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二(粤教版)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电子题库:第一单元第6课知能优化演练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学年高二(粤教版)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电子题库:第一单元第6课知能优化演练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8 20: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弹劾/隔阂 炽热/整饬 不可胜数/数典忘祖
B.旖旎/绮丽 扑朔/追溯 强人所难/富国强兵
C.徜徉/佯装 隽永/镌刻 自怨自艾/期期艾艾
D.聒噪/恬静 亢奋/伉俪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解析:选B。A项,依次读hé,chì,shǔ;B项,依次读yǐ/qǐ,shuò/sù,qiǎnɡ/qiánɡ;C项,依次读yánɡ,juàn/juān,yì/àì;D项,依次读ɡuō/tián,kànɡ,hōnɡ/hònɡ。
2.(2011年高考湖南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解析:选D。A.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B.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C.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D.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用在这里与该句的陈述主体“野兔”不符,使用对象有误。
3.(2011年高考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
B.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C.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解析:选C。A项,成分残缺,在“信息技术”后加“的冲击”。B项,不合逻辑。“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有交叉关系。D项,搭配不当,“发生”改为“产生”,同时删掉“十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午及有好月亮的夜里,椰影的整齐细线条,印在柏油马路上,有如图案画;蕉影饱满纵恣的笔致,则令人想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的特有风格。
①它们仿佛是挂在我家墙上的一幅画
②早上,是水彩;中午,是摄影
③左边,十几棵椰树;右边,三丛芭蕉
④黄昏,是油画;月夜,是粉画
⑤窗外有两片绿
A.⑤①②④③ B.⑤③①②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①④②⑤
解析:选B。注意前后照应处和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为了抓住每一个学画的机会,不管是日间部或夜间部,只要有老师的课,我都一定到,而且不只是到,还要求自己要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我想把握住分分秒秒的学习时间。
在课堂上,如果是画模特儿,当模特儿休息时,我也没有停下画笔,我会继续画背景。不过这种执著不辍的狂热,又为我引爆出另一个生理上的考验。
因为当时的我,还没有设计出上“一号”拉开拉链的用具,又不便烦请同学帮忙,所以上课时,就一直憋尿。每个礼拜总有两三天,是从早上十一点出门,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到家,整整十二个小时,我没有办法上厕所,忍着、憋着,结果膀胱受不了,发出最严重的抗议。有一天,解出来的不是尿,而是鲜血。医生判断,我得了肾脏炎,膀胱当然也出了问题。
这次面临生理上的考验,我知道不能忽视。但我又想,好不容易才挤进绘画的殿堂,初窥艺术的奥义,怎能这么轻易地就被判出局!画都还没学好,我不能被击倒!不行,绝对不行。我竭尽所能地激励自己:“谢坤山,如果眼前的这个障碍,你没有办法跨越过去,那你就没有机会再去挑战下一个考验。”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撑下去,要撑,但不是硬撑。为了不让血尿的情形再度发作,更不能让憋尿的痛苦阻挠我的学画之路。于是,我再次激发潜能,苦思了三天的时间,终于设计出一只可以拉开拉链的特制长钩,同样把它套在我自制的铁环上,从此我就有了得力的“帮手”。
每每在演讲的现场,当我秀出这个宝贝时,总是把大家逗得好开心!他们的笑,是一种温暖的关怀。
在习画的过程中,我再度克服了生理上的障碍。挡在路上的石头,它不但没有把我绊倒,反而让我体验到更多不惧困难的方法。遇到困难,我绝不给自己找理由,或找借口来宽待自己,而是找方法来面对它、解决它。当我选择去面对考验并挑战困难时,考验就已经被我征服了一半,再来的我做一分,就多得一分,再努力两分,我又胜算两分。最后的结果,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所有的考验更不再是考验。
在自助、人助、天助的善缘助益下,我能如愿跟随着吴炫三老师习画,我非常地珍惜。虽然长时间的上课是没有问题了,然而程度上的落差,使我每上完一堂课,总会有一些挫折感,但我绝不服输。
5.文中加点的“引爆”“挤”“秀”等词,非常具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两个,加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引爆”一词诙谐幽默,表现了谢坤山对困难的蔑视。②“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进入绘画殿堂的不易。③“秀”,此处意为“展示”、“给人看”,在这里,谢坤山把自己为解决上厕所所使用的长钩展示给听众,表现了他的乐观开朗,直面困难,不自卑的健全人格。
6.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是什么?这表现了传主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含意是:敢于直面困难,挑战困难,就是一种胜利,要不退缩,尽心尽力。表现了作者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不言败、不服输的精神。
7.作为一名身体严重残疾的人,谢坤山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谢坤山的斗志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谢坤山这种积极人生精神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谢坤山身残志不残,他乐观的面对生活,创造性地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这些都能给人以无限的激励,显示了人的精神不可被战胜。生活中,只要我们能以谢坤山为榜样,就没有不能战胜的困难,只要我们看看身残志坚的谢坤山,我们就知道,我们是幸福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我是谢坤山
我1958年生于台东,16岁那年发生意外,误触了高压电。由于伤势过重,为了保全性命,接连两天,我做了双手和右腿的切除手术,来探视的亲友,看到我这副不成人形的模样,毫不避讳地说:“坤山哪!像你这样五体不全,除了等死又能奢望什么?”甚至向父母建议,让我去卖奖券或到街上行乞:“放心啦!去分食,一定有得分啦,养自己不成问题啦!”
