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01 17: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气温距平是某时段气温与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为1901~2016年中国地表气温距平统计图。读图完成1~3题。
1.近百年我国地表气温的变化特征为
A.持续降低 B.持续升高 C.波动升高 D.波动降低
2.该气温变化情况可能导致我国
A.水稻种植界线北移 B.北方地区冬季消失
C.各种农作物产量下降 D.固态淡水资源增多
3.为减缓这种气温变化趋势,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①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②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③驾车出行 ④增加绿地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021年12月23日至26日,新一轮寒潮天气开始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2~14℃。寒潮过境后,中东部地区气温距平创2021年新低(如下图)。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寒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寒潮使作物遭受冻害且春秋季危害最大
B.侵入我国的寒潮多从西伯利亚、蒙古而来
C.寒潮常带来严寒、大风、降雪和霜冻天气
D.寒潮是高压系统直接控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5.青藏高原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是
A.地势高 B.纬度低 C.距海近 D.人类活动少
下表为我国2020年部分省区水资源供需情况统计表(单位:亿m3)。读表完成6~8题。
省区(市) 供水量 用水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供水总量 生活 工业 农业 生态补水 用水总量
北京 15.1 13.5 12 40.6 17.2 3 3.2 17.2 40.6
上海 97.4 0 0.1 97,5 23.6 57.9 15.2 0.8 97.5
新疆 442.9 124.3 3.1 570.4 17.3 10,7 496.2 46.2 570.4
黑龙江 182.9 129.4 1.8 314.1 14,9 18,5 278.4 2.3 314. 1
6.关于四省区水资源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京本地水资源不足 B.黑龙江水资源供应季节差异大
C.新疆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D.上海所用水资源主要来自黄河
7.新疆农业用水量明显比黑龙江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A.耕地面积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8.新疆利用富余水量对河流下游实施生态补水的最佳时间是
A.3~4月 B.5~6月 C.8~9月 D.12~次年1月
下图为“某地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L曲线表示人口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迁移率
10.在I时期该地区人口的突出特征是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
C.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D.人口增长停滞
11.下列国家中,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与图中Ⅳ时期相同的是
A.俄罗斯 B.阿根廷 C.肯尼亚 D.土耳其
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增长0.8%。其中,本地农民工11652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增长0.7%;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比上年增加159万人,增长0.9%。下图为2015~2019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增长趋势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2017年后,我国农民工总量增长趋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B.农业生产比重提升
C.城市就业机会减少 D.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13.农民工形成的人口流动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B.是有组织、有计划的
C.定居少,短期流动多 D.受环境因素影响大
14.外出农民工增加对本地的影响有
①促进农业发展 ②缓解人地矛盾 ③增强地区间的交流与联系 ④提高工资收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示意《世界移民报告2018》中关于世界侨汇(即移民汇款)汇入国和汇出国前十名的年汇款情况(单位:亿美元)。据此完成15~16题。
15.科威特、卡塔尔等西亚国家国土面积狭小,但却是侨汇汇出大国,主要是因为其
A.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多 B.教育产业发达,留学生数量较多
C.人口容量较大,吸纳外来人口多 D.石油资源丰富,需要产业工人多
16.目前印度、美国人口迁移量巨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社会因素 D.自然因素
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有关图中甲、乙代表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人口合理容量,乙为资源环境承载力 B.甲为资源环境承载力,乙为人口合理容量
C.甲的数值小于乙 D.一个地区甲、乙的数值不会改变
18.与图中甲呈正相关的有
①科技发展水平 ②资源数量 ③平均消费水平 ④区域开放程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图为长株潭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城市等级共有
A.四级 B.三级 C.二级 D.一级
20.图中所示城市群
A.湘潭、衡阳两市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B.汨罗的服务功能多于岳阳
C.等级越高的城市数量越多 D.益阳居民到常德、长沙寻求服务的频率相同
英国伦敦都市区可分为内伦敦与外伦敦(卫星城镇),是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早的区域之一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下图示意19、20世纪内伦敦与外伦敦的年代人口增长率变化。据此完成21~23题。
21.由图可知
A.19世纪50年代,伦敦都市区城市化水平达到最高
B.20世纪50年代,伦敦都市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
C.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外伦敦人口数量减少
D.20世纪10年代至70年代,内伦敦闲置住房减少
22.下图中,与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期间伦敦都市区的城市化阶段最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其他都市区仍处于逆城市化阶段,而伦敦都市区已进入再城市化阶段。下列现象中,可能导致伦敦都市区进人再城市化进程的是
A.人口增长率提高 B.传统工业复苏 C.城市环境改善 D.农村环境恶化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24~25题。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上
