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二(粤教版)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电子题库:第二单元第12课知能优化演练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学年高二(粤教版)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电子题库:第二单元第12课知能优化演练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8 20:3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诋毁 底蕴 官邸 低首下心 砥柱中流
B.扉页 菲薄 斐然 匪夷所思 蜚短流长
C.模棱 摹拟 落寞 莫逆之交 顶礼膜拜
D.搁浅 奶酪 贿赂 洛阳纸贵 一丘之貉
解析:选D。A项,分别读:dǐ、dǐ、dǐ、dī、dǐ;B项,分别读:fēi、fěi、fěi、fěi、fēi;C项,分别读:mó、mó、mò、mò、mó;D项,分别读:ɡē、lào、lù、luò、h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B.在电脑经营方面很不成功的张源转入软件开发领域后却左右逢源,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C.在科技攻关的关键时刻,老李连续两昼夜没有休息,通宵达旦地伏在桌子上看图纸,搞规划。
D.他们最初创业时手无寸铁,穷得叮当响,经过两年的奋斗,现在已经基本走出了困境。
解析:选B。A项,“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C项,“两昼夜”与“通宵达旦”不搭配,应为“夜以继日”。D项,“手无寸铁”形容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我们搞素质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B.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C.网络的出现和日益普及,丰富并开拓了阅读的空间和阅读的形式,使传统阅读生活受到了冲击与挑战。
D.这家工厂的干部职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经营效益有了极大的改善,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
解析:选A。B项,“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句式杂糅,C项,“开拓……的形式”搭配不当,D项,偷换主语。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记得还是在今年深秋的一个周末,我们几个朋友饭后散步,不经意间来到岷江边。夕阳洒落了一江金波,一带秋水被微风吹皱。________这幅岷江牧鸭图,就这样沉入了我记忆的海底。
①一大群鸭,是从江心的舟坝上悠游过来的
②赶鸭人手握一根扎了一个尾巴的竹竿,撑着一叶舢舨,紧跟在鸭群的后面,那分豪迈与自在,仿佛是率领百万大军
③偶有飘落江里的叶,也是荡悠荡悠,久久舍不得漂去
④江面平中带鳞,看上去像是一幅硕大的锦绣
⑤一看便知,这是一群刚趟过秋收田野的鸭子,一只只肥硕,溜圆,摇头摆尾
⑥江边的几株梧桐,肥厚的叶子已开始零落
A.⑥③①⑤②④ B.⑥④③①②⑤
C.④⑥③①⑤② D.④①⑤②⑥③
解析:选C。横线前面主要写江面的情景,因而可确定④放在开头,从“岷江牧鸭图”可看出,这幅图景先描绘岷江的风光,然后又写了牧鸭的情景,可得出正确选项。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盖茨的父亲威廉·亨利·盖茨二世是一名律师,为人正直、聪明。母亲玛莉当教师,是个非常善良的妇女,向来热衷于慈善团体的活动。
少年盖茨是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每天晚上吃过饭,盖茨家的长辈和晚辈喜欢聚在一起,母亲总喜欢讲述日间在慈善机构中所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全都述及。尚在接受启蒙的盖茨受母亲影响不浅,因而免不了也定期参加公理会的唱诗班。盖茨对这类活动兴趣不大,不过,家中成员互相融洽交流的环境和气氛对他的心智成长却大有裨益。
