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堂达标训练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堂达标训练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18 20:2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选择题
1.明朝中期,广东人陈益去安南,当地酋长用甘薯招待,陈益觉得它味道甘美,便想方设法得到薯种并带回家乡种植。你知道甘薯原产自哪一地区吗(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非洲
2.下图是《皇都积胜图》(局部),它描绘了哪朝何地的商业繁荣景象( )
A.明中后期 北京
B.清代初期 北京
C.明代初期 南京
D.清代中期 南京
3.“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唱出了浓浓的中国风。瓷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你知道下列瓷器中,哪一件是那“传世的青花瓷”吗( )
4.明朝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2012·潜江中考)明朝时期,苏州出现了“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的行业是( )
A.制瓷业 B.造船业 C.纺织业 D.冶铸业
6.清朝人记载:“开机之家,谓之帐房;机工领织,谓之代料(领取材料,回家生产);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楛(质量优劣),谓之雠货(验货)。”这段话反映的是( )
A.早期雇佣关系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工场手工业 D.市场上的买卖交易
7.(2012·安阳模拟)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B.手工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C.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D.手工作坊大量增加
8.清朝统治者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推行的政策是( )
A.以农为本
B.重本抑末
C.鼓励官办工商业
D.严格限制商品出口
9.(2012·宿迁中考)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 )
A.尊王攘夷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君主专制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10.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
D.推行了近三百年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闭关锁国”政策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具有一定程度民族自卫作用。但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这种观念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中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清朝时又有怎样的发展?从材料二看阻碍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图中作物是甘薯,原产南美洲,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得到推广。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皇都积胜图》描绘了明中后期北京的商业繁荣景象。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图片识记能力。题中四幅图片依次属于:唐朝的唐三彩、唐朝的白瓷、宋朝的冰裂纹瓷器、明清的青花瓷。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朝中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故选C。
【拓展延伸】图示法展示明清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中描述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开机之家”的是机户,机工领料回家生产,这是典型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知识辨析】图示法展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
7.【解析】选A。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古代坚持以农为本的观念,把工商业作为末业。清朝“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的政策是“重本抑末”政策。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清朝的对外关系。根据题干中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清朝政府是排斥对外交往的,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清政府推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10.【解析】选B。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一乾隆帝的信中可以看出,他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变化,只满足现状,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观念。这种观念是由当时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带来的。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据此分析回答第(1)题。第(2)题考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情况,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题考查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积极方面,也要注意消极方面。
答案:(1)观念:愚昧自大、固步自封。根源: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政策:“闭关锁国”。
(2)出现:明朝中后期。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原因:“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3)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