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变色龙》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恐吓(hè) 洋溢(yì) 盛满(chéng) 绽出(zhàn)
B.醋栗(lì) 阔绰(chuò) 颓唐(tú) 不屑(xiè)
C.戳到(chuō ) 逮捕(dài) 羼水(chān) 筛子(shāi)
D.伶俐(lín) 畜生(chù) 魁梧(kuí wu) 旗帜(zhì)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赫留金恐骇说。
B.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迳自走了。
C.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D.“长官,他本来是开玩笑,把烟卷戳到狗的脸上去;狗呢——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个慌唐的家伙,长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奥楚蔑洛夫向那边一瞧,看见从商人彼楚金的木柴厂里跑出来一条狗,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地跑着,不住地回头瞧。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又传来了狗的叫声,还有人的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花布衬衫”是偏正短语。
B.“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这个句子是承接复句。
C.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语段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C.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D.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把疫情防控当成当前最紧迫最紧要的任务,争分夺秒,主动出击,重点施策,全面阻击。
B.走进人民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C.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D.通过对古典诗文的朗诵,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6.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有追赶思维,更要有探索精神。以往我们强调追赶思维,为了追赶别人定下的目标,努力向前。但是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你会对前方的路一无所知。而探索精神可以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实现突围。
A.如果只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领先 B.如果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落后
C.只要拥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落后 D.只要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领先
二、综合性学习
7.观察下边这幅漫画,完成后面的问题。
(1)分别用一个成语描绘画面所反映的四种情况。
和群众说话:__________
和同事说话:__________
和上级说话:__________
和法官说话:__________
(2)写出此漫画蕴含的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坏家伙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根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将军家的厨师来了,问他好了——喂,普洛诃尔!过来吧,老兄,上这儿来!瞧瞧这条狗,是你们家的吗?”
“瞎猜!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
“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多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他哥哥是前几天才到这儿来的。我们将军不喜欢这种小猎狗,他哥哥却喜欢。”
“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是来住一阵的。”
“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弟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场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8.本文段选自19世纪俄国作家_______的短篇小说_______。
9.本文段中奥楚蔑洛夫警官评判同一条狗的态度为什么会多次变化?他评判狗的根据是什么?
10.请从描写人物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采蒲台的苇
孙犁
①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②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③我来得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像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
④在村里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⑤这里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⑥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⑦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
⑧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你的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
⑨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 没有!”
⑩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
“没有! 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对白洋淀的第一印象是:这里是苇的世界,这里的水养活了苇草,苇草养活了这里的人,人像寄生在苇里的鸟。
B.白洋淀的苇意义非凡:它象征英勇抗战的白洋淀人民,它是白洋淀妇女无畏精神的写照,它凝聚着人民对敌斗争的智慧。
C.白洋淀的苇之所以成为冀中名胜,不单纯是好看,而是因为它是英雄的传说,白洋淀抗日军民的血液保持了它的清白。
D.本文以抗战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作者用质朴的笔触叙述了一个军民抗日的故事,为子孙后代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12.下面对第④段划线句子深刻含义的分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它充满了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是抵抗日寇侵略的象征。
B.苇不单纯是好看,它还有各种用途,养活了生活在冀中的勤劳朴实的人民。
C.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
D.它之所以成为名胜,是因为它体现了冀中人民的坚韧不拔、不可征服的民族的精神,因而显得壮美。
13.第⑥段“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请从文章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说明。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①我准备去做手术时,一个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我丈夫忙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②手术结束后,我已无大碍,丈夫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回公司忙去了。
③下午,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④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吗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对她讲。
⑤她没有离开,依旧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暗自庆幸:幸亏丈夫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样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也不和她目光接触,大概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天,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这次大家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一般。我看不下去了,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离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⑦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
⑧这天,丈夫一早过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事情,他竟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有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没有欺骗,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⑨整整一天,小女孩都没出现。第二天,第三天,她都没来,我反而有点牵挂了,是不是我刺激或伤到她了?
⑩第四天办出院手续时,我悄悄向护士打听。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护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早点回家呀。”我急急地说。
“她有智力缺陷,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护士笑着道。
我走出护士站,丈夫正等着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丈夫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请她转交。出了医院,丈夫问我写了啥,我说,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有删改)
14.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
①老公动员大家买小女孩的面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老公数落我,我没收他的零花钱→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给小女孩留了一封信
1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的形象特点。
16.结合语境,赏析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我丈夫忙掏出 20 元钱递给小女孩。
(2)“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17.请结合小说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篇小说带给你的启示。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B.“颓”应读“tuí”;C.“羼”应读“chàn”;D.“伶”应读“líng”。
2.C
A.“恐骇”应为“恐吓”;
B.“迳自”应为“径自”;
D.“慌唐”应为“荒唐”;
故选C。
3.C
“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为夸张。注意此句不是比喻,是一种想象。故选C。
4.D
D.“我渐渐明白”后面应该用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故选D。
5.A
B.搭配不当,“看到”和“沁人心脾的花香”不搭配,应改为“走进人民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或“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嗅到沁人心牌的花香”;
C.歧义,词语范围使用不当,应改为“校长、副校长等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D.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者“让”;
故选A。
6.A
语段阐述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有追赶思维更要有探索精神的观点。“但是”表述转折关系,联系横线后面“而探索精神可以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可知, 这里由强调“追赶思维”转到强调“探索精神”上面来。
A.强调“追赶思维”转到强调“探索精神”,符合语境;
B.强调“追赶思维”,因此不符合语境;
C.强调“追赶思维”,因此不符合语境;
D.否定了“追赶思维”的作用,因此也不符合语境;
故选A。
7. (1)横眉冷对 口若悬河 眉开眼笑 张口结舌 (2)讽刺当今社会一些人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庸俗势利的丑恶嘴脸。
8. 契诃夫 《变色龙》
9.因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欺下媚上的小人,他对小狗的态度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同而变,他评判狗贵贱的依据是狗主人身份的高低。(意思对即可)
10.这几句话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反映出奥楚蔑洛夫听说小狗是将军家的,感到恐惧、懊悔并极力掩饰的心理。(意思对即可)
11.A
12.B
13.①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采蒲台军民的英雄壮举。②内容上:“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说明了发生在采蒲台的这个抗日故事最典型,最感人,最能代表白洋淀人民坚忍不拔的大无畏精神。
14. (因怀疑)大家不再买小女孩的面包 (因牵挂小女孩)“我”了解到真相
15.①从“我看不下去了”“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体现了“我”富有同情心;②从“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骗人只能骗一次,坚决不再上当”体现了“我”戒备心强;③从“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体现了“我”知错能改。
16.(1)“忙”,连忙之意。写出了丈夫毫不迟疑的情态,表现了他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品质。
(2)“怯生生”,胆怯畏缩(担心害怕)之意,表现“我”对女孩的关心和歉疚之情,担心刺激或伤害到她。
17.①善良之心是纯洁的,人应该有同情别人、帮助别人之心。就像医院给予一定条件下的帮助,就像文中的“老公”一样,用宽宏的胸襟包容,用纯洁的心帮助,我们也应尽自己所能帮助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②行动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实际情况,不盲目决断。像对小女孩一样,了解了事情的实际情况,就会理解小女孩的行为,也就不会产生矛盾和误会。③不要因为心灵沾染了世俗的灰尘而伤害他人。面对他人的乞求,不管帮不帮助,起码要做到尊重他人,不能给他人造成伤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