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选择题
1.“信然”的意思是( )
A.当然 B.的确如此
2.取之信然——“之”是指( )
A.之间 B.它,指李子。 C.的。
3.加点的字正确的解释是( )
取之,信然。
A.相信这样 B.的确如此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4.尝与诸小儿游( )
A.经历;体验 B.曾经 C.辨别滋味
5.取之,信然( )
A.听凭;随意 B.相信 C.的确
6.诸儿竞走取之( )
A.径赛项目 B.快走 C.争着跑过去
7.“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读音是( )。
A.zhē B.zhé C.shé
二、填空题
8.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尝与诸小儿游。
尝:______________ 诸: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______________ 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之,信然。
信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0.读句子,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西门豹说:“下回河神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去掉冒号和引号,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上领奖台,我激动得双手发抖,眼圈泛红,几乎说不出话来。(长话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解释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巫婆的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概括王戎具备了哪些良好素质?假如你当时要是在场,听了王戎说李子是苦的,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2.阅读理解。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从小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折枝:压弯树枝。④竞:争逐。⑤走:跑。⑥唯:只有。⑦信然:确实这样。
1. 李树在路旁,如果____________,而现在树上___________,那李子一定是苦的。王戎作出这一正确判断依赖于他出色的___________力、___________力。(请填写现代汉语)
延伸阅读
闻鸡起舞
东晋时,一个名叫祖逖(tì)的青年与好友刘琨(kūn)住在一起。他们面对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无限忧虑和悲愤。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fù)去睡不着。他想,怎样才能练好本领,为国家效力呢?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决心练一身过硬的本领,报效国家。于是,他推醒刘琨,两个人起床到院子里练习武艺。祖逖手持长剑,刘琨手挥大刀,在皎洁的月光下,刀光剑影,两人认真地练起武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成语“闻鸡起舞”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后来人们用它比喻有志气的人奋发图强、勤学苦练,获得了真本领。
1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纪律严肃而公正。( )
(2)来回翻身。( )
(3)振作精神,努力自强。( )
14.用“____”在文中画出具体描写祖逖和刘琨勤学苦练的句子。
1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____和____看到当时____的社会现实,决心练一身过硬的本领,为国家效力。寒来暑往,他们坚持勤学苦练,终于成为____的人。
16.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
选自《王戎不取道旁李》。“取之,信然。”意思是摘来一尝,的确如此。“信然”,的确如此。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解释,这种题型考查的都是重要的字词,需要识记。可以结合整句话的意思来理解加点字词的含义。“取之信然”出自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这句话的意思摘来一尝,的确如此。“之”解释为它,指李子。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句子意思理解。
本句出自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意思是:拿过来试了一下,果然是这样的。“信然”的意思是的确如此。
4.B
5.C
6.C
【解析】
【分析】
4.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结合整句话的内容进行翻译理解。“尝与诸小儿游”的意思是曾经和众多小孩一起游玩。所以“尝”的意思是曾经。
5.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结合整句话的内容进行翻译理解。“取之,信然”的意思是摘过来,尝一尝,的确是这样。所以“信”的意思是的确。
6.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结合整句话的内容进行翻译理解。“诸儿竞走取之”的意思是其他的那些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所以“竞走”的意思是争着跑过去。
7.B
【解析】
【详解】
汉字“折”,有shé,zhé,zhē三个读音,读作“zhē”时表示翻转,倒腾的意思。读作“zhé”时有断,弄断或弯转,屈曲等意义。作“shé”音时则表示“断”、“亏损”等意思。另外也可作姓氏,读作“shé”。句子解释“看那道路两边的李树结子过多压折了枝头”所以,这里的读音为“zhé”表示“断”。
8. 1.曾经。 众多 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2.争相地跑过去。 只有 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3.确实这样。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解析】
【详解】
文言文词语解释时,可以用上以下几种方法:1.借助前后语境。2.借助对称结构。3.借助语法规律。4.借助相邻字词。5.借助现代汉语。6.借助理据推断。7.借助汉字字形。
文言文翻译时注意以下技巧: 1.意译为主,直译为辅。2.前颠后倒,两句结合。3.充分想象,补充链接。4.用词优美,用句妥当。5.题目作者,注释结合。6. “信、达、雅”三美俱到,方为绝妙。
9.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解析】
【详解】
整篇文言文的翻译是: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们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故答案为:
(1)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2)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3)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4)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10. 西门豹说,下回河神娶媳妇,告诉他一声,他也去送送新娘。 登上领奖台,我激动极了。 李树在道路旁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那个打扮好的姑娘被巫婆的徒弟领了来。 蔡桓侯说,他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解析】
略
11.如“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等词语。我要是当时在,我也会怀疑,即使相信他的话,也会去证实一下,到底是不是苦的。
【解析】
【详解】
考查文言文阅读鉴赏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用精准的四字词语或成语定格人物形象,通过筛选、提取关键信息: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体现人物思想主张的、展现人物性格情趣的、反映人物志向抱负的、体现人物才智品质的、作者或外界对任务评论议论。后面的表达题分析材料中的场景、情景、情节与人物,作出合乎情景、合乎情理、合乎身份的答案。语言的表述要简洁、紧凑而有层次。
故答案为:
如“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等词语。我要是当时在,我也会怀疑,即使相信他的话,也会去证实一下,到底是不是苦的。
12. 李子甜则树上少果 有许多李子 观察 推断
【解析】
【分析】
参考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小题1】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从“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一句可以看出正是因为道边李子多,如果较甜会被采摘光,所以判断出这李子为苦李。从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13. 纪律严明 翻来覆去 奋发图强
14.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
15. 祖逖 刘琨 腐朽黑暗 武艺高强
1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像闻鸡起舞的祖逖和刘琨一样,要有志气,有毅力,勤奋刻苦。
【解析】
【分析】
13.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
根据词语的释义写出相对应的词语即可。本题中“纪律严肃而公正”指的是纪律严明,“来回翻身”指的是翻来覆去,“振作精神,努力自强”指的是奋发图强。
14.
本题考查的是找出文段中的关键句。
具体描写祖逖和刘琨勤学苦练的句子是“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
15.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东晋时,一个名叫祖逖的青年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他们面对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无限忧虑和悲愤。”和“后来人们用它比喻有志气的人奋发图强、勤学苦练,获得了真本领。”可以得出祖逖和刘琨看到当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最后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他们最终成为了武艺高强的人。
16.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写出从文段内容中收到的启发即可。围绕着要和他们一样有志气,有毅力,勤奋刻苦。围绕这些方面展开描写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