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象的耳朵》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大象的耳朵》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3 08:3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耷、咦”等 7的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 8个生字,会写“耳朵、扇子”等 10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四怎样改变的。
教学难点:
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并结合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孩子们,老师有一个关于小动物的谜语,“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绳子。”同学们说--大象,我们这节课继续走进有趣的童话故事《大象的耳朵》。
2、自由读一读下面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PPT出示词语:扇子扇风扇扇子似的似乎相似
二、熟读课文,了解大象耷拉的大耳朵。
1、学习第一节,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过渡:“扇”与“似”都是我们本课的多音字,你看,它们同时出现在这句话里,谁来读一读:PPT 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谁来读?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大象的耳朵。这句话告诉我们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大)有多大呢?见过扇子吗?你看,这里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这样的句子就叫做比喻句。我们也来说个比喻句。
2、小兔子的眼睛红红的,就像----你自己说一句。(你们有一双会飞的翅膀!想象力真丰富!)再来读这句: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大象的耳朵还有什么特点?什么是耷拉着?你来用手比划一下。原来做动作也能理解词语呢!再来读这句。大象每天都带着这耷拉的大耳朵去散步,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什么事呢?
3、学习活动一:自由读课文 2——8 自然段,思考:
(1)大象遇到了哪些朋友?用圆圈圈出来。
(2)小动物们都说了些什么?用“----”画出来。
(3)大象说了那些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交流。
(4)大象遇到的朋友有: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5)这些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呢?
汇报:
4、小兔子的话 PPT出示第一句:你真会读书,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小兔子疑惑。你能告诉我你读好这个问句的秘诀吗?(问号)你学会这个秘诀了吗? 读书要读好标点符号。这句话里除了问号表示疑问,还有一个字也表示疑问,(咦)你来读读,你再读读。这个时候,大象是怎么说的?PPT出示: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生来”是什么时候?一出生就有啊,有什么好奇怪的!谁来读读大象的话,再来,再来(读的理所当然,读的满不在乎,读的不以为然)可是小兔子又说了什么?第二句: PPT 出示,通过这一句,我们知道了小兔子认为大象耷拉的的耳朵出毛病了,是因为兔子的耳朵竖起来可以跑得更快。
5、不仅小兔子,小羊也说他,小羊说了什么?(嗯,你读出了小羊的疑惑,棒棒哒!我从你的语气中不仅听出了疑问还听出了关心呢!)
这是小兔子和小羊说的话,找两位小动物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它们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你发现了吗?
对了,它们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有病,不但是它们,连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要说大象的耳朵。你们觉得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小组内一人选一个角色,一边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子一边演一演。
学生汇报。
哎呀!大家都说大象的耳朵出毛病了。PPT 出示: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
什么叫“不安”孩子们?找同学来读读大象的话。这句话大象是对谁说的?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你有没有自言自语过?什么时候?“自言自语”的话其实就是你自己思考的一个过程,你再读读。刚才大象还说自己生来就是这样,这会为什么又要把耳朵竖起来呢?(因为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它的耳朵有问题,说的人多了,就感觉真的有问题了。)
是呀!一个朋友说自己不正常,大象还感觉不到什么,五个朋友都说他不正常,大象就开始怀疑起自己了,就想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可是怎么才能竖起来呢?你帮他想想办法。大象也是这样想的,他还设计了一个表格,来比较一下自己究竟是竖着耳朵好还是耷拉着耳朵好,你来帮他填一填。
三、比较分析,明白大象耳朵的作用。
1. 学生轻声读课文 9——13 自然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大象的耳朵 对大象的作用 大象的感受
耳朵耷拉着
耳朵竖起来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完成表格。
3. 趣味采访汇报。动物中央电视台的台长听说了大象这件事,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于是派了一个姓刘的记者(就是我)去采访大象,哪一家的大象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啊?大象先生,您好!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听说您最近把耳朵竖起来了, 是吗?为什么要竖起来呢?被那么多人说,确实滋味不好受,我非常同情你。
那觉得耳朵竖起来之后对您有什么作用呢?
——您有什么感受呀?
——那您之前耳朵耷拉着有什么作用?
——您有什么感受?
——您以后有什么打算?
——可是,再有小动物说您耷拉着耳朵是出毛病了,怎么办?——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大象的新闻一播出,就引起了轰动,很多小动物都说他们从大象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比方说兔子小姐和骆驼先生。兔子小姐,兔子小姐在哪里?前几天有人说你的眼睛红红的,一定是生病了,您是怎么说的呀?真是聪明的兔小姐!骆驼先生,前几天有人说你背上有两个大包,真是丑死了,您是怎么说的?真是聪明的骆驼先生!不光小动物学到了知识,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呢!是吗?你学到了什么?
四、升华情感。
1.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同但又是最适合自己的,想一想,你有哪些东西是与别人不同的,但又是最适合自己的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有人说我——,我会说——有人说我——我会说——
2. 学生汇报交流。
3. 小结:别人的东西再好,也终归是别人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毕竟——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五、老师总结。孩子们,你喜欢《大象的耳朵》这篇童话故事吗?老师再送你一个读书秘诀:好的故事我们要学会与别人分享!回家试着讲给弟弟们们或爸爸妈妈听。
《大象的耳朵》评测练习
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似的(shì sì) 扇子(shān shàn)
似乎(shì sì) 扇风(shān shàn)
二、看拼音,写词语。
Shàn zi màn zǒu xiānɡ yù bái tù
( ) ( ) ( ) ( )
ān quán shù ɡēn tònɡ kǔ zuìhòu
( ) ( ) ( ) ( )
三、选词填空。怎么什么
1.房间里都有些( )东西啊?
2.大象啊,你的耳朵( )耷拉下来了?然后最后
3. ( ),大象把他的耳朵放下来了吗?
4. 他放学回家先写作业,( )再出去玩。
四、“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五、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①耳朵不能竖起来。
②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对别人的意见要想一想。
③一点儿也不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己想怎样就怎样。
《大象的耳朵》教学反思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课例的精心打磨,我终于完成了本课的录制。反思这节课,我感觉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一开始我并没有把握好本课的目标,经过两次试讲,我才最终确定好目标。并再次修改了自己的设计。有了目标,我就有了方向,在处理各个环节的推进时就更贴切、具体。最后讲课后,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明确的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都紧密的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而孩子们也不负众望较好的达成了学习目标。
二、了解学情才更有实效。首先,我了解到我们班学生朗读不是难点,因此,我们没有过多的讲解朗读技巧,而是通过评价进一步提升,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了读好对话,体会背后的意义。其次,我了解到学生到底缺少什么?我需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做些什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进而明确了课堂的提升点和生成点。
三、有感情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丰富的语言只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表达出来。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反复读,读出了大象耳朵“大”的特点,读出小兔子看到大象跟自己耳朵不一样的好奇和担心。通过角色体验朗读,读出大象“我生来就是这样”的自信到不安,乃至竖起耳朵,最后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大象竖起耳朵后的痛苦和最后还是耷拉着的幸福!孩子们水到渠成地得到了一个道理“别人是别人,我是我”。
在感悟拼读对话环节,老师先让大家找出大象和小动物们都说了什么,然后分角色朗读,体验了其他小动物的心里,感受了大象的心理变化过程,通过具体创设环境,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逐渐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把读书作为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以读代讲,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悟”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悟”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读书的能力。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观本次录像我发现还有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比如对文本的研读,搭建支架讲述故事、对学生的评价等等。我会为自己热爱的课堂继续挥洒我的汗水,我会用自己的智慧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