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开国大典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2 07:5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7 开国大典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找出带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  )
A.依恋(liàn) 哺育(bǔ) 收敛(liǎn) 悄然无声(qiǎo)
B.诺言(nuò) 堤(dī)岸 凌晨(línɡ) 系(jì)着绳子
C.歼灭(jiān) 明晃晃(huǎnɡ) 拘束(shù) 蒙(ménɡ)骗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A.协(xié)商 估(gū)计 B.擎(qín)着 直奔( bēn )
C.旗帜(zhì) 聂(nì)荣臻(zhēn) D.爆(bào)发 率(suài)领
3.选词填空。
宣读 宣布 宣告
①毛泽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②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③这庄严的(),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是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肃立 站立
④三是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⑤他()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4.下面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渠道 宣布 八盏 擎(jìng)着 B.石栏 汇集 距离 诞(yán)生
C.旗帜 检阅 制服 电钮(niǔ) D.坦克 暴炸 隆隆 瞻(zhān)仰
5.读字选音,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耸立(sǒng cǒng) 旗帜(zhī zhì)
水渠(qú qǚ) 电钮(niú niǔ)
缓慢(huǎn yuán) 防止(fáng fǎng)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协商——( ) 汇集——( ) 欢呼——( )
反义词:完毕——( ) 消失——( ) 欢喜——( )
7.根据课文《开国大典》的内容填空。
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________举行典礼。毛泽东主席宣布:“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叙述,着重描写了开国大典的五个场面:①_________;②升国旗;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群众游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______________》,国旗是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
记者:总理阁下,您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就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钢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这支钢笔。
记者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________
②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________
③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了白山黑水,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拿、举)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ēn bèn )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gēng gèng)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dǎo dào)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看到、投向、望着)主席台。
10.用“√”打出正确的读音或正确的词语。
1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表达方法,请你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文加“___”句子,你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你收集的课外资料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这个句子,写出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4.这段话描写了什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段话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主席台前的情景,最后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16.这段话表现了现场群众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蒙骗,读音mēng piàn。
2.A
【解析】
【详解】
B.擎(qíng)着  直奔(bèn)  
C.聂(niè)荣臻(zhēn) 
D.率(shuài )领
3.①宣布②宣读③宣告④肃立⑤站立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选择填空。宣读、宣布、宣告的区别是:“宣读”必须是“读”出来的,不能是文字性的。“宣布”更广泛,范围大。 “宣告”可以是读出来的,也可以是纸质性的宣告,可读可写可做。①中是毛主席说的一句话,并没有其他感情,所以我们选填“宣布:即可。②中有一个关键词“公告”,只有“宣读”与公告搭配最合适。故②填宣读。③中,“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中,“宣告”和“声音”相呼应,所以③填“宣告”。肃立和站立的区别:重点在于根据语境的严肃程度填写即可。肃立是严肃且直立,给人肃然起敬的感觉,而站立仅仅指站立的状态。根据语境④中是人们瞻仰鲜红的五星红旗,这是非常严肃的场合,必须肃立。⑤中,说他一动不动,也就是站立在那,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彩。
4.C
【解析】
【详解】
A.擎着(qíng)
B.诞生(dàn)
D.爆炸
5.sǒng zhì qú niǔ huǎn fáng
【解析】
【详解】

6. 商议 集合 欢腾 开始 出现 痛苦
【解析】
【详解】
对近义词反义词正确运用的考查。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如:欢腾——欢呼。②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如:协商,是指为了取得一致意见而共同商量。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的方法:①抓词素的反义 。如:“前进”同学们可以分别找出它每个词素的反义词素,即“前”的反义是“后”、“进”的反义是“退”,因此,“前进”的反义词是“后退”。 ②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如:“慷慨”的反义词就是“不慷慨”, 表示“不慷慨”的词就是“吝啬”,因此,“慷慨”的反义词是“吝啬”。③从具体语境中,找反义词。有些词不止一个反义词,如“老”的反义词就有“少”、“幼”、“嫩”、“新”……因此,对这类词就不能用简单否定的方法去找它的反义词,而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反义词。
7. 1949#一九四九 10#十 1#一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开国大典进行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阅兵式的盛况 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汀阿奎,要求我们掌握所学课文。
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中的内容出自课文《开国大典》。
1.结合文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将空缺处不错完整即可。
2.《开国大典》是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创作的一篇记叙文。这篇文章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交代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接着作者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接着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最后作者写了群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全文段落之间过度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3.结合文中“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旗是五星红旗。
8. 中国是落后的,钢笔竟然用我们美国的。 这支钢笔标志着美国是侵略国,而且是战败国。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言外之意,就是在考查学生提炼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所谓“言外之意”,就是“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作答时根据对话内容分析对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再选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其中的言外之意。
抓重点:题干中关键信息是记者的身份,“美国记者”,结合语境可知记者是在讽刺中国落后。
梳理内容:周总理提到的战役中,美国是侵略国并且还是战败国的身份,所以周总理也是在反击美国记者的刁难。
9. 比喻 比喻 排比
【解析】
【详解】
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排比修辞手法。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如①、②。
“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如③。
10.擎 bèn gēng dǎo 投向
11. 比喻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12.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13.在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经过与敌人的艰苦斗争,使得全国解放,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

14.描写了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式
15. 步兵 炮兵 战车师 骑兵师 人民空军的飞机飞过天空
16.表现了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也表达了他们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感到自豪的心情。
【解析】
14.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a、找出重点句法。这些句子多数是总起句、概括句、小结句、过渡句;b、合并层意,归纳段意;c、分清主次,抓住主要事件归纳段意;d、分析中心,归纳段意。
15.解题思路:1.读问题,弄清考查要点,以便能带着问题看文章。这样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速浏览全文,掌握全貌,注意发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如果时间紧,扫视一下首段和尾段,再把标题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想一想。3.读原文,捕捉相关信息词,掌握短文细节内容。
16.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弄清作者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感情、立场等等。常见的概括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有: a、从文章题目入手。 b、从中心句入手。 c、从文章重点段落入手。 d、从主要内容入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