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12.2 滑轮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机械中,不省力的机械是( )
A.钢丝钳
B.动滑轮
C. 旗杆顶定滑轮
D. 斜面
2.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 )
A.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既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D.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A中的杠杆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C、D中的物体被匀速吊起,所有物体重力均为G,不计动滑轮重力、绳重和一切摩擦,则所用拉力F最小的是( )
A. B.
C. D.
4.思维导图是总结归纳知识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中A、B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费力、天平 B.费力、动滑轮
C.省力、定滑轮 D.省力、天平
5.在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车间工人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物提起2m的高度,下列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10m B.这个滑轮组能省距离
C.这个滑轮组能省力 D.这个滑轮组能省功
6.如图所示,用同一根杠杆或同一个滑轮提起同一重物G,滑轮和杠杆自身重力不计,使重物G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 )
A.F1 B.F2 C.F3 D.F4
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直线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5N的物体,手的拉力为20N,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1m/s,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2N,不计绳重、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B.动滑轮重为5N
C.拉力的功率为2W D.10s内物体的重力做功为35J
8.如图所示是使用不同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F最大的是( )
A. B. C. D.
9.如图是小科同学拉水下一重物的示意图。他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将重物从水底缓慢拉到井口,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地面对小科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小健学习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后做出以下总结,你认为他的总结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垂直于道钉撬的把手向下压时,人的用力最省力
B. 用斜面向上搬物体时,既可以省力,又可以节省做功
C. 使用镊子时,杠杆的支点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的外侧,属于费力杠杆
D. 图中的小人若沿F2方向用力,所用的力与沿F1方向用力的大小基本相同
11.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A.F2<F1<F3 B.F2<F1<F3
C.F1<F2<F3 D.F2<F3<F1
12.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 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绳轮间的摩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拉力F2的功率为0.6W
B.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C.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D.物体A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2N
二、填空题
13.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800N物体匀速提升了2m,拉力为350N,则需要有___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在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了___m。
14.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货物重50N,若不计轮重、绳重和摩擦,将货物匀速向上拉动1m,则图甲中拉力F=______,绳自由端s下降______m;则图乙中拉力F=______,绳自由端s上升______ m。
15.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______。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 ______杠杆。(最后两空均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
16.如图所示,重力为50牛的木块A在拉力F1作用下,10秒内沿水平面匀速前进了50厘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F1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焦,功率为________瓦。
三、综合题
17.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杠杆上的A点和B点分别作用两个力F1和F2, 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已知OA:OB=1:3.
(1)若F1=12N,方向竖直向下,问作用在B点的力F2的最小值为多大?____
(2)若F1减为6N,方向变为竖直向上,要求不改变(1)中F2的大小,只改变F2的方向,使杠杆仍保持水平平衡,则F2的方向应如何?
( )
18.使用一滑轮组把200N的重物吊起1m,绳子自由端移动了5m,请画出该滑轮组的装配图,求所用拉力的大小.( 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
19.一场罕见的雪灾突袭了我国大部分地区.
(1)由于路面结冰车子打滑,在某路段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个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 答:_______,这是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_______发生的.
(2)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在车辆的轴承中加润滑油
C.给车辆适当加重,如在车上放几个大石头等
D.在某些路段,交警都会提示司机必须给车子带上防滑链
(3)因路面太滑,一辆满载抗雪灾物资的汽车不慎陷入了路边沟壑的雪堆中,现欲将陷入雪堆里的汽车拉出.
①若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拉,怎样才最省力?试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____;
②若拉力F为1000N,当匀速拉绳前进3m时,汽车受到雪堆的阻力是多大___ 汽车前进了多少m___ (不计机械自身摩擦)
(4)因道路结冰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如图所示,是小芳和一辆汽车准备通过某冰面的情景.已知汽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500cm2,车的总质量为0.6t.小芳质量为50kg,每只鞋底面积为100cm2,请你根据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_.(g取10N/kg)
20.一根绳子最多承受300N的拉力,现要用它吊起质量是70 kg的物体.
