 D.肱三头肌
14.如图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感受器可产生神经冲动
B.②为传出神经
C.③由大量神经纤维构成
D.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15.图是某人被玫瑰的毛刺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b]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B.这个人被玫瑰毛刺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C.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格外小心,说明他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
D.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2→1→3→4→5
二、填空题
16.如图为神经系统的概念图,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充完整。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17.人体通过_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_________。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____________完成的。
18.手触碰一个很烫的物体后会很快缩回,这个过程称为什么?_____为什么在感觉到烫时手已经缩回?_____以后碰到很烫的物体后会有意识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什么反射?_____ 为什么? _____
三、综合题
19.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感觉器官,请据图回答问题:
(1)2021年初教育部落实推进“五项管理”,其中一条的是对学生进行“手机管理”,这是由于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会伤害学生眼睛,使未成年人的近视率呈上升状态,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结构中_______(填图乙中的序号)过突造成的,需要佩戴________进行矫正。
(2)在进行爱国教育中,学校组织观看电影《长津湖》时,同学们刚走进光线较暗的电影院瞳孔________;在观看到士兵们冻僵在朝鲜战场而牺牲的画面潸然泪下,此刻视觉是在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同学们流泪后取出纸巾擦拭泪水这一动作中,属于效应器的是图甲中______。(填字母)
20.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共享单车掀起绿色出行浪潮,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人在骑车时需要各个系统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骑共享单车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中_______(填序号)的调节作用,使物像落在上_______,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行驶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牢,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_反射。
(3)由于骑行不稳,⑨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请写出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⑨→_______(用序号或字母加箭头表示)→⑧。
(4)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加快骑行,引起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肺活量增大等一系列反应,出现这些反应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_______的调节。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因此①是反射弧,②是神经甲枢,③是反射。
【详解】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图中表示出了反射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②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所以②指的是神经中枢、①指的是反射弧、③指的是反射活动。
故选C。
2.A
如图表示手指触碰到热源,迅速缩手并产生感觉的过程,⑤是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④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围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③神经中枢(脊髓):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②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①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⑥是脑干,⑦是小脑,⑧是大脑。
【详解】
该反射的反射弧:⑤→④→③→②→①,感受器是⑤。
故选A。
3.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若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详解】
A.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简单)反射,A错误。
B.由题图可知: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由题图可知,股四头肌是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故其收缩能带动小腿抬起,C正确。
D.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传出神经受损,人不能完成该反射,D正确。
故选A。
正确识记并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4.C
做膝跳反射时,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放松,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扣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膝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到这条腿有小腿突然抬起的反应,这就是膝跳反射。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甲迅速叩击乙膝盖下方韧带,乙的小腿突然抬起,这就是膝跳反射,A正确。
BC.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C错误。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D正确。
故选C。
5.D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一种规律性反应。
【详解】
A.含羞草遇到风雨的刺激,其叶片马上卷起,含羞草(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神经系统,是生物对外界刺激引起的应激性,故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没有神经系统,草履虫趋利避害属于应激性,故不符合题意。
C.机器人是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碰到障碍物后会后退不属于反射,故不符合题意。
D.物体突然出现人会眨眼,是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因此属于反射,故符合题意。
故选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
6.B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吃梅子会分泌唾液”、“婴儿出生就会吸奶”、“遇到强光眨眼睛”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简单反射;而“看央视春晚哈哈大笑”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故选B。
7.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题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详解】
A.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因此,该反射活动是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④是传出神经,B正确。
C.大脑皮层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语言中枢、触觉中枢和味觉中枢等中枢。③脊髓是低等中枢神经,不能形成感觉,C正确。
D.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若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所以,若⑤效应器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该反射,D正确。
故选A。
8.D
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
【详解】
A.鹦鹉学舌、老马识途是条件反射,猫捉老鼠是非条件反射,A错误。
B.大雁南飞是非条件反射,飞鸽传书和惊弓之鸟是条件反射,B错误。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和孔雀开屏都是非条件反射,C错误。
D.望梅止渴、闻鸡起舞和杯弓蛇影都是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D。
9.D
此图是反射弧的示意图,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
【详解】
A.1是感受器,接受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A正确。
