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10.2 内能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大风起兮云飞扬 B.柳絮飞时花满城
C.满架蔷薇一院香 D.秋雨梧桐叶落时
2.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小赵同学在网上下单了自热小火锅。如图,上下包装被分为两层,通过向下层加水,使发热包膨胀升温,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加热的鸭血有内能,未加热的虾饺无内能
B.闻到火锅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刚开始加热的藕片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不变
D.发热包是通过做功改变小火锅里食物的内能
3.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0℃冰熔化成0℃水,温度、内能都不变
C.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D.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4.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小赵同学在网上购买了自热小火锅(如图),上下包装被分为两层,通过向下层加水,使发热包膨胀升温,加热上层食物,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加热的鸭血有内能,未加热的虾饺无内能
B.发热包是通过做功改变小火锅里食物的内能
C.刚开始加热的藕片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不变
D.闻到火锅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5.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受温度影响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
C.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 D.热水中加入冷水变成温水属于扩散现象
6.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放量,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上方瓶中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7.如图所示,在试管里注入少量的水,用软木塞塞紧管口,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试管里的水沸腾了,水蒸气把软木塞向上冲起。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这个过程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类似
B.试管内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
C.酒精燃烧时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
8.有张有驰,在学校鼓励号召下,现在鲁能巴蜀的课余时间,很多同学走出了教室;在教学楼之间的花园里就有很多同学打羽毛球。有关羽毛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挥拍击出的羽毛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惯性的作用
B.小明击球时只有球拍发生了形变
C.羽毛球在空中飞行时与空气摩擦内能增加
D.运动时穿运动鞋,因为鞋底的花纹在跑跳时可减小摩擦
9.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物体的热量越多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10.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二、填空题
11.在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中,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是用酒精消毒,在使用酒精前要进行稀释,在稀释过程中发现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放在一起时,发现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原因是______,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______。爱美的女医生照镜子时不小心把镜子摔碎了,发现“破镜难重圆”,原因是______。
12.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__,再注入另一种液体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观察到________,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____的玻璃管。
13.如图所示是小松帮助妈妈制作“拔丝红薯”时的情景。制作的“拔丝红薯”闻起来甜香浓郁,这是______现象;在制作过程中,红薯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4.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也可以跳绳使身体发热。前者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15.如图是一个香炉,点燃炉内的蜡烛,加热香薰液,香薰液汽化后房间充满了香气,这是______现象。蜡烛熔化产生的蜡液会向下流动,是由于受向下的______力作用,蜡液凝固后会粘在炉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
三、综合题
16.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中国是茶的故乡。如图为一套茶具,小小的茶具中蕴藏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
(1)当用夹子夹茶叶时,夹子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费力”“省力”或“等臂”)杠杆;
(2)用热水冲泡茶叶时,茶叶随水而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茶叶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了茶叶的内能;
(3)茶壶上有小孔是利用了______,便于将茶水倒入杯中;
(4)冬天向壶中倒入刚烧开的沸水泡茶时,会看到“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放热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5)若茶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30cm2,茶壶的总重是6N,则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______Pa。
17.英德是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也是中国红茶之乡,“英红九号”深受人们的喜爱,被销往全国各地,其中茶文化就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
(1)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这便是制茶中的“杀青”。用沸水才能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现象越明显;
(2)壶嘴与壶身相通而且等高,是利用______原理制成的,壶盖上有小孔是利用______,便于将茶水倒入杯中;
(3)用如图所示的夹子夹茶叶时,夹子相当于一个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4)冬天向壶中倒入刚烧开的沸水泡茶时,会看到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放热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18.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湖南湘乡:万亩油菜花成片盛开飘溢醉人浓郁香(节选)
中国网3月21日讯
春回大地,百花齐放。湖南湘乡金石镇万亩油菜花已经成片盛开,金波涌动,溢香醉人。“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
金黄的油莱花重叠在错落有致的田野里,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在阳光的照耀下,仿若铺上了一条金色的地毯,又如一副异彩纷呈的画卷。
油菜花没有玫瑰、牡丹那样层层叠叠的花瓣与多变的姿态,只是成片的黄色,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厚重而优雅。田野花海间,游人或载歌载舞,或谈笑风生,尽享旅游的舒适和惬意。
在一条铺有碎石的小道上,记者注意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蜂农周菊中。他是金石镇大长村人,养蜂已经有18年了,每年为了赶花期跑遍了全国各地,今年为了赶上家乡本地的油菜花花期,他做足了准备.他告诉记者,通过一个为蜜蜂特殊设计的凹槽可以把油菜花的花粉收集起来,蜜蜂把花粉采集回来进入凹槽时,可以把花粉脱落下来。
如果说油莱花让我们置身花的海洋,那么山茶花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家碧玉一般的灵动之美。在金石镇石坝村东泉家庭农场的茶花园里,漫山遍野娇艳的山茶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叠叠层层,妩媚动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随着美丽乡村的加快推进,环境美了,生活富了,村民笑了,青山绿水环绕,亭旁绿树掩映,这一幅幅田园风光图,让人们在亲近自然中感受到别样的春色。
一花一草一世界,一人一树一风景。
春天,真好!
(1)“飘溢醉人浓郁香”属于________现象;在阳光的照耀下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说明_______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一条铺有碎石的小道”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3)“青山绿水环绕”绿水倒映着青山,是因为光的________。
19.布朗运动
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象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改变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1) 布朗运动是_______运动.
