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1 23:13: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0张PPT)
石 壕 吏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他在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被尊为“诗圣”。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从此走向衰落。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赶往华州任所。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背景资料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代表作
诗体—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唐代的五言古诗虽源于汉、魏,但决不因袭模拟,呈现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lì)夜捉人。老翁(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tí)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 shù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y ì ),犹得备晨炊(chuī)。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朗读指导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有差役在夜里来抓人。老头儿越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察看。
译 文
越过。
投宿。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差役大声吆喝多么凶狠!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凄苦!
听见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阵亡。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生命永远结束了!
译 文
防守。
多么。
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捎信回来。
最近。
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还在吃奶的孙子。
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
(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
老妇。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连夜跟你们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早饭。
译 文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夜深了,说话声消失,隐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我)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
译 文
黄昏时分,我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捉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去查看情况。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我听到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了。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死去的生命就永远结束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服兵役,还能勉强给部队做早餐。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地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 。
石壕吏(译文)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①):故事的开端,写“致词”的由来:诗人日暮投宿,夜遇差役捉人,营造紧张气氛。
时间、地点 —— 暮,石壕村
事件、人物 —— 吏夜捉人,吏、老翁和老妇
开端
第二部分(②③):故事的发展、高潮,写“致词”的内容:老妇人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
差役 —— 怒
老妇 —— 苦
发展、
高潮
对比
服役惨景——二男战死
家中困境——媳无完裙
第三部分(④):故事的结局: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结局 —— 独与老翁别 —— 凄惨
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渲染出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战时气氛,为下文悲剧上演提供典型环境。
第一段: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第一段作用
为什么又是“夜捉”不是白天呢?
①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
②表明官吏捉人手段狠毒,费尽心机,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突然袭击。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批判态度。
“捉”字刻画了官吏强行征兵的凶残和霸道,体现了诗人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
2、为什么诗中要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而不说“征兵”或“招兵”?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全文纲领
3、 “逾墙走”、“出门看”写出了差役夜捉壮丁,百姓惶恐不安的景象,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句有何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统领后文
内容上:“呼”“啼”“怒”“苦”,对比鲜明,有力地渲染出差役的蛮横、凶狠和老妇的悲愤凄苦,为老妇下文的诉说营造出悲愤的气氛,表现诗人对差役的强烈憎恶,对老妇的深刻同情。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向高潮发展,老妇的“致词”是全诗的主体部分。
诗中有言:“妇啼一何苦!”老妇人有多少苦?结合诗歌说一说。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妇人“致词”前五句诉说三个儿子全部应征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战争惨烈,牺牲巨大。
5、老妇致词可以概括为几层意思?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丧子之苦
“室中更无人”故意隐去了“老翁逾墙走”一事,是不得已而言。
“无完裙”不仅是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表现了老妇人家中人少、生活贫苦。
生活困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丧子之苦
最后四句为老妇人勇于承担,自请应役,以保全家中剩余的人。
应征之苦
古代兵役制度:
《新唐书·兵志》:开元旧例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
《旧唐书·食货志上》:二十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
生活困苦
6、老妇的“苦”体现在哪里?表现了什么?
①担惊受怕:有吏夜捉人;
②丧子之痛:二男新战死;
③生活困苦:出入无完裙;
④被迫请役:请从吏夜归。
(战争惨烈)
(战争破坏严重)
(百姓饱受战争之苦)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诗人的感受。
7、“夜久”照应文章开头,表明时间的推移,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差役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
“如闻(泣幽咽)”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家人因亲人战死、老妇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彻夜未眠,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蕴含无限深情。
8、“独”字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饱含凄苦、悲愤之情,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以及对时局、国家的忧虑。
结局:作别老翁
9、诗题为《石壕吏》,但对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略写,详写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用老妇人的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更形象地表达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10、诗人为什么明写老妇而暗写差役?
一定程度上反映诗人的矛盾思想。一方面诗人憎恨官吏压迫人民的行径 ,另一方面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存亡,诗人希望此战获胜。所以诗人赞扬老妇赴国难的精神,含蓄揭露官吏的残暴。
1.语言高度概括。
这首诗在短短的篇幅中记叙了完整的事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差役抓丁,老翁逾墙逃跑,老妇出门应对,第二天天亮,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而在老妇的“致词”中也包含着很多信息:两个儿子战死沙场,孙子年幼,家境贫困。
特色总结
2.用语准确简练。
如“有吏夜捉人”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役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役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静来搞突然袭击。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强烈控诉,对时局的忧虑,对老妇人慨然赴国难精神的褒扬。
主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