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1由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构成,B正确。
C.5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功能是接受传出神经的神经冲动,作出反应,C正确。
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反射,D错误。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反射的类型,注意掌握。
10.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由图可知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五个部分。
【详解】
A.缩手反射,非条件反射,其③神经中枢位于低级中枢——脊髓,A不符合题意。
B.吃酸杏分泌唾液的①是口腔黏膜、舌等,⑤效应器是唾液腺,B符合题意。
C.司机看到红灯刹车的②传入神经是视神经,视神经将视网膜处理的红灯物像的电信号传递给视觉中枢,C不符合题意。
D.膝跳反射,非条件反射,其①感受器位于膝盖下方的韧带,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熟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和条件反射(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可见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A错误。
BC.路人听到倒车提示音进行躲避,该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BC错误。
D.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D正确。
故选D。
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
12.B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反射,而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通过长期生活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反射。
【详解】
ACD.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见到杨梅分泌唾液是多次吃过杨梅的人,当他见到杨梅时,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他曾经吃过杨梅分泌唾液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想到了杨梅的很酸的滋味才完成的,因此是大脑皮质参与、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可以消退或减弱,ACD正确。
B.“看到别人吃梅子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B错误。
故选B。
13.C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
A.关节在运动系统中起到支点作用,A错误。
B.骨在运动系统中起到杠杆的作用,B错误。
C.屈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少先队员行队礼时属于屈肘动作,因此肱二头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正确。
D.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所以能接受神经刺激的结构是肱二头肌,D错误。
故选C。
14.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题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详解】
A.①是感受器,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神经冲动),A正确。
B.②传入神经具有从神经末梢向中枢传导冲动的神经称为传入神经,相当于感觉神经,B错误。
C.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所以,③灰质由大量神经细胞体构成,C错误。
D.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D错误。
故选A。
15.B
分析题图: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抠,4传出神经,5效应器。
【详解】
A.图中[b]是灰质,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A正确。
B.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B错误。
C.当手受到玫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再遇到玫瑰时会格外小心,是在第一次被玫瑰刺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或复杂)反射,C正确。
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D正确。
故选B。
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16. 反射弧; 脑; 脊神经; 效应器; 大脑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详解】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脑神经和脊神经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反射的形成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缺一不可。
将神经系统组成和神经调节形成知识网络,需要掌握基本的概念。
17. 神经系统 反射 反射弧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这种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18. 反射 人体的缩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但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神经冲动由脊髓传到大脑需要时间,所以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复杂反射 因为此反射中,神经中枢除了脊髓外,还有大脑的参与
(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详解】
手触碰一个很烫的物体后会很快缩回,这个过程叫反射。人体的缩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但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当手偶然碰到烫的东西时,手部的感觉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缩手反射中枢,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给上肢与缩手反射有关的肌肉,人体发生缩手反射。与此同时神经冲动也沿着脊髓白质中的上行神经束传到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人体产生痛觉。神经冲动由脊髓传到大脑需要时间。所以先缩手,后感到疼痛。以后碰到很烫的物体后会有意识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复杂反射,因为此反射中,神经中枢除了脊髓外,还有大脑的参与。
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19.(1) ③ 凹透镜
(2) 缩小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a
甲图所示是反射弧的结构,图中a是效应器,b是传出神经,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d是神经中枢。图乙是眼球结构图:①睫状体,②瞳孔,③晶状体,④角膜,⑤巩膜,⑥脉络膜,⑦视网膜,⑧视神经,⑨玻璃体。
(1)
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
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从外面明亮的环境走进光线较暗的电影院时,瞳孔会变大。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B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同学们流泪后取出纸巾擦拭泪水这一动作中,属于效应器的是图甲中的a。
20. ② 视网膜 条件(复杂) ⑦→B→⑥ 激素
图中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上行传导神经纤维、⑤下行传导神经纤维、⑥传出神经、⑦传入神经、⑧效应器、⑨感受器,A大脑、B脊髓的灰质、C脊髓的白质。
【详解】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骑共享单车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中①晶状体的调节作用,使物像落在③视网膜上,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上形成视觉。
(2)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行驶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A大脑皮层内,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表示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⑨感受器→⑦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⑥传出神经→⑧效应器。
(4)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因此,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加快骑行,引起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肺活量增大等一系列反应,出现这些反应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反射的类型,反射弧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