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4 15: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  )
A.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迁都洛阳 D.提倡与汉族通婚
2.历史老师制作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打一历史事件)这则谜语的谜底应是
A.商鞅变法
B.诸侯争霸
C.三国鼎立
D.北魏孝文帝改革
3.鲜卑族在某次改革中内容如下:十六年“告谥孔庙”;十七年“迁都洛阳”;二十年“改姓为元氏”。这此改革指
A.前秦改革 B.齐桓公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商鞅变法
4.如下图是河南巩县石窟寺的壁画《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皇帝和大小官员都穿着汉族服饰。这反映出( )
A.鲜卑族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
B.北魏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C.北魏孝文帝改革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的成果
D.民族隔阂与偏见完全消除
5.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下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6.魏晋时期,内迁各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汉人接受“胡床、胡坐”。这反映的是( )
A.民族矛盾加剧 B.民族交融加强 C.南方经济发展 D.少数民族入侵
7.自古以来,洛阳墨客云集,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请问曾以洛阳为都城的政权有
①西周 ②东汉 ③曹魏 ④ 西晋 ⑤ 北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8.为了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同学们搜集了以下三幅图。由这三幅图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9.《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孝文帝代替“北俗之语”的是
A.匈奴语 B.鲜卑语 C.汉语 D.前秦语
10.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的汉化政策”有利于( )
A.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B.消除与汉族的民族隔阂
C.鲜卑族统一北方 D.经济重心南移
11.北魏孝文帝,鲜卑族,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它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其目的是
A.加强皇帝权力 B.打击鲜卑贵族
C.促进民族交融 D.增强军事力量
12.小欣在查资料时发现有一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你认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
A.东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两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3.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反映他们
A.非常孝顺长辈 B.变成了汉族人 C.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将鲜卑姓改为了汉姓
14.《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初,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其记载:“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 B.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 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15.与早期佛像相比,云冈石窟中期部分佛像的服饰,已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孝文帝改革 D.辽宋和战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北史》
材料三:“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变法?材料中包含了哪两项内容?
(2)材料二中提到的“魏主”指的是谁。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
(3)说明材料三“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5)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17.根据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重要改革的内容?其中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什么?最能实现“富国”、“强兵”的措施分别是什么?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材料二是某班下课后,历史老师留下的部分板书内容,请判断老师讲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北魏此前的都城平城守旧势力比较强大,而洛阳是中原政治、经济中心,孝文帝迁都洛阳便于深入学习汉文化,推行改革,C符合题意;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提倡与汉族通婚都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之一,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3.C
【详解】
根据题干“鲜卑族……十七年‘迁都洛阳’;二十年‘改姓为元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等,C项正确;前秦是氐族建立的政权,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排除A项;齐桓公改革、商鞅变法都属于汉人改革,排除BD项。故选C项。
4.C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局部),图中所有人物的着装均是宽衣大袖,与其传统民族服饰截然不同,男女皆着汉人服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服饰发生了的变化是鲜卑族人流行穿汉服,这种变化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密切相关,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穿汉服、还有改汉姓、说汉话等。北魏孝文帝的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彼此影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鲜卑族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排除A项;图片内容没有体现北魏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排除B项;民族隔阂与偏见完全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
图示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频繁导致政权分立,人口大规模迁移促进了民族融合,D项正确;中国境内出现远古人类是中华文明的起源阶段,排除A项;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的阶段,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变革时期,排除B项;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6.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内迁各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汉人接受“胡床、胡坐”,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加强,B项正确;汉人接受胡床,这是民族交融,不是民族矛盾、南方经济、少数民族入侵,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7.C
【详解】
据所学知识,②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③220年曹操二者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④266年司马炎纂夺皇位,以洛阳为都,建立西晋;⑤公元4世纪,我国东北的鲜卑族建立北魏,后来逐渐统一黄河流域,后迁都洛阳,因此②③④⑤都以洛阳为都城的政权,C项正确;①西周的都城是镐京,排除含义①的ABD项。故选C项。
【点睛】
8.D
【详解】
图片反映的是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历史,在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的统治下,此后,南北方进入了南北朝并列的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人的南迁,中国历史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因而魏晋南北朝的特征为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D项正确;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夏商周之前社会特征,排除A项;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先秦时期社会特征,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大意是皇帝命令不能在朝廷上用北方话(鲜卑语)讲话,如果有人不听命令,免去他的官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中要求学说汉语的措施,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
根据“汉化政策”“鲜卑国主”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迁都洛阳,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汉礼,这些汉化政策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交融,A项正确;材料措施没有消除与汉族的民族隔阂,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是在鲜卑族统一北方后,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促进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
根据材料“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目的促进民族交融,C项正确;题干孝文帝改革内容与加强皇帝权力,增强军事力量无关,排除AD项;题干改革内容没有打击鲜卑贵族,排除B项。故选C项。
12.D
【详解】
根据材料“有一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这一现象出现在北魏时期,也就是南北朝时期,因为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北朝,北朝和南朝同时并存,合称南北朝,D项正确;东汉时期 、三国时期、两晋时期与题意“有一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是汉人儒家文化思想的代表,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崇汉族文化,因为鲜卑民族迫切需要与汉族融合,吸纳汉文化和思想,从各个方面加以体现,所以自孝文帝以后多采用孝字做谥号,说明北魏皇室都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故C符合题意;非常孝顺长辈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A;变成了汉族人的说法错误,排除B;将鲜卑姓改为了汉姓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排除D。故选C。
14.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孝文帝迁都洛阳以来,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故ABD排除。故选C。
15.C
【详解】
通过题干分析,“云冈石窟”、“具有汉族服饰的风格和特色”,可知这是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和艺术,材料中佛像出现汉族服饰风格说明民族融合,C符合题意。A张骞通西域,西汉时期,与题意不符。B玄奘西行,唐朝时期,与题意不符。D辽宋和战,北宋时期,与题意不符。故选择C项。
16.(1)商鞅变法;确立县制;奖励耕织。
(2)北魏孝文帝;洛阳。
(3)鲜卑语;汉语。
(4)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5)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言之有理即可)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史称“商鞅变法”;根据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措施中的确立县制;根据材料“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措施中的奖励耕织。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提到的“魏主”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根据材料“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想把都城迁到洛阳。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3)
根据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北语”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5)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少数民族的鲜卑族也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来贡献,中华民族的文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也可以得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等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7.(1)商鞅变法。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现措施: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1)
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一表格是商鞅变法的措施;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经济上的措施,即废除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富国”、“强兵”分别与改革在经济上和军事上从措施有关,如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这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统一度量衡,为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根据所学可知,通过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根据材料可知,494年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所学可知,通过迁都,北魏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也有利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通过汉化措施,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也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