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色彩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认识三原色、三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的色彩特征和关系。
2、能够了解和感受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表现春天的常用色彩。提高学生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3、从色彩特性寻找春天的主要色彩,运用抽象色彩练习的形式体会色彩,特别是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色彩知识并不陌生,知识面已有所拓展,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与分析作品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了解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所产生的色彩效果,从色彩特性寻找春天的主要色彩。
教学难点:
运用色彩造型为主表现春天,表达自己的感受,完善自己的创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阶段
师:(1)提问: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生:是一个春意盎然、花红柳绿、花香鸟语、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
师:(2)通过上节可的学习,谁能说说春天有什么颜色?在春天里最常见的是什么色彩 ?
生:草绿色、绿色、淡绿色、黄色、淡黄色、红色、桃红色、粉红色等颜色。
帮助学生回忆春天的主要色彩——绿色。
教师版书:春天的色彩
二、新课导入阶段
让学生伴随优美的钢琴曲欣赏一组有关于春的摄影图片,带着问题思考:
师:1、表现什么季节?
生:表现的是春季。
师:2、画面有什么色彩?
生:绿色、红色、黄色、紫色等。
师:3、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看到这些景物?
生:有光的条件下才能看见。
师小结:有光才有色,无光便无色。
例如: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清任何颜色。
三、学习新知识
师:如果让我们通过运用色彩描绘画面,又是如何表现?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
1、理解光与色的关系
欣赏一组图片,思考问题:
A、师:不同的光线可使同一事物呈现不同颜色吗?
生:同样的景物早、中、晚的不同光线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B、师: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照下所呈现的色彩会有不同吗?
生:同样的静物在自然光、日光灯、电灯下所呈现的颜色就不同。
2、色彩的三要素
在客观世界众多的色彩变化中,都有三个性质表现在里面,这三个性质是色相、明度、纯度,它们就是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也就是色彩的名称,每种色彩样貌的即是色彩的色相。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到其中某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
让学生在画纸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2)明度——即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名都差别。
让学生按色相的深浅顺序排列,并把它们画在图纸上。
(3)纯度——即色彩的纯净程度,也称彩度、饱和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纯度越高色彩越鲜艳,纯度越低色彩越灰暗。
师可示范纯度的渐变。
了解了色彩三要素还不算了解色彩,下面我们再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其他基础知识
3、三原色
A、原色—又称为第一色,或称为基色,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
B、三原色——红、黄、蓝是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4、间色
A、间色:又称二次色,由两种原色相混而成。间色和原色之间相混调配。
B、三间色:如果由红、黄、蓝三原色中的某两种原色相互混合得的橙、绿、紫三种颜色,称三间色。
5、对比色:色相性质相反,光度明暗悬殊的两种颜色,叫对比色。如补色关系,等等。
6、相邻色:在色相环中邻近的色相,叫相邻色,也叫类似色。
四、课堂小练习
布置学生尝试原色之间相混调配,同时提出问题——调配后的色彩变化?
颜料的间色是:红+蓝――紫 蓝+黄――绿 红+黄――橙
尝试能在颜料里找出其相近的颜色吗?
五、认识巩固阶段
1 、欣赏运用造型为主表现春天和以色彩为主表现春天的不同观察角度的绘画作品。
2、分小组讨论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表现春天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3、作业:参照课本运用色彩绘画春景。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光与物体的关系,掌握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象春天一样充满朝气和希望,用手中的画笔为自己的未来画出艳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