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后练
一、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已知◎+△=□,●×■=▲,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75错写成57,这时得到的差是172,正确的差应是( )。
A.190 B.154 C.200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小数性质,“2.020”中的所有0都可以去掉。
B.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厘米,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是8厘米,另外两条边一定都是6厘米。
C.在a×□=c,要计算口里的数是几,可以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c÷a来计算。
D.把356缩小为原来的 与把0.356扩大到它的100倍的结果相同。
4.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20,差( )
A.增加20 B.减少20 C.不变
5.要验算528-166=362,不能用的算式是( )。
A.528-362 B.166+362 C.362-166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
6.在加法算式中,和总比两个加数都大。( )
7.根据6+9=15,可以写出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分别是15-8=7和15-7=8。( )
8.一个数比379多165,这个数一定比165多379.( )
9.在加法中,和不小于任何一个加数。( )
10.两个数相减,被减数增加2.5,减数减少4,差增加6.5。( )
三、填空题
11.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是600,求被减数 .
12. -56=130 89× =356 982÷ =28……2
13. 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4.如果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没有余数,那么这两个数相减的差一定是 。
15.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是8.2,差是2.9,减数是 。一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是5,积是3.5,求另一个因数列式为 。
四、计算题
16.比一比,算一算。
8+9= 6+7= 4+7= 5+8=
17-8= 13-7= 11-7= 13-8=
17.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700+900÷15×6
(2)490÷[210÷(750÷25)]
(3)4×7×250
(4)125×45-45×25
五、解答题
18.琪琪有一张宽30厘米的长方形彩纸,她从这张彩纸上裁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彩纸的面积是360平方厘米。原来彩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9.2017年投入运营的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是350千米,2019年5月在青岛下线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设计时速是600千米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时速比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快多少?(先计算,再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20.填表。
(1)
被减数 减数 差
387 152
245 102
700 120
(2)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225 17
20 13 6
478 14 30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 已知◎+△=□,●×■=▲,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法、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据此解答。
2.【答案】B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72+57-75
=229-75
=154
故答案为:B。
【分析】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正确的减数=正确的差。
3.【答案】C
【考点】小数的性质;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腰三角形认识及特征;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根据小数性质,“2.020”中末尾的0可以去掉;此选项错误;
B: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厘米,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是8厘米,另外两条边可能都是6厘米,也可能一条边是8厘米,一条边是4厘米。此选项错误;
C:在a×□=c,要计算口里的数是几,可以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c÷a来计算。此选项正确;
D:把356缩小为原来的 是3.56,把0.356扩大到它的100倍是35.6,结果不相同。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B:8厘米的边可能是底,也可能是腰,所以这道题另外两条边的长度有两种情况;
C: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D:把356缩小为原来的 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0.356扩大到它的100倍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4.【答案】A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20,差增加20。
故答案为:A。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不变时,减数减少一个不为0的数,差就增加相同的数,据此进行解答。
5.【答案】C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不能用的算式是362-166。
故答案为:C。
【分析】要验算减法,可以用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来进行验算。
6.【答案】(1)错误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在加法算式中,和不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例如:4+0=4,和就与一个加数相等,由此判断即可。
7.【答案】(1)错误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 根据6+9=15,可以写出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分别是15-9=6和15-6=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可知,根据加法算式写减法算式,用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据此解答。
8.【答案】(1)正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一个数比379多165,这个数一定比165多379,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本题中被减数为一个数(这个数),减数为379,差为165,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可得被减数-差=减数,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9.【答案】(1)正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在加法中,和不小于任何一个加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不为0的数+不为0的数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本题据此判断即可。
10.【答案】(1)正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 两个数相减,被减数增加2.5,减数减少4,差增加6.5,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增加a,减数减少b,则差增加(a+b),据此判断。
11.【答案】300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600÷2=300,所以被减数是300。
故答案为:300。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2。
12.【答案】186;4;35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30+56=186;
356÷89=4;
(982-2)÷28=980÷28=35.
故答案为:186;4;35。
【分析】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减数-差)÷商。
13.【答案】减;除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故答案为:减;除。
【分析】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14.【答案】0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如果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没有余数,那么这两个数相减的差一定是0。
故答案为:0。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以及题意可得出被除数=除数,即这两个数相同,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差为0。
15.【答案】5.3;3.5÷5=0.7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减数是:8.2-2.9=5.3;
求另一个因数列式为:3.5÷5=0.7。
故答案为:5.3;3.5÷5=0.7。
【分析】减数=被减数-差;另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
16.【答案】8+9=17 6+7=13 4+7=11 5+8=13
17-8=9 13-7=6 11-7=4 13-8=5
【考点】十几减8、7、6的退位减法;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加减法的关系,观察对比每组算式可知,加数+加数=和,已知和与一个加数,要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计算,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据此解答。
17.【答案】(1)解:1060
(2)解:70
(3)解:7000
(4)解:4500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
(1)、700+900÷15×6
=700+606
=1060
(2)、490÷[210÷(750÷25)]
=490÷[210÷30]
=490÷7
=70
(3)、4×7×250
=42507
=10007
=7000
(4)、125×45-45×25
=45×(125-25)
=45×100
=4500
【分析】本题考查基本的计算能力及计算技巧。
18.【答案】解:长:360÷30+30=42(米)
面积:42×30=1260(平方米)
答:原来彩纸的面积是1260平方厘米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裁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9.【答案】解:600-350=250(千米)
验算:250+350=600(千米)
答:最高时速快600千米。
【考点】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 解:600-350=250(千米)
验算:250+350=600(千米)
答:最高时速快250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时速-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的时速比复兴号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快的部分,据此列式计算;
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验算减法,可以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如果等于被减数,计算正确,否则,计算错误。
20.【答案】(1) 被减数
减数
差
387
152
235
347
245
102
700
580
120
(2)解: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225 17 13 4
266 20 13 6
478 32 14 30
【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万以内的有余数除法
【解析】【分析】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74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29.0(39.2%)
主观题(占比) 45.0(60.8%)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5(75.0%)
主观题(占比) 5(25.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5(25.0%) 9.0(12.2%)
解答题 3(15.0%) 20.0(27.0%)
计算题 2(10.0%) 25.0(33.8%)
单选题 5(25.0%) 10.0(13.5%)
判断题 5(25.0%) 10.0(13.5%)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72.0(97.3%) 1,2,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 等腰三角形认识及特征 2.0(2.7%) 3
3 万以内的有余数除法 10.0(13.5%) 20
4 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5.0(6.8%) 19
5 十几减8、7、6的退位减法 5.0(6.8%) 16
6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0(2.7%) 3
7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0(2.7%) 3
8 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37.0(50.0%) 1,3,12,13,14,15,17,18
9 小数的性质 2.0(2.7%)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