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9.2项脊轩志 课件(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9.2项脊轩志 课件(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1 17:1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
归有光简历
1506年(1岁) 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 开始读书
1513年(8岁) 丧母
1528年(23岁) 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 丧妻
1540年(35岁)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60岁) 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 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65岁) 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 去世
归有光
(1506—1571)
归氏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其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其中《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也很感人。
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之
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震川文集》书景明万历二十七年刊本
整体感知,触发语感
要求:轻声跟读,注意节奏,在读不准的字音下作标记。
正音:
垣墙周庭( )
婢女( )
姊妹( )
呱呱而( )
先妣
持笏
断句:
顾视无可置者
庭中通南北为一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yuán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解释下列多义词

他日汝当用之
以当南日

日过午已昏
始为篱,已为墙

日过午已昏
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其制稍异于前

应当
挡住
已经
后来
偏过
看望
经过




始为篱
已为墙
南北为一
相为应答
轩东故尝为厨
余既为此志

儿之成则可待乎
倾之
吾妻死之年
抚之甚厚
三五之夜


成为



取消句子独立性
凑足音节



词类活用
1、雨泽下注
2、使不上漏
3、前辟四窗
4、垣墙周庭
5、乳二世
6、执此以朝
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
7、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
宴:吃饭
效:出成效
项脊轩志
多可喜

多可悲
(承上)
修葺前:
又小又漏又暗
修葺后:
虽小而不漏不暗有景色
(启下)
1、家庭分崩离析
2、悼念亡母
3、怀念祖母

1、回忆亡妻
2、借树忆妻
4、四次遭火
人事变迁
①写项脊轩的小: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②接着写旧:直接点明是百年老屋";
③写破漏:“尘泥渗确,雨泽下注”,以至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则又见其小;
④写阴暗;"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这样写,形象而具体,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一句,尤为生动。
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跟下面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到小小书斋,颇有情趣,十分可爱,以便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
1、 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
作者对这样的书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的?
明确:
作者并没有嫌弃它,鄙薄它,相反,对它却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
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怎样了?
明确:
变得不漏、不暗了。辟,开。垣墙周庭,在院子周围筑起了墙。庭院里又种植了兰、桂、竹等花木,原有的栏楯,"亦遂增胜",也就此增添了光彩。
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你觉得如何?
环境及人物活动: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
明确:
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声音。
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
明确:
写幽静。
“万籁有声”与“万籁俱寂”哪一个更幽静?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修缮前后的项脊轩:
修缮前
修缮后
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修 缮
小结:
这一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可喜事,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着意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的情景。作者对项脊轩这种深挚的眷恋之情,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感情线索。这段写喜悦的心情,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
作业:
1、抄写《项脊轩志》全文。
2、对照注解,通读勾画全文重点字句。
3、勾画《二教材》
---------------------------------------------------------
1、整理知识点。(星期一交,第三单元现代文小结。)
2、完成《二教材》相关练习。(明天讲评,星期一交)
3、安排时间学习《读本》及完成本周练笔。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句从文章的结构上说起什么作用?
明确: 由喜而悲,转为怀旧。这一句从文章的结构上说,承上启下,接榫自然。
作者抓住了哪几个富于特征性的细节,写旧式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的?
明确:写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
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总共也不过用了13个字,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那颓败、衰落、混 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
课文第4段(即最后两节) 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一段,怀念死去的妻子,在写法上与上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因为都是怀旧,所以情调和谐。怀念亡妻,同样是抓住了富于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例如,"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等等。
可写之事很多,但只写与项脊轩有关的事情,可见选材之严,取材之精。"吾妻归宁,述 诸小妹语……"更是生动,一种天真无邪的情态,跃然纸上。
文中没有“相亲相爱”或“相敬如宾”之类字眼,而伉俪深情自见。这种写法,是以当年小夫 妻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来衬托今日丧偶的悲哀。补写的这一段,就文意看,写到"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也可以收束全篇了,不意下文又起波澜,转而写庭中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使文章的余韵悠然不尽。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慈爱
祖母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亡妻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期望
恩爱
一间书屋
两种情感
三世变迁
四个女人
思考:如何看待这种“写家常,在不要紧的事体上说不要紧的话”的文章
——“贤者识其大者,明圣载道,自是一种气派,文学中需要这类的文章,醒世警人;不贤者识其小者,总也能从人生社会发现一些东西,这样其实也有一种精神,读者于此同样能得到一种心情的慰藉。”
写感情,可以明写,也可以暗写。试举例说明。
明确:
明写,如第一段里的"珊珊可爱",第2段末的"令人长号不自禁"等;
暗写,如第2段里的"某所,而母立于兹"和本段的"今已亭亭如盖矣"等。暗写的好处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个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睹物思人,抒发了物在人亡的感慨,使读者回味不尽,对项脊轩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
总结
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来似乎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 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本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或喜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作者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而情意缠绵动人,尤其善于用简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口语,尽传人物的神情、仪态。
少年归有光的形象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好学、静思、勤奋的好少年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少年归有光的苦恼
一、幼年早慧,科举失利
二、幼年丧母,内心悲凉
三、家庭给他内心造成了
巨大的压力
幼年归有光的伤痛: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某所,而母立于兹。”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老祖母的言行
——对孙子的深切期望。
归家已现衰败离析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长号
成年归有光的哀伤
余既为述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久卧病
同类鉴赏:
同样主题,不同形式
同样深情,不同语言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生死两茫茫,
尘满面,鬓如霜。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夜来幽梦忽还乡,

修葺一新
遭火未焚
婚后幸福
诸父分家
母亲离世
祖母去世
四次遭火
妻子亡故
可 喜
可 悲
含蓄淡雅
真挚动人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