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选择题
1.2018年3月25日,北京大学英国校区启动仪式在英国牛津的“一塔湖图”举行。英国校区是北京大学的首个海外校区,被外界誉为“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18年5月2日,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寄语青年。北京大学的原名是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戊戌政变”后的第五天,口口口口正心惊胆战地等待噩运降临,不料慈禧太后在谕旨中却说道:“口口口口为培植人才之地,应予以继续兴办……”凭借慈禧太后这一句话,它化险为夷,得以幸免于难,成了“戊戌变法”诸多新政的唯一幸存者。“口口口口”应指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轮船招商局
3.若建立“甲午风云”网站,下列人物中哪个可以填入“甲午风云英雄排行榜”一栏中(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左宗棠
4.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卡片中的内容出自:(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口炮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下列选项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没有学到西方先进技术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是完全失败的一次尝试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海军的发展
6.洋务运动30年间,由洋务派创建的较大规模企业有10个。海军方面,北洋舰队购置西方先进战舰14艘。国人自办约20余种近代报刊。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
A.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B.重视海防建设
C.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使国家走向富强
7.1899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
A.保证美国在华的经济利益 B.与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C.与其他国家互相开放 D.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8.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严复等主持了《国闻报》。该报主要宣扬( )
A.变法图强的思想 B.兴办洋务的思想
C.民主革命的思想 D.抗日救亡的思想
9.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10.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 年,义和团大败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的战斗主要发生在()
A.大沽口 B.廊坊 C.山海关 D.虎门
1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平壤战役 B.辽东半岛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12.19世纪末的日本政局动荡,当时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承认:“国内政局越来越紧张,常手段已不能使这种混乱平息下去。”材料反映了日本发动战争的背景,该“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全面侵华战争
13.2018年9月15日,考古队员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的一艘沉船上发现距海床面以下5米处 的舰舷外壁悬挂着木质髹(xiū)金“经远”舰名字牌(下图所示),由此确证沉舰即为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经远舰”。下列与“甲午海战”有关的是
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致远舰④黄海海战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艇撞向敌舰,英勇牺牲的战役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5.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维新变法并推行“百日维新”的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二、综合题
16.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不得照抄材料)
(3)材料三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7.“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下图
图1鸦片战争穿鼻海战 图2甲午战争黄海激战 图3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侵华目的的是哪一条?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图二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是谁?在他的身上有一种怎样的精神?
(3)图三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是什么?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
(4)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从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1898年的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以后改名为北京大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故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C
【详解】
根据“戊戌变法”“培植人才之地”“唯一幸存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口口口口”应指的是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学堂,C符合题意;ABD项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排除。故选择C。
3.B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在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B选项符合题意;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A选项不符合题意;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C选项不符合题意;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4.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丑条约》,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计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D项正确;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中英 《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也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和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排除A项;1858 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排除B项;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可知与洋务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客观上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没有学到西方先进技术,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完全失败的一次尝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海军的发展,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在经济领域、军队建设和文化方面向西方学习,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故C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思想文化,报刊的创建无法说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海防建设与其他领域建设的比较,故B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未使国家走向富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与列强共同宰割中国,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B符合题意;保证美国在华的经济利益不是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最主要原因,A排除;CD项不是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排除。故选择B。
8.A
【详解】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由此可知,《国闻报》主要宣扬变法图强的思想。故A符合题意;兴办洋务与《国闻报》不符,排除B;《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排除C;抗日救亡的思想与《国闻报》不符,排除D。故选A。
9.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故此题选A。
10.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义和团大败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廊坊等地,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11.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在威海卫战役中由于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结果是北洋舰队被日军围困在威海卫军港内,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故D符合题意;平壤战役是陆战,北洋舰队未参战,其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朝鲜的平壤,故A不符合题意;辽东战役的结果是日军占领了大连、旅顺,故B不符合题意;北洋舰队在黄海战役中虽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不可以继续作战,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B
【详解】
由材料“19世纪末”“日本发动战争”,结合所学,1894年,日本借朝鲜问题的时机,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始于1856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始于1900年,全面侵华战争始于20世纪30年代,时间与题意不符,排除A、C、D。故选B项。
1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住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在弹尽的关头,他下令朝日舰撞去,最后被鱼雷击中,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②③④与“甲午海战”有关,选项D符合题意;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选项ABC排除。故选D。
14.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1894年,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甲午中日战争”,同年9月,日军舰队袭击北洋舰队,史称“黄海海战”,在这次战斗中,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迎战敌舰,不幸战舰被击中,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殉国。分析地图可知①是平壤战役,②是黄海大东沟,③是花园口,④是威海卫,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5.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进行改革,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三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光绪帝表示不愿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维新变法并推行“百日维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皇帝都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皇帝,排除;故选C。
16.(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3)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可知,该材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依据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可知,该材料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依据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可知,该材料是《辛丑条约》的内容。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相同点有:都有割地条款;都有赔款条款;都有开放通商口岸条款。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7.(1)鸦片战争;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
(2)邓世昌;爱国主义精神,勇于牺牲的精神。
(3)镇压义和团运动,瓜分中国;《辛丑条约》。
(4)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具有不屈的抗争精神。
(1)
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
(2)
观察图片可知,图二黄海大战中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是邓世昌。1894年,中日两国在黄海大东沟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不幸被敌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在他的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勇于牺牲的精神。
(3)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瓜分中国,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具有不屈的抗争精神。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