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8.4、大气压强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8.4、大气压强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2 09:0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8.4、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乳牛自动喂水器
B.活塞式抽水机
C.茶壶
D.船闸
2.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盛满水的盆景盘中,如果瓶底没有空气,则瓶中的水会流出
B.倒放在盆景盘中塑料瓶有空气进入后,瓶中水面上的空气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瓶口被浸没,瓶中的水没有流出,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D.若在瓶底开一孔,瓶中水就会流出直至瓶中水面与盆景中水面相平
3.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是(  )
A.托里拆利 B.阿基米德 C.牛顿 D.欧姆
4.如图所示的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纸片托住水
B.橡皮筋外凸
C.水利大坝上窄下宽
D.手指夹住笔两端
5.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气压为零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使它不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6.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7.“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面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水坝的下部要比上部修得宽一些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而增加
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
C.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对人的肩膀的压强
D.菜刀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8.最早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物理学家是(  )
A.托里拆利 B.牛顿 C.帕斯卡 D.阿基米德
9.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10.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下落 B.小试管上升
C.去壳熟鸡蛋进入瓶内 D.杯口的纸片不下落
11.近年来,中国科技成就让世人瞩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天问一号”、国产大飞机C919……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铁因为速度快,所以惯性大
B.国产大飞机高度上升时,机舱外的大气压变大
C.绕月飞行的“嫦娥”卫星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将会一直绕月做圆周运动
D.“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器为减速着陆,需启动反推火箭向下喷火着陆
12.下列医院中物品的应用与气压无关的是(  )
A.医生进行肌肉注射 B.用真空采血管采血
C.医生给病人拔火罐 D.注射器抽取药液
二、填空题
13.活塞式抽水机里的水能随着活塞上升,是由于______的作用;1个标准大气压支持______m高的水柱。
14.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__的存在:物理学家托里拆利使用________很大的水银做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的值越________。
15.同学们在吃营养早餐时,发现吸牛奶的吸管有一端是尖的,这是通过______来增大压强;同学们喝牛奶是利用______将牛奶吸入口中的。
16.如图所示为中国航天员在离地球360千米的高空完成太空作业的情况,小华在观看视频时发现航天员要穿着厚厚的航天服才能走出太空舱,通过查阅资料,他得到以下信息:(1)1个标准大气压是人类最适应的环境,0.3个标准大气压是人类低气压承受极限;(2)不同海拔高度处的大气压值不同(见下表):
海拔高度h千米 0 0.1 0.2 0.3 0.4 1 1.5 2 3 4 5 6 7
大气压强帕 1.0 0.99 0.98 0.97 0.96 0.9 0.85 0.8 0.7 0.62 0.54 0.47 0.41
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大气压强p和海拔高度h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
②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当海拔高度h为0.8千米时,p为______帕;
③根据上述查阅资料的信息和表格中的相关信息,说明航天服的作用,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
三、综合题
17.厨房中有很多物理知识。
(1)比如对于较名贵的补品,一般会使用“隔水炖”的做法,以有效锁住营养成分。其原理如图,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如果要使试管中在水沸腾,可以采用以下哪些方法___________;
①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烧杯,但不盖试管;
②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试管,但不盖烧杯;
③用火力更大酒精灯加热;
④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试管,并往外抽气;
⑤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烧杯,并往外抽气。
(2)图是一种家用消毒柜的结构图。紫外线灯可发出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图为紫外线的三个波段示意图,其中UVC对人体伤害最大。UVC能通过石英玻璃,普通玻璃可有效阻碍UVC的传播。
① 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属于________波段(选填“UVC”“UVB”“UVA”);
② 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从紫外线灯的密封透明灯管内透出,对柜内的物品进行杀菌消毒,柜门透明部分的材料应选________,透明灯管的材料应选_________。(选填“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18.黄石盘水库竣工之后,将集发电.渠江流域防洪.抗洪.恩阳城区和附近乡镇饮用水等诸多好处.设计水库坝高为112m,设计蓄水水位60m,排沙口面积约1.2㎡.
