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2 18:2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试题
20220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西伯来人有大洪水几乎毁灭人类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上古大洪水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这说明
A. 人类早期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B.人类文明具有包容性
C.人类文明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D.人类文明具有地域性
2.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人类文明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政治动荡限制文明交流B.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D.自然 地理环境的差异
3. 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从来没有中断的文明是
4. 苏格拉底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通过谈话的方式教授哲学,对当时许多流行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70 岁时被处死。苏格拉底之死是由于
A. 波斯国王昏庸腐朽B.埃及法老专断粗暴
C.雅典民主政治过激D.印度种姓制度歧视
5.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同一时期在地中海也崛起过一个超级大帝国,这个超级大帝国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这个大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
6."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把妇女关进监狱。如果妇女被指控犯有严重的罪行,她将被
送进修道院。"《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的这一规定
A.表明妇女身心问题受到法律关注B.使罗马男女获得同等的社会地位
C.真正体现出"人人平等"的原则D.说明东罗马妇女的政治地位较高
7."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传播宗教,从此其教徒的足迹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建立的帝国是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奥斯曼帝国D.阿拉伯帝国
8.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其中从十世纪开始到十四世纪为止约四百年被看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过渡式的历史,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下列关于欧洲中世纪的说法正确的是A.政治权力分散王权始终强大
B.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商品经济
C.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D.城市是地主领地没有自治权
9、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说明印度河流域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三幅图片的出现体现了世界各区域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
10.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这些新名称一一相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西班牙、荷兰、意大利B.意大利、法国、荷兰
C.英国、意大利、荷兰D.西班牙、英国、法国
11.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自16世纪30年代至 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
A.使所有封建领主的经济地位都下降B.导致西、葡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使欧洲新兴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巨大摧残
12.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明确规定了关于岛屿和财产的分配方案,这体现了麦哲伦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
A.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B. 销售商品获取利润
C. 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 殖民扩张获取财富
13.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据此地图可以判断
A.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B.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
C.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
14.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列强殖民扩张的特点是
A.暴力掠夺,开拓市场B.武力侵略,输出资本
C.野蛮暴力,劫掠财富D.鸦片走私,抢夺财富
15.在1349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后,封建地主发现过去的耕种方式、土地所有权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了;以节省人力为目的的新制度与新技术被空前的重视;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被点燃。这次欧洲瘟疫
A.导致劳动力过剩工资下降B.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转型
C.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起源D.基本推翻罗马天主教的统治
1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主张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C.追求现世的享乐D.独立思考理想判断
17.近代一位思想家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土,或是修土、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以上材料反映的是
A.亨利八世反对天主教会的基本教义B.加尔文主张废除天主教会的主教制
C.马丁· 路德主张否定罗马教皇地位D.伏尔泰抨击天主教神权和世俗王权
18.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说"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主要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人人都可以任意解释《圣经》B.使人们大都怀疑上帝的存在
C.力主用本民族语言宣传宗教D.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自主权
19."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新航路开辟D. 启蒙运动
20.麦考莱的名著《英国史》指出,英国无疑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而英国之所以伟大,其渊源就在于1688年的革命。这次革命
A.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C. 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标志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1.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曾经说过∶"在构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
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 其中"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体现的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是
A.联邦制原则B. 分权制衡原则C.人民主权原则D.三权分立原则
22.下图"政治电路图"体现的是近代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态,这个国家是
A.1689年的英国
B.1804年的法国联邦议会
C.1868年的日本帝国议会
D.1871年的德国
23.工业革命的含义和实质是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改革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2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5.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6.下图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1870年和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示意图,据此可知