B.地域文化一旦形成,便不会因为其他因素而改变
C.在同一个国家的城市,其文化特征基本相似
D.地域文化中的“地域”越大,地域文化的特点便愈加明显
25.下列城市格局或建筑特点能反映中国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
A.市中心有市民集中广场等 B.城市中心区一般少有现代化高楼大厦
C.宫殿式建筑,有喷泉、雕塑等 D.城中有墙、园中有墙、宅中有墙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
26.(12分)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M地区公路线形态多呈___________。(2分)
(2)穿越M地区的公路大都等级较低,缺少高速公路,试分析其原因。(4分)
(3)指出雅鲁藏布江流域城镇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2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江苏省总人口84748016人,从人口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性别人口占比分别是50.78%、49.22%,性别比为103.15。从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比来看,江苏省15-59岁人口比重为62.95%,0-14岁人口比重为15.21%,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1.8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6.20%。但各设区市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30.01%,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2.67%。下图示意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分布。
(1)苏南地区GDP总量为56646亿元,占江苏GDP的一半以上,高等院校林立。分析苏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不同年龄段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4分)
(2)南通市素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人口老龄化影响日益显现。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南通市的不利影响。(4分)
(3)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8.(12分)下图为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阴影绘制出零售业利润为正值的区域。(2分)
(2)说明该城市的地租变化特征及原因。(6分)
(3)简述该大城市A附近区域城市功能区的特征。(4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1162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占36.1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15856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1984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
材料二:下表为2020年度中国城镇化率与世界城镇化率的对比。
不同区域 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 世界发达国家 美国
城镇化水平 55.30% 63.89% 81.30% 95%
(1)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城镇化的具体表现。(3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说出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达国家相比有何特点?(3分)
(3)为了有效解决目前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哪些积极措施?(6分)
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C2.A3.D4.D5.A6.D7.B8.C9.B10.C11、A12.D13.C14.C15.D16.A17.B18.C19.B20.A21.B22.B23.C24.A25.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
26.(12分)(1)“之”字形(或迁回曲折状)(2分)
(2)与一般公路相比、高速公路要求路面较宽,线路较平直:而M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建宽阔、平直的公路成本高、难度大;M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客运量和货运量少。(每点2分,任答出其中2点得4分)
(3)规律:城镇多分布在河谷地带。(2分)原因: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形相对平坦,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相对密集。(每点2分,任答出其中2点得4分)
27.(14分)(1)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大量苏中、苏北青壮年劳动力涌人,造成苏中、苏北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增加;苏南地区高等教育的集中吸引了大量苏中、苏北的年轻人口,进一步降低了苏南地区的老龄化水平。(每点2分,共4分)
(2)人口增速进一步减缓,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降低,不利于经济发展;年轻人赡养压力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每点2分,共4分)
(3)发展经济,储备应对老龄化的社会财富;落实好“全面三孩”等人口政策,强化各项配套措施;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运用科技,减轻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适度逐步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弘扬敬老文化等。(每点2分,任答出其中3点得6分)
28.(12分)(1)如下图(绘制准确即可给2分)
(2)变化特征:由市中心向郊区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2分)
原因:市中心交通最为便捷,地租最高;向外随着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变远,地租下降;在交通干线处交通通达度上升,地租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每点2分,任答出其中2点得4分)
(3)商业经济活动繁忙;建筑物高大稠密;人口流动量大,昼夜差异大;内部存在显著的分区。(每点2分,任答出其中2点得4分)
29.(12分)(1)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的等级上升: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每点1分,任答出其中3点得3分)
(2)中国城镇化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达到63.89%,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和美国差距较大。(3分)
(3)合理规划城市各个功能区;建立卫星城或新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发展第三产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发展生态城市。(每点2分,任答出其中3点得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