(1)附近乡镇饮用水利用_______(物理原理)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2)达到设计蓄水水位后,水对水库底部的压强是多大?排沙口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云山雾气毛尖嫩,浉水烟波绿茗菁”,河南的“信阳毛尖”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人们常以茶会友款待客人(如图所示)。小鸣将0.4kg的热水倒入质量是0.3kg、底面积为20cm2的茶壶中,壶内水深为12cm,将茶壶放到水平桌面上。(g=10N/kg;ρ水=1×103kg/m3)
(1)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一个_________。
(2)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_________。
(3)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少_________?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水滴
水滴入温度比沸点略高的热锅中,很快就汽化了。当把锅加热到温度很高时,水滴入锅中后会不停滚动,到处乱跑,这个过程能持续几十秒甚至几分钟,这种现象就是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也叫莱顿弗罗斯特效应(莱氏效应)。
1732年荷兰物理学家赫尔曼首先发现了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因德国科学家莱顿弗罗斯特的深入研究而得名。1756年,莱顿弗罗斯特深入研究后发现:当水或其它液体接触炙热物体表面时,接触处的液体急剧汽化,形成一层蒸汽膜,蒸汽托住液滴,使液滴与物体表面分离,蒸汽的溢出会导致液滴的滚动。当物体温度达到莱顿弗罗斯特点(Leidenfrost point)时,液体便会产生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粗略测量水在平底锅中的莱顿弗罗斯特点约为193℃,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也适用于固体。
莱氏效应主要应用于航天科学。生活中,厨师热锅时,会向锅里滴几滴水来判断锅是否够热。在传统的过火堆仪式中,表演者先沾湿双脚,光脚快速走过火堆,而不易被烫伤。2014年,旨在关注渐冻人症(ALS)的“冰桶挑战”活动风靡全球,但俄罗斯科学家安东·科诺瓦洛夫似乎觉得还不够劲,他把一桶零下196℃的液氮倒在头上,人却安然无恙。(以上危险活动,非专业人士切不可尝试!)
(1)莱氏效应表明,水蒸气的导热性能比水______(选填“好”或者“差”);
(2)发生莱氏效应时,水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或者“不变”或者“降低”);
(3)挑战者将液氮浇在身上,人却安然无恙,是因为______(选填“水”或者“氮”)蒸气对人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液体才能发生莱氏效应
B.锅的温度越高,滴入锅中的水汽化就越快
C.只要锅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就能发生莱氏效应
D.发生莱氏效应时水的汽化速度减缓
21.小明在学习完“大气压强”后,从网络上查阅到我国主要城市中心区平均海拔高度及通常情况下的大气压值和水的沸点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城市 海拔高度(米) 大气压(千帕) 水的沸点(℃)
上海 4.5 100.53 100
成都 505.9 94.77 98.4
贵阳 1071.2 88.79 96.6
兰州 1517.2 84.31 95.2
拉萨 3658.0 65.23 88.4
(1)根据表格中数据总结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是______;
(2)海拔高度为3000米处,大气压最接近______(填字母);
A.60千帕B.70千帕C.80千帕D.90千帕
(3)小明发现将密封包装的小面包从上海带到拉萨(如图所示),包装袋鼓了起来,这是因为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CD.连通器指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仪器,连通器中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乳牛自动喂水器、茶壶、船闸都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所以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
B.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活塞的移动来排出空气,造成内外气压差而使水在气压作用下上升抽出,当活塞压下时进水阀门关闭而排气阀门打开;当活塞提上时,排气阀门关闭,进水阀门]打开,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从进水管通过进水阀门从上方的出水口流出,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水抽出来。所以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盛满水的盆景盘中,如果瓶底没有空气,则瓶中的水不会流出,因为大气压能够支撑约10.3m高的水柱,故A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倒放在盆景盘中塑料瓶有空气进入后,外界大气压的大小等于瓶内气压和水压之和,所以瓶中水面上的空气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瓶口被浸没,瓶中的水没有流出,大气压支持瓶中的水柱,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在瓶底开一孔,则瓶内外气压大小相等,在重力的作用下,瓶中水就会流出直至瓶中水面与盆景中水面相平,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
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托里拆利,用到的器材有水银、1米以上的长玻璃管,水槽。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
A.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是因为大气压支持着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故A符合题意;