这样的揶揄有如轰鸣的雷声令人震耳难耐!没有尊严地活,我绝对不要!我绝不向现实妥协!然而,缺手断脚的我面对如此残缺的身体,在那时只有不断暗暗地自问:未来的日子,我到底还能做什么?半年后,我从医院回家疗伤。
我的生活一切都依赖妈妈及家人,每日三餐,妈妈总是先喂饱我再去吃冰冷的饭菜。我心想,若是别人的母亲在喂她的孩子吃饭时,一定充满欢愉与期待,因为她的孩子会长大。但我的母亲不管再如何地喂我,我的手和脚却永远不可能再长出来。
我不想让母亲这么绝望,这么累。我省悟到自己不能老是假设自己是个有手的正常人,从那时起,我把“手”舍弃了,我要用心来应对一切。
我苦思设计了一套可以自己进食的用具。那是一个螺旋状的中空铁环。每当我举着“坤山牌”汤匙和妈妈共同享用热腾腾的饭菜时,兴奋之情真是难以言喻!那口饭好香、好香!我终于又可以自己吃饭了!
妈妈看我能这样做了,哭了,又笑了,我也开心起来。可我依然是个重残的人。一个邻居看到我,竟像发现新大陆般嚷着:“哇!你们家坤山的本钱真足喔!只要到夜市一蹲或庙口一躺,前面再摆个碗,一定会有不错的收入。”但这样的收入,没有尊严,没有人格,我坚定地告诉自己:“那不是我要的!”一天,看着妹妹拿着笔写功课,我想:难道我这辈子再也不能把它拿起来了吗?我还有嘴啊!嘴巴不只是用来吃饭、说话,还能咬住笔写字!我马上试着咬着笔写“谢坤山”三个字,结果东倒西歪,而牙齿与舌头,就好像是松了螺丝的虎头钳,怎么也钳不牢那支圆滚滑溜的笔,口水止不住地濡湿了整张纸。
从此,我终日练习口含着笔写字。渐渐地,从散乱不整到各就其位,从歪歪斜斜到端端正正,从口水如涓滴到自如地含稳笔……我的字练成了!我又亟思突破,是不是也能咬笔画画?
有一天,我无意间从家里破旧的黑白电视上看到介绍卢浮宫收藏的名画,我惊喜地赞叹:“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的画!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画出这么美的画,就算没有饭吃,我也心甘情愿!”卢浮宫的名画透过小小的电视屏幕,唤醒了我的灵魂,也冉冉地升华了我的眼光和格调。就在那一刻,我立志要当一个画家。
(节选自《我是谢坤山》)
8.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开始丢掉幻想,正确面对现实,用心思考应该怎样生活。
9.这段文字两处写到亲友和邻人认为“我”是一个乞讨的“好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通过这些材料,可以让人们能把“我”与那些残疾的乞讨者类比,想象“我”的身体是多么的残疾;②这两处都是激励
“我”要有尊严的生活着的反面材料,“我”正是在亲友、邻人的蔑视下,在母爱的温暖下,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的。
10.有人说,“自传”与其他传记相比,更深刻感人,你认为其中“深刻”“感人”在什么地方?请结合这篇传记简要分析这种说法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自传是一个让别人认识、了解你的过程,也是一个静默反观清理内心的自我反省过程。自传往往能从灵魂的深处挖掘自己,解剖自己,故而“深刻”;自传的材料都是来自于传主的自身的遭遇,是最真实可信的,第一手的,其中不乏生动的细节和心灵的独白,故而“感人”。
三、表达与交流
11.(2011年高考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同时考虑内在主旨与句间逻辑关系以及题目中对修辞手法的要求。本题例句以“人生”为话题,写了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主题。
答案:学习如一段旅程,应该多一些欣赏的愉悦,少一些疲惫的抱怨。
学习如一场比赛,应该多一些坚持的韧性,少一些放弃的冲动。
学习如一次恋爱,应该多一些真诚的投入,少一些虚假的敷衍。
12.(2011年高考江苏卷)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
(1)姓名:________ 作品名:________
(2)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只要知道鲁迅的小说《药》,便可轻松作答;(2)可从两方面作答: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栏名为“辛亥英烈”,因此按语的着眼点应为“纪念”(可谈纪念的目的、意义、方式等);扣住鲁迅的《药》,可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比如小说结尾的白花)、作品主题(唤醒民众)等方面着手。
答案:(1)夏瑜 《药》 (2)示例一:回首辛亥,让我们恭敬地拿起坟前的白花,敬献于烈士的墓前。示例二:继承先烈之遗志,光大志士之精神,为中华复兴而奋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