(1)请设计用最少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吊起此物体,画出其绕线方式,滑轮及绳重、摩擦不计.
(2)若物体被提高3m,每个滑轮质量是2kg,绳重、摩擦不计,(g=10N/kg)试求:
(a)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多少? (b)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21.甲、乙两人用如图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若将物体提高2米,甲用了2秒,乙用了3秒.
(1)乙的绳子自由端移动了_____米.
(2)这个过程中,甲做了多少功?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比较甲、乙的功率大小.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钢丝钳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理想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故C符合题意;
D.斜面属于省力机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因为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能够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
A.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杠杆平衡时
故拉力;
B.图B中为定滑轮提升物体,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绳端拉力;
C.图C中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载,自由端拉力;
D.图D中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承载,自由端拉力;其中D图中自由端拉力最小。
故选D。
4.A
【详解】
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及等臂杠杆。钓鱼杆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而天平、定滑轮为等臂杠杆,而动滑轮为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A.由图知,n=2,物体上升的高度h=2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2m=4 m
即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4m,故A错误;
BC.图中滑轮组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B错误、C正确;
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
A.由于杠杆平衡,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杠杆平衡,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故B符合题意;
C.使用定滑轮,,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动滑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A正确;
B.动滑轮重为
故B错误;
C.拉力的功率为
故C错误;
D.重力与移动的距离垂直,不做功,10s内物体的重力做功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8.A
【详解】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即在理想状态下比较动力的大小。
A.这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物体挂在动滑轮一侧绳子上,拉动滑轮的轮轴,此时拉力
F1=G+G=2G
B.图示是一个定滑轮,则拉力
F1=G
C.绳子的有效段数为3,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D.图中为斜面,使用任何机械不能省功,根据Fs=Gh有
F1×2m=G×1m
可得
F1=G
比较所用动力的大小,可知选项A中动力最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A
【详解】
如图所示:
对于人
G人=F支+F拉
对于重物
G物=F浮+F拉′
因为使用的是定滑轮,不计摩擦和水的阻力,则
F拉=F拉′
G人﹣F支=G物﹣F浮
F支=G人﹣G物+F浮
小科将重物从水底缓慢拉到井口:物体露出水面之前是全浸入,因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而人重和物重不变,所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不变;从物体露出水面到刚好离开水面,因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受到的浮力变小,而人重和物重不变,所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变小;物体离开水面上升,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而人重和物重不变,所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不变;由此可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先不变、后变小、再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
A.垂直于道钉撬的把手向下压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动力臂最大,人的用力最省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斜面向上搬物体时,可以省力,但需额外克服斜面摩擦力做功,不能省功,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使用镊子时,杠杆的支点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的外侧,此时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滑轮的特点可知,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n=2,图中的若沿F2方向用力,所用的力与沿F1方向用力的大小基本相同,都等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详解】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时:
第一个图是等臂杠杆,力臂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第二个图是滑轮组,承担总重绳子的段数
拉力
第三个图是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
故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
A.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n=2,拉力端移动速度
v=2v物=2×0.1m/s=0.2m/s
根据
可知F2的功率
P=F2v=3N×0.2m/s=0.6W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3F2=3×3N=9N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B和A之间的摩擦力
fB=2F2=2×3N=6N
根据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物体A对B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6N;对于物体A,受到B对A向左的摩擦力fB1=6N,向右的拉力F1=4N,因为A静止,所以地面向右的摩擦力
f地=fB1-F1=6N-4N=2N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B.如果增大F2,B将做加速运动,B对A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B与A之间的摩擦力不变,A受摩擦力不变,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也不变,即A的受力情况不变,还是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13. 3 6
【详解】
[1]绳子的段数为
(段)
如图: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14. 50N 1m 25N 2m
【详解】
[1] [2]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能改变力的方向,相当于等臂杠杆,物重50N,拉力为50N,货物移动1m,绳子也移动1m。
[3][4]由图乙是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要费一倍的距离,当物重50N时,拉力为25N,物体移动1m,绳子移动2m。
15. 力的方向 等臂 省力
【详解】
[1][2]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它的支点在轴上,轴与轮的半径分别是动力臂及阻力臂,即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在使用时,支点在固定端绳子与轮的接触点,阻力作用点在轴上,所以动力臂为轮半径,阻力作用点在绳子自由端与轮的接触点上,所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16. 20N 10 1
【详解】
[1]据动滑轮的特点有,拉力F1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相等,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f=2F1=2×10N=20N
[2]由题意知,绳子端移动的距离
s=2×0.5m=1m
F1所做的功
W=F1s=10N×1m=10J
[3]功率
17. 4N
由题意可知F1的力臂,通过分析可得出B点的最大力臂,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求得作用在B点的力F2的最小值.
