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王羲之
兰亭集序
目录
CONTENTS
2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导入
导入
4
王羲之 东晋大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书法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字如其人,我们可以从书帖中悟作者的性情:古雅秀美,潇洒自然。古人常用一个“雅”字来形容这幅作品,王羲之本人也是一位雅士:
出生名门(伯父东晋元勋王导“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就是王导,谢是谢安;其父王旷官至淮南太守),又少有美誉,自然兴起名士之雅。
今天,让我们共同品读《兰亭集序》,领略其雅兴、雅致。
活动与探究(温馨提示:规感范操作、注意安全)
知识讲解
一、意 读
读 者: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听 众:
找出作者的感情线索?
(用三个字概括)
导入
6
兰
亭
集
序
悲
作者情感线索的变化
全文总结
乐
痛
写景
议论
抒情
知识讲解
活动与探究(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知识讲解
二、情 读
读 者:
想象自己是文章中的人物,感受作者的情怀。
听 众:感悟作者为何而乐?
“ 信可乐也”
乐
聚会四大美事:
良辰、美景、人贤、事雅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南朝谢灵运
因何而乐?
知识讲解
活动与探究(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知识讲解
三、悟 读
读 者任务:
3 分 钟
小组合作阅读三、四段
读出痛之因、悲之源?
痛
俯仰一世 老之将至
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 人生苦短之痛
—— 世事无常之痛
—— 往事不再之痛
—— 生死难测之痛
痛哉!人生无常!
为何而痛?
论生死
知识讲解
古人
时人
后人
千古同悲
悲
为谁而悲?
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知识讲解
活动与探究(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清代对本篇主旨的探究 你赞同吗?
此文中段,因乐极生悲,感生死事大,见不可不随时行乐之意,就文论文,不必深求。
——(〔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
篇中从可乐处说到可悲,着眼生死二字,有深意存焉。当时士大夫谈玄论道,漠然无情。狂澜难挽,右军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魏晋时期政治恐怖,社会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人都死在权力斗争中。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因此崇尚老庄,大谈玄理。文人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随波荡漾,寄情山水。
时代之声:死就是生,生就是死
作者观点: 虚诞!妄作!
活动与探究(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活动与探究(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知识讲解
延伸拔高
活动与探究(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四、美 读
齐 读:
再次感悟王羲之的情感
欢乐处,还它个欢乐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课堂练习
18
难点巩固
作者在结尾处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你作为后之览者,有什么感触?试着写一写。
新时代之声:
王羲之,我想对你说……
【课堂小结】
小结
帕斯卡尔曾说:“人的伟大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认识自己的可悲。”
我说:“王羲之不但带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可悲,更告诉我们该如何直面那可悲。”
生命诚可贵,生死亦大矣,
吾辈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