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2《项脊轩志》 学案(第1学时.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2《项脊轩志》 学案(第1学时.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1 18:0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项脊轩志
【学习目标】
一、知识学点
1.掌握“归”“稍”“置”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3.学习本文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及凭借有关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掌握“归”“稍”“置”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及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二、难点:
领略本文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于一炉,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笔墨纡徐平坦,悱恻动人的散文艺术之美。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要求
1. 翻译熟读全文。了解作家和文章的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
3.讨论:领会本文的散文艺术之美。
二、概况
1.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江苏昆山)人,生于明正德元年(1506)。中了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会试屡次不中,徙居安亭江上,读书讲学,四方来从学的人很多,海内称为震川先生。六十岁上,嘉靖四十四年才中了进土,选为湖州长兴县知县,移顺德通判。隆庆中,任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隆庆五年,1571)。有《震川文集》四十卷。
归有光是明朝有名的散文家。清朝姚鼐编《古文辞类纂》,于元、明两代的作家中,独取归有光,把他作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他的作品能以清淡朴素之笔描写事物,感情真挚,记事生动,不事雕琢,而风韵超然。
2.翻译全文,注意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词:前辟四窗 内外多置小门 东犬西吠
(2)名词活用作动词:明月半墙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3)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垣墙周庭语未毕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亦遂增胜
4.一词多义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2.被动句:得不焚
3.介词后置句: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其制稍异于前
省略句: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使不上漏 读书轩中
四、问答
1.找出这篇文章的中心语句。在这句话以前写的是 ,在这句话以后写的是: 。
2.文章开头对哦的描写有哪些特点: 。经过修葺以后,哦有哪些特点: 。3.作者生活其中,轩前小鸟、月影陪伴,充满诗情画意。
3.第三段重点写 ,从家庭的变化写到对亲人的思念。先写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家中一片杂乱衰败景象;继写老妪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我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深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四段叙写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补充。
5. 五六段是补记,写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作者把妻生前来轩的情趣与妻死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凉相对比,更以“____________________”枇杷树,抒发自己对亡妻的强烈的怀念之情。
五、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这篇文章表面上是以“项脊轩”为主,而实际上是以他的家人为主,“项脊轩”仅是一条线索,用来贯穿这一系列琐事的。
项脊轩是作者当年安于清贫奋发读书的地方,也是他同亲人——祖母、母亲、妻子接触交往,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为项脊轩作志,也就当然地同作者回顾身世和怀念亲人交融为一体了。文章或陈述项脊轩的变迁,或叙写亲人的往事,或抒发作者的情怀,始终因项脊轩而发。项脊轩像一根红线贯穿全文。许多看来琐碎散乱的生活片断,一旦用这根红线串连起来,就如同散乱的珍珠串成了一条熠熠闪光的项链,又如杂乱的音符编织成一支优美的乐曲,奏出了激越而和谐的乐音。
2. 谈谈你对本文语言特色的理解。
语言清新、凝练是本文又一个引人注目的特色。作者注意炼字炼句,既工于状物,又善于叙事抒情,往往熔铸几个字,便能将人情物态刻画得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文章写修葺前的南阁子:“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这所百年老屋不蔽风雨,无处安放得下一张书桌,其破败不堪的情景完全可以想见。这里尘泥用“渗漉”状写, “雨泽”用“下注”形容,何其准确、贴切,一字不能移易。尤其是“顾视”两字,活画出了作者当时狼狈不堪的情状。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则又是一番情景:“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把庭院的寂静、悠闲写得多么生动迷人。而那幅月夜桂影图仅仅十多个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就把读者引进了月白风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境界。这里明月用“半墙”来烘托,桂树以“斑驳”的情影来描绘,清风徐拂用“影动”来状写。作者的笔触细腻、轻灵,语言清丽、凝练,可称得上珠圆玉润,字字珠玑!
