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1 21:32:13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50 dm3
B.单个新冠病毒(2019-nCoV)的质量是5 mg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大约5 s
D.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g/cm3
2.图示的四种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柳絮飞舞 B.梅花飘香 C.樱花飘落 D.尘土飞扬
3.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4.关于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质子组成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C.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D.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
5.下列实例中,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靡擦的是( )
A.鞋底加深槽纹 B.用手捏刹车把手 C.给转轴加润滑油 D.用铅笔移动书本
6.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7.如图所示,绳子的一端挂有一重物,绕过光滑杆后。另一端被人用手握住,使重物保持静止,则该里物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绳子 C.光滑杆 D.手
题6图 题7图 题8图
8.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三个实心体 a、b、c。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若体积相同,则b物体的质量最大 B.若质量相同,则 c物体的体积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 k/m3 D.c物质的密度最大
9.太空舱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宇航员在太空能中可以实施的是( )
A.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B.用哑铃锻炼手臂肌肉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 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10.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有酒精的杯中时(ρ=0.8 g/cm3),从杯中溢出24 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A.可能是35 g B.一定是24 g C.一定是30 g D.可能是24 g
11.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先在水平方向对弹簧测力计校正"0"点
B.在末块上加放钧码,可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C.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实验中难以做到匀速拉动木块,这会导致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发生变化
12.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 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
C.量杯质量为20g
D.体积为 60 cm3 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 60 g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 32分)
13.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大约为100______;一瓶"雪碧"的体积大约为1.25______;牛奶的密度大约为1.2______。
14.如图甲,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这是______现象;如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图丙为科技馆内的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原象,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______(同种/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吸引/排斥)的结果;图丁中任意两颗小塑料粒之间的距离都在变大。模拟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它提供了字宙______(膨胀/收缩)的证据。
15.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将该石块放入盛有30 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的是______(a/b/c)。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6.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以不同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a)、(b)、(c)、(d)所示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是F1=F2=F3>F4,那么,观察薄钢条发生的形变,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________两图;(a)(d)两图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有关;(e)、(d)两图________(能/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方向有关。
17.N 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 μm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________(正/负)电,具有吸引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________性(导电/绝缘),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展开,将嘴、例、下额完全包住。然后压紧叠梁条,使口罩与颜面部完全贴合,此时即可以戴好,很多口跟鼻梁条采用了全塑鼻梁条,与传统金属鼻梁条相比,全塑条材料密度________(小/大),并具有很好的________((弹性/可塑性)。
18.北方寒冬,为制作冰照所需的冰块,艺术家找来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箱子,箱内空腔长100 cm、宽80 cm、高60 cm。在箱内加深度为h0的水,一夜之后水完全结冰,且冰块恰好与空腔形状完全一致。已知 ρ水=1×103 kg/m3,ρ冰=0.9×103 kg/m3,则h0=________。
19.如图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的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200 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A测力计示数为FA=_______N;甲、乙两同学同时用 200 N 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如图2所示),则此时B测力计的示数FB=_______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
20.如图所示,小明用常见生活材料制成在水面上使用的天平;在横板正中垂直钉竖板,两板成"⊥"状,在竖板正中用细线挂上重锤,在横板两端下方枯相同的空饮料瓶,在横板两端上方粘相同的塑料盘。使用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使用前发现细线与整板的中线不重合,若重锤线偏向竖板的右侧,则可在横板的_______(左/右)端粘橡皮泥作调整。某次测量过程中,左盘物体的质量大于右盘砝码的质量时,重锤线与水面_______(仍然/不再)垂直,这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的。
2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未箱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箱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在0~1s内,木箱处于_______(静止/运动)状态;在第 2s时刻,木箱受到的摩探力f =_______N;在第4s时刻,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 =_______N.此时木箱做_______(加速/匀速/减速》运动。
22.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均码,登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A点上升高度hA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N;钩码的重为_______N;从开始提升到hA= 30 cm 的过程中,钩码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cm.
三、解答题(共 44分.解答24 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3.(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重15 N的球用线挂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球所受到的重力。
(2)请在图乙中画出被压缩的弹簧对手指的弹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请作出该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24.(6分)有一铜球的质量是178 g,体积是 50 cm3.( ρ铜=8.9 g/cm3)求:
(1)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3)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某种液体。球的总质量变为208 g,则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5.(5分)小明同学在海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基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 m;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 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购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2)小明将天平放在_______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3)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g;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雨花石的密度是_______kg/m3。
26.(6分)下表是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① 0.1 1
② 0.2 2
③ 0.3 3
(1)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器材有:________和_________。
(2)上表空白处缺少的栏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体质量为0.7 kg时,它收到的重力是________N。
(4)以下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5)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以下哪个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的目的相同_______(填代号)
A.探究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B.用刻度尺测几物体长度
27.(9分)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一)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_;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________(大/小)。
(二)如图所示的A、B两弹资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_______弹簧测力计。(均选填"A/B")
(三)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弹簧仲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①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 L1、L2.
②图甲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L1’、L2’。
③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
(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________(填写①/②/③序号)。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弹簧的________和_________相同。
(2)实验方案中除了完成步骤①②外,还探充步霾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中"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筋"表明弹簧的伸长用还与________有关。
28.(5分)小明想用天平(无砝码)、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请将她的实验补充完整。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游码未置手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但指针却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她应该先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再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天平横梁才能平衡。(2>天平调平后,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瓶中分别装满水和食用油,再分别放置在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调节游码,当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g。
(3)将小瓶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量筒内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cm3,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k/m3.
(4)计算出密度后,小杜发现小瓶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后有一点残留,这样会使测量密度值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29.(7分)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__(必须/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厚擦力最小的是_________(甲/乙/丙/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以下事例中,用到以上探究结论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鞋底的槽纹 B.机器转轴处加润滑油
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 D.自行车利车时用力捏闸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_(正确/错误)的。
(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2 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_____(一定/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物理参考答案 2022.4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D B A D B B D A D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3. 克(g) 升(L) 克/厘米3(g/cm3)
14. 扩散 引力 同种 排斥 膨胀
15. 29.2 b 2.92×103
16. a、b 作用点 不能
17. 负 轻小物体 绝缘 小 可塑性
18. 0.54
19. 200 200
20. 左 仍然 竖直向下
21. 静止 20 20 匀速
22. 1.2 2 20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4分.其中第24题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3.(6分)
24.(6分)(1)空心
(2)30cm3
(3)1g/cm3
25.(6分)(1) A (2) 水平 左 (3) 31.4 3.14×103
26.(6分)(1) 弹簧测力计 天平 (2) 重力G/质量m(N/kg) (3) 7
(4) A (5) A
27.(9分)(一)① 正比 ② 大
(二) B A
(三)(1) ② 材料 粗细
(2) 多次实验,寻求普遍规律,防止结论具有偶然性 力的大小
28.(5分)(1) 右 (2) 3.2 (3) 40 0.92×103
(4) 偏小
29.(7分)(1) 必须 等于 (2) 丁
(3) 压力 D (4) 错误 (5) 不一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