【详解】
(1)F1的力臂为OA;而F2的方向和杠杆垂直时,力臂最长,最大力臂为OB的长度;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F1OA=F2OB;则力F2的最小值: F2==4N;
(2)要使杠杆仍能平衡,则应改变F2的方向,使杠杆的受力仍能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
F1OA=F2OC;则可求得F2的力臂为: OC=OA,因为F1的方向竖直向上,所以F2的方向应该向下,如下图所示:
18.40N
【详解】
绳子的自由端移动5m时,重物升高1m,因此有5段绳子承担物重,如图所示:
滑轮组、绳重和摩擦均不计的情况下,F=G=×200N=40N.
19. 不能 同时 B 3000N 1m 汽车的压力:F车=G车=m车g=0.6×103kg×10N/kg=6×103N
汽车的压强:
小芳的压力:F人=G人=m人g=50kg×10N/kg=500N
小芳行走时的压强:
因为p人>p车,所以小明的说法不正确,小芳对马路的作用效果大,不能安全通过.
答:小明的说法不正确.
【详解】
(1)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辆车撞上另一辆车的同时,另一辆车也对这辆车施加了力的作用,这两种作用没有先后之分,所以这个交警无法找出到底是哪辆车.
(2)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错误;在轴承中加润滑油,是为了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故B正确;给车辆适当加重,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司机给车子带上防滑链,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选B.
(3)①对于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讲,最省力的情况就是由3段绳子承担总的阻力,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如图:
②根据题意,汽车受到雪堆的阻力是:F阻=3F拉=3×1000N=3000N,汽车前进的距离是:h=s/3=3m/3=1m;
(4)汽车的压力是:F车=G车=m车g=0.6×103 kg×10N/kg=6×103 N;
汽车的压强是:p=F/S=6×103N/0.15m2=4×104 Pa
小芳的压力是:F人=G人=m人 g=50kg×10N/kg=500N
小芳行走时的压强是:p人=F人/S人=500N/100×10 4m2=5×104 Pa
因为p人>p车,所以小明的说法不正确,小芳对对冰面的压强大,不能安全通过.
20.(1)3股绳子作用在动滑轮上 1动1定 向上拉 (2)(a)240N, (b)9m
【详解】
(1)根据题意知道需要吊起的物体的重力是G=mg=70kg×10N/kg=700N,而一根绳子最多承受300N的拉力,由于还要包括滑轮的重力,故应用三根绳子承担总物重,再结合用最少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故绕法如图:
(2)(a)因为有3根绳子承担物重所以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F=(G轮 +G物 )/3=(700N+2kg×10N/kg)/3=240N;
(b)物体被提高3m,所以绳端移动的距离是s=3h=3×3m=9m.
21. 4 甲做的功为200J 甲的功率为100W;乙的功率为80W;P甲>P乙
【详解】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乙是动滑轮,省一半的力,费一倍的距离,若将物体提高2米,则绳子自由端移动了4米.
(2)甲为定滑轮,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则甲做的功:W甲=Gh=100N×2m=200J;
(3)乙做的功:W乙=Fs=×4m=240J;
甲的功率:P甲===100W;乙的功率:P乙===80W;
比较得,P甲>P乙.
故答案为(1)4;(2)甲做的功为200J;(3)甲的功率为100W;乙的功率为80W;P甲>P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