盖茨就读的西雅图湖边中学是一所有名的私立学校,学术气氛甚浓,对于他这个喜欢读书、善于思考的少年最适合不过。他阅读的范围相当广泛,不过读得较多的还是名人传记,例如拿破仑、罗斯福和一些伟大发明家的传记等。他读过一些书籍之后,往往会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然后陷入长时间的沉思中。他读《拿破仑传》,非常投入,拿破仑的言行引起他的共鸣,拿破仑在政治生涯结束时,得到了一个反思一生作为的机会,他对自己所作的总结,盖茨看后不免暗暗叫绝。
保罗斯创作的泰山和战神一类幻想、冒险故事,同样也深深吸引了盖茨。此外,在浩如烟海的科学类书籍中,他嗜好阅读生物类书籍,对生物演变、大脑发展、脱氧核糖核酸等知识有较深的了解,他认为这门科学与电脑科技一样,可以改写人类的历史。
盖茨成年之后,仍然对以上几类书籍特别爱好,例如他非常欣赏通用汽车公司前主席艾尔弗雷德的自传,他认为这本名为《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日子》是有关经营管理的书籍中的最佳作品之一。艾尔弗雷德解决企业组织、进度测量和危机管理等等问题,使通用汽车公司的员工保持旺盛的斗志,给人深刻的启迪,但这成功之道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众多才俊之士必须找出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发挥所长。书中谈到通用汽车公司原本缺乏适当的回债渠道,而艾尔弗雷德发掘组织人才,解决了这个大问题。有关的描述,盖茨百看不厌。
阅读使盖茨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生命力。阅读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即使他后来成为著名的企业家,百忙之中每天至少也会用一个小时阅读所谓闲书,周末和星期天更花上几个小时。他每天必定阅读一份报纸,每周读几本杂志。《新闻周刊》更是他从头到尾认真品味的杂志,他说:“这本杂志可以扩大我的视野,假如只阅读那些科技和商业的杂志和专栏,我恐怕只是一只井底之蛙。”
5.盖茨的家庭对少年盖茨产生了哪些影响?请分条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父亲的正直和母亲的善良影响着盖茨。②母亲讲述的慈善故事培养了他的慈善之心。③家庭成员晚间的聚会培养了他爱交流的习惯。④家庭成员间的融洽气氛使他养成了能与人和谐相处。
6.分条整理盖茨喜欢阅读的各类书籍杂志,并简要说明这些书籍对盖茨的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名人传记,从中学会反思自己。②科幻故事,培养了他的想象力。③科技类书籍,尤其是生物类书籍,为以后的发展增加知识。④管理类书籍,学习管理才能。⑤闲书,开阔他的视野。
7.节选部分从几个方面写少年盖茨的生活的?你是怎样看待盖茨的成才和他早年所处的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节选部分从两个方面写盖茨的早年生活,一是家庭对他的影响,二是学校对他的影响。②盖茨的成才固然与他早年所受的教育与家庭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与盖茨的善于思考,广泛阅读直接相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梵高的光和色彩
徐卓人
奥维尔郊外的小山上,梵高仰面朝天对着太阳,他把左轮手枪对准自己。此时,他想到应该和弟弟提奥告别,还想把与提奥的告别画出来,但很快,他痛苦地意识到,人是无法将告别画出来的。
在画家生命最后的时刻,提奥握着他的手整整守了一天,提奥在他耳边温和地问:“还记得吗?童年仲夏时节我们在高高的麦田里玩耍,你就常常像现在这样握着我的手。”
童年握手的感觉一定早就渗透进了提奥的骨髓,并升华成宗教式的感情崇拜。否则,在没有任何利益诱惑下,这位附属于人的小画商、这位斯文典雅的弟弟怎么竟有如此开采不完的温情,来呵护这位行为乖戾、病残与伤痛交织的红胡子哥哥一生呢?
