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2 07:5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排闼(tà)山郭(ɡuō) B.恩赐(cì)威胁(xié)
C.璀璨(cuǐ)肆虐(nüè) D.潺潺(chán)铁锹(qiū)
2.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天 树稍 铁锹 绿风荡漾 B.恭敬 宏伟 归宿 不紧不慢
C.领悟 煮饭 烟袋 三翻五次 D.治理 设想 劲挺 风雨同州
3.下列关联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所以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B.即使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也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C.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就会灭亡。
D.虽然山沟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老人不肯去城里享清福。
4.下列句子中表达有错误的是(  )。
A.冬运会的比赛精彩纷呈,我看得津津有味。
B.他工作认真,精益求精,深得大家的尊重。
C.黄山的景色太迷人了,让人美不胜收。
D.这篇文章的选材别出心裁,推荐给大家分享学习。
5.下列对课文结尾的“青山是不会老的”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青山将会因老人的看护而永远不会荒芜。
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青山中得以延续,将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杨柳 ( )的波浪
( )的波光 ( )的老头
( )的老伴 ( )地说着
( )的归宿 ( )的设想
7.植树节是每年的_______月_______日。
三、语言表达
8.“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一个人让兰考大地布满了泡桐树,不仅挡住了风沙,还给兰考的人民带来了财富。他是谁?请收集他的相关资料,用几句话来评价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缩句。
1.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后的青山是他生命的归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0.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转折 B.声音的延长 C.解释说明 D.插说
11.文中画“~~~”的句子是对老人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莽莽青山中得以延续,而且将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B.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C.这句话主要描写青山的苍翠,富有生命的活力。
13.请写出你对“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发挥想象把“我们”与老人道别时的对话写出来。
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学问,回答问题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5.解释“荡漾”一词。
____
16.文中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________,实际上还包含着这位山野老农________。
17.“青山是不会老的”的含意是( )
A.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B.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C.这句话主要描写青山的苍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2.B
【解析】
【详解】
A.树梢
C.三番五次
D.风雨同舟
3.B
【解析】

4.C
【解析】

5.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出自课文《青山不老》。此句的意思是: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精神是永远不会老的。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6. 参天 绿色 粼粼 瘦小 可敬 不紧不慢 生命 宏伟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结构形式一般为: 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本题答案不唯一,补充词语合理即可。比如( )的杨柳,可以补充为挺拔的杨柳、翠绿的杨柳等,( )地说着,可以补充为津津有味地说着、兴奋地说着等。
7. 3 12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注意在日常学习时候的积累。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故答案为:3;12。
8.他是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几十年来,焦裕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怀念崇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焦裕禄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所学习效仿,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从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等角度进行评价即可,答案不唯一。
9. 晋西北是地方。 青山是归宿。
【解析】
【详解】

10.C
11. 动作 老人已年迈,步履蹒跚的样子令人感动。
12.A
13.表面是说青山是永远不会老的,实际上是暗指老人的精神永远流传。
14. 您的行为令我们感动,日后我们将带着您的精神勇往直前。 加油,愿你们一切都好。
【解析】
10.本题考查特殊符号的作用。特殊符号包含破折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说明、声音延长、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者转折、表示声音有较大的停顿或者中断等。直接对照即可。
11.本题是人物形象分析题。分析人物形象可以通过人物的描写来进行分析。文中是动作描写,“拄着拐杖”“慢慢迈进”可以体现出老人已年迈,他步履蹒跚的样子令人感动。
1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与山川共存”是老人创造了这片绿洲,“与日月同辉”是老人生命的意义在莽莽青山中得以延续,而且将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13.本题考查对句子和文章的理解。我们需要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表面是说青山是永远不会老的,实际上是暗指老人的精神永远流传。
14.本题是联系类试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注意这是道别时说的话,并且不同人物说的话要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特点。
15.(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16. 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 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17.A
【解析】
15.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字词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字词的意思。“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1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联系上下文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理解。
17.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青山不老》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山野老农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