B.橡皮膜向外凸出,是因为管中的水给橡皮膜一个向下的压力,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不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能承受更大的压强,下面更宽,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手指同时压铅笔两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左手和右手受到的压力相同,由于右手的受力面积小,铅笔对右手的压强大,所以右手感到疼,不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气压为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柱停留在760mm高度不再下落,这时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实验时,玻璃管如果倾斜会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D
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详解】
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瞬间水的温度还保持在沸点,但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此时停止沸腾;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故选D。
7.A
【详解】
A.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而增加,所以水坝的下部要比上部修得宽一些,故A正确;
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故B错误;
C.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错误;
D.菜刀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A。
8.A
【详解】
A.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A符合题意;
B.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主要在力学部分,如牛顿运动定律,故B不符合题意;
C.帕斯卡发现了著名的帕斯卡定律,故C不符合题意;
D.阿基米德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和杠杆平衡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对海绵的压力越小,受力面积不变,对海绵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A错误;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故B错误;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和吸盘的面积S,大气压强
故C正确;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水再一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
A.因为水对塑料片有向上的压强,所以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下落,不能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选项A符合题意;
B.小试管上升,因为小试管内部大气向上的压强比水对试管向下的压强大,小试管会上升,能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B项不合题意;
C.去壳熟鸡蛋进入瓶内,是因为瓶内气体的压强小于外部的大气压,能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C项不合题意;
D.杯口的纸片不下落,是外部的大气压对纸片有压强,能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D项不合题意。
11.D
【详解】
A.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高铁惯性大是因为质量大,故A错误;
B.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飞机高度上升时,机舱外的大气压变小,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绕月飞行的“嫦娥”卫星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器为减速着陆,需启动反推火箭向下喷火着陆,故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
A.医生用注射器进行肌肉注射,是由于推力的作用把药液推入肌肉,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
B.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是由于大气压大于血管内血压,与大气压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生给病人拔火罐时,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火罐才能扣在身体上,与大气压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注射器抽取药液,由于外界大气压大于注射器内气压才能吸出药液,与大气压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大气压 10.336
【详解】
[1]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工作时,都是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
[2]一标准大气压等于1.01×105Pa或者是760毫米汞柱;由公式p=ρgh得
h水==≈10.336m
也就是说大气压只能支持高10.336m的水柱。
14. 大气压强 密度 小
【详解】
[1]马德堡市的市长利用抽空的两个半球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首先测定大气压强值的是托里拆利,他选用密度很大的水银进行实验,测出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0.76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由可知,利用密度较大的水银进行实验,可以减小所需玻璃管的长度。
[3]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的值越小。
15. 减小受力面积 大气压
【详解】
[1]牛奶的吸管有一端是尖的,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从而使牛奶盒和容易被刺破。
[2] 同学们喝牛奶时,管内的空气被吸出,使得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大气压把牛奶压入口中,因此同学们喝牛奶是利用大气压将牛奶吸入口中的。
16.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0.92 保持压力平衡
【详解】