A.分子 B.原子 C.物体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_分子的运动
A.水 B.花粉 C.空气
(3)请设计出使布朗运动加快的一种方法.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和花看得见,故不是分子,故不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满架蔷薇一院香,是香味分子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秋雨梧桐叶落时,雨、梧桐叶都是看的见的物体,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
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则未加热的虾饺也有内能,故A错误;
B.闻到火锅的香味是香味分子进入人的鼻子,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故C错误;
D.发热包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小火锅里食物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
A.同一物体的质量和状态均相同,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故A正确;
B.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该过程中冰吸收热量,其内能会增加,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用力搓手,由于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手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故C错误;
D.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具有流动性,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未加热的虾饺也有内能,故A错误;
B.发热包膨胀升温,加热上层食物,则发热包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小火锅里食物的内能,故B错误;
C.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所以刚开始加热的藕片温度升高,内能变大,故C错误;
D.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就说明了分子的运动,闻到火锅的香味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扩散得越快,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扩散现象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过程,说明分子在不停得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闻到花香是气味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热水中加入冷水变成温水,是热量的传递,与分子的运动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
A.图示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最后会混合在一起,两个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相同,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错误;
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颗粒在做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B错误;
C.分子的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颜色相同后,气体分子仍然在做运动,故C错误;
D.原来上方瓶中为空气,现在两瓶颜色相同了,说明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混在一起了,所以上方瓶中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B.用酒精灯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得水的内能增加,产生大量水蒸气,故B错误;
C.酒精灯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木塞冲出;此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液化为小水滴,即我们看到的白雾,故D错误;
A .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此原理的应用,故A正确。
故选A。
8.C
【详解】
A.挥拍击出的羽毛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羽毛球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击球时,球拍与羽毛球都发生了形变,故B错误;
C.羽毛球在空中飞行时与空气摩擦,羽毛球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故C正确;
D.运动时穿运动鞋,因为鞋底的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跑跳时可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
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热量,故B错误;
C.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内能大的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高,故C错误;
D.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做功是能的转化,故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
A.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是温度,故A错误;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变大,故B正确;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主要通过做功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故C错误;
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可以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11. 分子间有空隙 做无规侧运动 详见解析
【详解】
[1]在稀释过程中发现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放在一起时,发现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说明酒精和水彼此进入对方,原因是分子间有空隙。
[2]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有酒精的分子飘到我们鼻子里,说明酒精分子在做无规侧运动。
[3]爱美的女医生照镜子时不小心把镜子摔碎了,发现“破镜难重圆”,是因为断裂处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12. 水 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 小
【详解】
[1]因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故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水,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
[2]因分子间存在间隙,故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进入彼此间的间隙,会观察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
[3]玻璃管的内径越小,玻璃管内的液体体积变化时,液体的高度变化越明显,故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小的玻璃管。
13. 扩散 增大 热传递
【详解】
[1]闻到香味,是香气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进入了空气,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
[2][3]在制作过程中,通过高温的炉火对红薯加热,红薯吸热了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4. 热传递 做功
【详解】
[1]前者是坐在电火箱内取暖,人吸热,觉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
[2]后者是跳绳使身体发热,人在运动,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
15. 扩散 重 引力
【详解】
[1]香薰液汽化后房间充满了香气,这是香薰液分子运动到了房间的空气中,是扩散现象。
[2]由于受重力作用,蜡烛熔化产生的蜡液会向下流动。
[3]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所以蜡液凝固后会粘在炉上。
16. 费力 运动状态 热传递 大气压强 液化 2000
【详解】
(1)[1]当用夹子夹茶叶时,夹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
(2)[2]用热水冲泡茶叶时,茶叶随水而动,是水对茶叶有力的作用,于是茶叶运动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茶叶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水将茶叶加热的,所以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茶叶的内能。
(3)[4]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大气压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4)[5]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
(5)[6]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17. 蒸发(或汽化) 扩散 连通器 大气压 费力 液化
【详解】
(1)[1\加热时茶叶中的水分快速蒸发(或汽化),变成水蒸气,这便制茶中的“杀青”。
[2]用沸水才能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茶的分子能更快地扩散到水中。
(2)[3]壶嘴与壶身相通且等高,这样形成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所以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4]壶盖上有小孔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便于茶水倒入杯中,因为这种茶壶的严密性较好,若壶盖上没有小孔,收壶内的气压小,而壶外的气压大,那么茶水很难倒出,而壶盖上的小孔可让空气进入壶内,让壶内外的气压相同,茶水很容易就能倒出了。
(3)[5]如图所示的夹子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使用的时候虽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
(4)[6]冬天用沸水泡茶时,会看到冒“白气”,这个现象是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而形成的。
18. 扩散 温度 增大 反射
【详解】
(1)[1]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闻到醉人的花香属于扩散现象。
[2]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3]铺上碎石可使道路表面更加粗糙,这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3)[4]青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19. C A 提高液体温度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很小,是肉眼观察不到的,布朗运动就是通过转换法来对分子的运动进行间接的研究.
【详解】
(1)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是物体在运动,因为分子太小,用肉眼根本无法看到;故选C;
(2)小颗粒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受力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可见花粉小颗粒的运动是由于受到水分子的运动所致;故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分子(水分子)的运动;故选A;
(3)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提高液体的温度,可使布朗运动加快.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