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形成性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形成性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2 09: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综合卷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等级__________
题号 一、基础部分 二、阅读理解 三、习作感悟 总等级
得分
一、基础部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春天到了,凌霄爬上了门前那xī shū( )的lí( )笆,fèng xiān( )花也急着为zhuāng shì( )春天而来。瞧!孩子们坐在草地上看老yīng( )飞翔,河tān( )上偶尔有一两只野鸡sǒng zhē( )尾巴大tà bù( )地走来走去,溪边还有孩子趴在地上剥花生吃呢!
2、 蜻(   ) 籍(   ) 径(   ) 朴(   ) 谐( )
清(   ) 藉(   ) 经(   ) 补(   ) 楷( )
(二)选择题。
1、篱落疏疏一径深( ) A.径直。 B.小路。
2、最喜小儿亡赖( ) A.顽皮、淘气。 B.撒泼,蛮不讲理。
3、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用斜线划去。
锄豆(chú cú) 亡赖(wáng wú) 蜻(蜓 延 蜒) 住(缩 宿 陌)
朴素(pǔ bǔ) 率领(lǜ shuài) 附近(fǔ fù) 倘若(tǎng shǎng)
捣衣(dáo dǎo) 描绘(huǐ huì) 和谐(jié xié) 鸡冠花(guān guàn)
(三)成语积累。
①( )楼林( ) ②( )( )袅袅 ③( )( )相闻
④依( )傍( ) ⑤( )( )马龙 ⑥( )街( )巷
1.上述词语中,描述乡村的有________,描述城市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我还能各写一个描述乡村和城市的四字词语:________和________。
(四)课文知识站。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这两句诗写了初夏时节四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在《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泼可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积累。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小丽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刚。” (转述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台【校园大事我来帮】
美术老师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班上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要求同学们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李响请假了,没有到校。如果老师请你把上面的通知内容转告给他,你见到他该怎样说?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划线词语“他们”指代的是__________,“它们”指代的是__________。
向晚的“向”意思是( )
A、对着 B、将近 C、向来
3、这两段文字描写的就像两幅图画,请给这两幅图画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两段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屋顶上的月光(节选)
夏夜,一家人在房顶睡觉是常有的事。在房顶睡觉,特别凉爽,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亲收拾着枕头,被单,我们姐妹顺着梯子早早爬上房顶。
屋顶上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我看着它缺圆盈亏。不变的,是月亮的光芒,莹白,安详,静静的,柔柔的,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
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流淌着。妈妈与我们轻声地说着话。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妈妈的故事真多啊!
月色朦胧,在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姐妹不知不觉睡着了。半夜觉得夜凉了,忽然醒来,睁眼看到妈妈正轻轻地为我们盖上薄被。月光下,年轻的妈妈,真的好美啊,柔和的脸上带着笑意,眼睛特别亮。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我觉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爱里面了。
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读到席慕容的诗《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月亮的晚上响起……”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
1.短文中妈妈在月光下给我们讲的故事是 、 。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未说完 B.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C.表示语言中断
3.阅读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故乡屋顶的月光莹白、安详,所以作者一直怀念至今。 ( )
2)姐妹俩在屋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是因为妈妈讲的故事很无聊。( )
3)“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这是一个比喻句。( )
4.“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鸡叫三遍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周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爱动脑筋的他特别想知道种一粒来到底有多辛苦。
②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③蒋妈妈特别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带着硬黄壳的稻子,需要好多道工序:浸种催芽、田间育秋、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晾晒、刮板脱粒……”
④周恩来惊讶地说:“啊?看来,吃上这碗大米饭,还真不容易啊!”
⑤“尤其是在水田插秧时,种田人赤着脚,忍受着蚂等水虫的叮咬,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⑥蒋妈妈的一番话,给了周思来深深的启迪。这不仅加深了小时候的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而且让他更加热爱劳动人民。
从文中找出和下列意思相近的词语。
(1)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或背的非常流利。( )
(2)形容心情非常急切,急迫得不能在等待。( )
2、用波浪线在第①自然段中画出小时候的周恩来背古诗时想到的问题。
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感悟
题目:故乡的景
提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读着《屋顶上的月光》,你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故乡的的风景?快快把它写下来吧!
审核人:刘洺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