①[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海拔高度h越大,大气压强p的值越小,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2]由表格数据可知,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值越小,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减小
, 即高度每升高1m,大气压减小10Pa,所以大气压强p随高度h变化的关系式是
当海拔高度h为0.8千米时,p为
③[3]中国航天员在离地球360千米的高空完成太空作业时,处于真空环境,大气压为零,航天服的作用是:使人在太空中承受的压力与在地球上承受的压力相似,即保持压力平衡。在真空环境中,人体血液中含有的氮气会变成气体,使体积膨胀;如果人不穿加压气密的航天服,就会因体内外的气压差悬殊而发生生命危险。
17. 不会 温度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①④ UVC 普通玻璃 石英玻璃
【详解】
(1)[1][2]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相同,但是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3]①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烧杯,但不盖试管,当烧杯内水沸腾时,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烧杯内水沸腾时温度高于试管内水的沸点,试管内水能沸腾,故①符合题意。
②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试管,但不盖烧杯,烧杯内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用火力更大酒精灯加热,不能使气压增大,不能提高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试管,并往外抽气,试管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烧杯内水沸腾后水的沸点高于试管内水的沸点,试管内水能沸腾,故④符合题意。
⑤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子盖住烧杯,并往外抽气,烧杯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低于试管内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故④不符合题意。
(2)①[4]由图可知,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属于UVC波段。
②[5][6]我们需要通过柜门透明部分观察柜内食物加热情况,不能让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通过柜门透明部分,柜门透明部分需要选用普通玻璃;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需要通过透明灯管传到食物,透明灯管需要需要石英玻璃。
18. 大气压 6×105Pa 7.2×105N
【详解】
试题分析:(1)乡镇饮用水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2)根据公式p=ρgh可得: 水对水库底部的压强是p=1×103kg/m3×10N/kg×60m=6×105Pa,排沙口要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F=ps=6×105Pa×1.2m2=7.2×105N.
考点:大气压强;液体的压强
19. 连通器 外部空气无法进入,壶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2.4N,1200Pa
【详解】
(1)[1]水壶内注水后,壶身中的水和壶嘴中的水分别和空气连通,且下方的水是连接在一起的,构成连通器。
(2)[2]倒水时若堵住茶壶盖的小孔,壶内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外部空气无法进入壶内,导致壶内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不能形成压强差,故水只在重力作用下无法流出。
(3)[3]解:水深为12cm可知h=0.12m,壶底受到的压强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2m=1200Pa
壶底面积为20cm2可知S=0.002m2,由可得对壶底压力为
F=pS=1200Pa0.002m2=2.4N
答:水对壶底部的压力为2.4N,对壶底的压强为1200Pa。
20. 差 不变 氮 D
【详解】
(1)[1]发生莱氏效应时,水滴和高温物体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蒸汽膜,现象是水汽化的更慢,说明水蒸气的导热性能比水差。
(2)[2]水的沸点跟大气压有关,发生莱氏效应时大气压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水的沸点不变。
(3)[3]挑战者将液氮浇在身上,液氮迅速汽化,在液氮和人的皮肤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氮气膜,从而保护人的皮肤,所以是因为氮蒸气对人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4)[4]A.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也适用于干冰,干冰是固体,所以A错误;
B.由于莱顿弗罗斯特现象,锅加热到温度很高时,水滴能持续几十秒甚至几分钟,所以B错误;
C.当物体温度达到莱顿弗罗斯特点时,液体便会产生莱顿弗罗斯特现象,比如粗略测量水在平底锅中的莱顿弗罗斯特点约为193℃,所以C错误;
D.由(1)可知,发生莱氏效应时水的汽化速度减缓,所以选项D正确。
故选D。
21. 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小,大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大 B 见解析
【详解】
(1)[1]根据表格中数据,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是: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小,大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大。
(2)[2]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海拔高度增大,大气压减小,海拔高度为3658.0时大气压为65.23千帕,海拔高度为1517.2时大气压为84.31千帕,故海拔高度为3000米处,大气压最接近70千帕,故选B。
(3)[3]小明发现将密封包装的小面包从上海带到拉萨(如图所示),包装袋鼓了起来,这是因为包装袋中封闭有气体,从上海带到拉萨,环境中的大气压降低,内外压强差变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