3.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明确答案。
【学习小结】
1.文言知识点。
①一词多义:顾 稍 置 归
②词类活用:雨泽 注 不使 漏 东犬 吠 二世
2.中心思想。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这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文中所叙之事都是极平常、极琐屑的往事,这些琐事、琐谈虽只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从生活之树上采撷下来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的长河中摄取的最动人的镜头。窥一斑而见全豹。它们是生活的浓缩,又是生活的闪光。因此,越是平常,越是琐屑,就越觉得真切动人。前人论文喜欢引《汉书 外戚传》里的一些细碎的情节,其实,《史记》、《汉书》都善于描写细节来增加叙述的生动性。托尔斯泰、高尔基的自传小说,就是这一种写作方法的优秀的例子。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扃牖(jiōng) 修葺(qì) 栏楯(shǔn) 栖息(xī)
B.象笏(hù) 先妣(bǐ) 阖门(hé) 老妪(ōu)
C.尘泥渗漉(shèn) 长号(háo) 异爨(cuàn) 冥然(míng)
D.万籁(lài) 偃仰啸歌(yǎn) 逾庖(yú) 呱呱而泣(guāguā)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室始洞然(宽畅的样子)
②桂影斑驳(错杂)
③先妣抚(抚摸)之甚惜
④妪每(每次)谓余曰
⑤风移影动,姗姗(美好的样子)可爱
⑥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⑦其制(形式、制式)稍异于前
⑧或凭几学书(学写字)
⑨旧时栏楯(横的叫栏,纵的叫楯)
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之意思)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 B.②⑤⑥⑦⑧⑩
C.③④⑤⑧⑨ D.①③⑥⑦⑨⑩
3.判断下列各句断句是否准确,正确的是( )
①日过午/已昏  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③鸡/栖于厅
④吾家/读书久不效 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⑥述诸/小妹语 ⑦然/自后/余多在外
A.①③⑤⑦ B.②④⑤⑥ C.①④⑥⑦ D.①②③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D.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6.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B.又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
二、阅读题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7—10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五明月之夜,明月半墙 B.今南海之生死未卜
孔子述三五之法,明周公之业 贫者自南海还
C.布衣提三尺取天下 D.名达于缙绅间
臧太守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移其志者
8. “垣墙周庭”的意思是“在院子周围砌上墙”,其中作为动词用的词是( )
A. 垣 B. 墙 C. 垣墙 D. 周
9. 本段从 、 、 几个方面写老屋;老屋一经修葺,便生意盎然,可爱可喜。
10. 作者在环境描写中,巧妙地运用了以动显静的写法。突出静的句子是 ,以动显静的句子是 ,动静高度和谐,给人以美感。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11—12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1.选出下列句中“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室西连于中闺            B.东犬西吠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D.北救赵而西却秦
12.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迨诸父异爨    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②客逾庖而宴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A.两个“迨”字相同,两个“逾”字不同
B.两个“迨”字相同,两个“逾”字也相同
C.两个“迨”字不同,两个“逾”字相同
D.两个“迨”字不同,两个“逾”也不同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13—15题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3.下边各句中加点的词有的现代汉语已经不用,有的意义古今有别,请分别予以解释: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 )
②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 ( )
③或凭几学书 ( )
④后五年,吾妻来归 ( )
⑤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 )
⑥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
14.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余既为此志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B.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县官且顺群臣言
C.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15.翻译以下句子:
①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②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③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④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16—18题
初,济阴王思与习俱为西曹令史。思因直曰白事,失太祖指。太祖大怒,教召主者,将加重辟。时思近出,习代往对,已被收执矣,思乃驰还,自陈己罪,罪应受死。太祖叹习之不言,思之职分,曰:“何意吾军中有二义士乎?”后同时擢为刺史,思领豫州。思亦能吏,然苛碎无大体,官至九卿,封列侯。
16.对此段内容理解全面的一项( )
A.本段主要赞扬了王思引分自责,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B.本段主要赞扬了习以身代思,受不测之祸无怨言的那种重情重义的精神。若使思不引分,主不加恕,则习所谓自经子沟读而莫之知也。
C.本段比较全面写了王思这个人物,一方面,引分自责,另一方面,苛碎无大体。
D.本段主要写了太祖心胸开阔,能够原谅下臣之过,不加追究。
17.以下加黑词都是官职升迁的词汇,按升、降、不升不降归为三类,选出归类正确的一组( )
①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④后同时擢为刺史
⑤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⑥再迁为太史令
⑦初辟司徙府,除左著作郎
⑧贺卿得高迁
⑨徙齐王信楚王
⑩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A.①④⑥⑧⑩/③⑨/②⑤⑦
B.①⑥⑧⑩/③⑨/②④⑤⑦
C.①⑥④⑧/③⑩/②⑤⑦⑨
D.①④⑥⑧⑩/③/②⑤⑦⑨
18.解释加黑词的意思
①教召主者,将加重辟 ( )
②唇吻翕辟 ( )
③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 )
④连辟公府,不就 ( )
⑤秦国辟远 ( )
⑥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 ( )
三、答案
1. C 2. B 3. A 4. D 5. B 6. D
7. D 8. C
9.窄小、破漏、阴暗
10.突出静的句子是:“庭阶寂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以动衬静的句子是:“万簌有声”“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11.C 12.C
13.①十五岁 ②女子出嫁回娘家省亲 ③写字 ④女子出嫁
⑤那么 ⑥形式、规制
14.A
15.(略)
16.B.因为习以身代思在前,思引分自责在后。太祖主要赞的是习的义,思的职分。
17.D.“左迁”是贬官,“迁”是升官,“徙”是一般调职,“除”“拜”是授官。
18.①刑法 ② 打开 ③开辟④ 征召 ⑤偏僻 ⑥邪僻、淫乱
PAGE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