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风凉的扇子
--苏扇
扇
子
的
发
展
——扇子传说从舜的时代就有,据史书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用雄雉尾羽所制。
——战国时期的扇子,如同“門”的一半,称之为“户扇”。
扇子最初是用于遮蔽风尘、阳光,故为“障扇”,宫廷也将此作为仪仗饰物,后来又作为日常纳凉之物。发展至今扇子兼具了实用与审美的功能。
小结:
白羽扇 【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
圆因裁制功。
飒如松起籁,
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
终年无尽风。
引秋生手里,
藏月入怀中。
诸葛亮手握羽扇,运筹帷幄
唐寅 《秋风纨扇图》
王羲之题扇图
中国名扇之一
——苏州折扇
1、苏式折扇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2、苏式折扇是怎么制作的呢?
讨 论
材质
工艺
造型
纹饰
扇骨
苏式折扇以竹制见长,尤以棕竹、毛竹为之称怀袖雅物。
材质美
竹,四君子之一,有着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美德,为文人雅士所钟情。
大骨,有素式和花式两大类。
素式是平直型,扇骨不加任何装饰和雕刻,欣赏的是优美的造型和竹子的肌理,呈现一种自然美,其中最关键的加工工艺是磨工。小骨,多则密不通风,少则隙可走马。
其中水磨骨竹折扇更称之为上品。
工艺美
苏州的水磨扇骨重在打磨,打磨不用砂皮,而是一种有细直楞的木贼草,在浸水后用它不断反复打磨,待晾干后,继用榆树叶子磨光,显出细净和光洁来。最后用川蜡上光,使其娇嫩玉润。这种功夫极深的工艺已有几百年传统,是苏扇的主要特色之一。
旧时苏扇闻名,主要在竹折扇扇骨的加工工艺上。各种形式的竹折扇,长短、宽窄各有不同,扇骨多少也不等,扇肩、扇头的变化更多。
造型美
纹饰美
花式是曲折型或起梁、贴梁式,在扇骨上运用雕刻、镶贴、髹饰漆骨、镂空透雕、烫花、手绘等。
雨点乌漆洒金女扇
明代万历年间,吏部尚书王锡爵夫妇墓出土
现收藏于苏州博物馆
扇面
折扇的扇面上宽下窄,呈扇形。画家在命笔之时须考虑在特定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巧构,展示技法。匠心独具,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
吴门画派 扇面书画
方寸之间见乾坤
书画结合,笔墨情趣,意境高雅
七十二状元扇面 苏州博物馆馆藏
笔墨之间,寄托情感
怀袖雅物
扇骨、扇头 :
材质美、工艺美、造型美、纹饰美
扇面 :
文人书画,笔墨情趣,意境深远.
苏州折扇为古代文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成为文人之间传递情感的载体,携带方便,开启有后,给人以最雅致的欣赏。苏州折扇作为工艺美术,因为有文人参与,使工艺思想不断推进,工艺技术不断提升,形成了以精雅为主要特点的苏式工艺风格。
试一试:
每位同学尝试画一画苏扇的扇面,要求画面构图合理美观,有创意。
课后拓展:
走进苏州博物馆,进一步了解苏州折扇的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