画家几乎一生依靠提奥,提奥则用单薄的肩膀支撑画家。兄弟间真正的隔膜只有一次。那是在博里纳日的一个冬天,提奥对哥哥历经失败后的自轻很生气,于是取消了给哥哥的资助和每周的一封信。尽管此时,悲惨、痛苦与残酷几乎使画家没有勇气开始新的生活,但比起提奥的生气,这些又算什么?画家发现,在失去了惟一一个真心理解他的人的时候,他只能成为一具孤独的行尸。而提奥在疏远梵高的时候,童年握手的感觉又充盈了他的胸间。他发现,没有梵高,他的生活就无法充实与完美!可以说,互相的精神依恋已经占据了他们生命的全部。
应该说,兄弟间这次情感危机成了画家脱胎换骨的契机。在他的创作中,青春与生命开始介入,一切都发生了巨变。
他们一生彼此忠诚。忠诚来自哥哥的追求和弟弟的笃信。19世纪80年代的欧洲画坛大概只有提奥一人坚信:“哥哥一定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即使面对那个致命的发现,弟弟也没有丧失信心。
致命的发现便是画家画板上的晦暗与阴沉,这种晦暗与阴沉差点使他丧失信心。“我原来一直在过去中绘画!”可是提奥却反驳他:“我们正在推翻几乎一切被绘画奉为神圣的东西。你全都搞对了,除了你的光和色彩。”
光和色彩,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位如此将光和色彩视作生命的画家。所以直到今天看来,提奥的话不仅属于欧洲画坛,也属于世界画坛。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提奥,会不会有以后的“非洲太阳”,会不会有梵高的光和色彩?
画家的创作欲望在增亮的调色板上达到了巅峰。不止在《向日葵》、《开花的果园》上,在其他作品、甚至所有的自画像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在贫困、病痛中依然强烈的青春、感情和熊熊燃烧的希望。
只是在这个时候,提奥才艰难地卖出了梵高的第一幅画。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现实又给这对弟兄来了个极大的伤害,提奥居然因为对于印象派的过分推崇而被解职。
画家深切地感觉到输送生命给养的那根脐带断裂了。如果还有什么懊丧,那就是画家认为这些年让弟弟毫无回报地在他这个累赘身上耗费了成千法郎。
这样的想法现在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我们要看到,维系这对弟兄的这根脐带早已圣洁得异常敏感和脆弱,因此这其中流淌的只是感情,是绝无仅有不能碰触的感情。于是画家向自己举起了左轮手枪,用它发出最后一点浓烈的光和色彩。
欧洲画坛终于有了一次这位日后成为伟大印象派画家的画展,那是在画家去世的几个月后提奥为他举办的。又是几个月后,大约是画家去世的同一个日子,这位弟弟也悄然病逝。
我似乎听见梵高说:“没有提奥,我就是一具行尸。”
而提奥说:“没有梵高,我的生活就无法充实和完美。”
8.文中三次提到童年握着手的感觉,这种感觉对兄弟间感情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种感觉构成了弟弟对哥哥一生最温暖的一处记忆,日后上升为一种弟弟对哥哥宗教式的感情崇拜;还是化解兄弟隔阂的力量。
9.依据文意,请具体说明画家自杀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奥因支持画家而被解职,这让画家感到自己拖累了弟弟,他不愿兄弟之间的圣洁情感受到一点伤害,故此开枪自杀。
10.这篇文章写的是梵高兄弟的情谊,题目却是“梵高的光和色彩”,结合全文试析这样命题的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光和色彩是梵高追求的艺术生命,提奥是当时唯一一个理解梵高艺术追求的人,没有提奥的指引、理解,也就没有梵高的艺术成就。这样命题,概括出梵高与提奥的兄弟间加知音的情感状态,表达效果鲜明、突出。
三、表达与交流
11.(2011年高考山东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解析:本文是一个图表题。图表内容较简单,要求分类表述对网络语言的看法,第一问题干前后的文字做出了示范(注意末句的“甚至”),因此难度很小。第二问则需要较高层次的概括能力,必须反映出图表中对网络语言的主流态度。
答案:(示例)(1)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会经过规范,进入日常生活。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是比较宽容的(或“接受”“认可”),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12.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苏泽广①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②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他③突然跳下椅子,合图④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他⑤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你⑥要是不回来,我⑦管这个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删除或改为“他”;③改为“合图”;④删除或改为“他”;⑤改为“苏泽广”或“父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