A.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在美国、德国开展B.英国、法国工业生产总量下降趋势明显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D.20世纪初美国掌握世界经济和政治霸权
27.下表是16至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的影响B.工业革命的进行
C.自由贸易的发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
28.有学者认为,第二次工业业革命后,世界上日益形成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农矿业生产国。该学者意在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
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B.形成了世界分工的基本格局
C.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矛盾D.扩大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29.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在下图的问号处填写你
概括的时代主题
A.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起来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0.19世纪末 20世纪初列强瓜分非洲的地图,图中很多国家的疆域呈直线状态,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
A.非洲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B.列强瓜分非洲进行"地图上作业"
C.丛林和沙漠等天然屏障的阻隔D. 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12分)中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孕育着重大变化,城市兴起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都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10世纪时,虽然欧洲各地已可见到商人,但他们经营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奢侈品。到14世纪时,商业已从日常生活的外围发展到日常生活的中心。当时交换的货物有∶英格兰的原羊毛,佛兰德的用英国羊毛制成的毛织品,德意志的铁和木材,斯拉夫地区的毛皮,西班牙的皮革和钢,以及东方的奢侈品等。虽然从事商业的人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中世纪后期商业的巨大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意大利在这方面居领先地位,拥有威尼斯、阿马尔菲和那不勒斯这样的商业中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认识。(12分)
32.(14分)新航路的开辟,使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历史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的实践者们对西方海洋文化思想的扩展,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前奏。中国海洋文化的衰弱,为近代中国历史定势埋下伏笔。15世纪前后,中西海洋文化的生存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和人文价值取向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使得一直雄踞人类海洋文化前列的中国海洋文化,最后被西方海洋文化取代。
——摘编自赵君尧《郑和下西洋与15世纪前后中西海洋文化价值取向比较》
材料二 电影《1492征服天堂》是英国导演斯科特1992年拍摄的史诗片,描写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故事。电影中有许多情节着力渲染哥伦布一行登上新大陆以后,与土著居民友好相处的局面,以及传播欧洲先进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英国的《视与听》
材料三 16世纪的修道士卡萨斯关于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的一段记载∶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
——摘编自【西】卡萨斯著《西印度毁灭述略》(卡萨斯曾参加哥伦布第三次探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新航路开辟实践者们的"生存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和人文价值取向"的内涵。(6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表述有何不同 你认为哪一则材料更具史料价值,阐明你的理由。(8分)
33.(14分)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是在近代历史上,英国最早开启了工业革命道路,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1800—1850年 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刷增长
1811-1813年 英国动用 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42年 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8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1851年 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1867年 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献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6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内在联系。(8分)
高一历 史试题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 题,每小题2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5ACBCB 6-10ADCDA 11-15CDDCB 16-20CCDDB 21-25ADCBC 25-30CBBBB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 题14分,共40分。)
31(12分)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人口的增长,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促进了城市的兴起。(4分)
城市居民主要是手工业者和商人,需要摆脱封建主的的控制,自由从从事工商业活动。市民通过与封建主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等方式赢得一定程度自治权。城市自治推动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实用人才,城市开始兴办大学,培养符合城市需要的实用人才;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总之,城市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促进西欧社会的发展。(8分,答出任意四条即可得分。)
32、(14分)(1)生存价值取向∶东西方贸易路线受阻,而海洋文化的开放性决定了必须寻找新航路。经济价值取向∶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对资本和金银财富的需求。
人文价值取向∶文艺复兴运动所提倡的人文主义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实现个人价值。(6分)
(2)不同∶材料二主要强调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对当地土著的进步影响。材料三认为殖民者给美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分)
史料价值∶材料三更具史料价值。(2分)
理由∶材料二是影视作品,存在虚构和夸大。《1492征服天堂》拍摄于1992年,当时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 500 周年纪念,作为西方世界的导演有意夸大了哥伦布的伟人特质。
材料三的作者卡萨斯是曾参加哥伦布第三次探险的人,是该事件的亲历者,他的著述属于一手史料,较为可信。(4分)
33、(14分)(1)《权利法案》(2分)
传承∶重申了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2分)
创新∶从法律上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或议会主权),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2分)
(2)历史现象∶工业革命开始,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工人运动开始出现;马克思主义诞生。(3分)
内在联系∶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劳动条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3分)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工业革命出现的社会变化,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