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
生物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选择性必修1、2,选择性必修3第1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利用微生物的发酵可制作泡菜、果酒和果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的过程须全程持续保持无氧环境
B.制作泡菜的过程须全程持续保持无氧环境
C.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酒精先转化为醋酸再转化为乙醛
D.上述三种发酵物的发酵菌种均以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2.酵母菌细胞中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酵母菌中的蛋白质有利于家禽的快速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培养酵母菌时,需要给培养液连续通气
B.若用酵母菌酿酒,在发酵瓶中,酒精会持续积累
C.酯母菌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合成ATP
D.酵母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是指NADPH
3.下图表示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纯化过程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①中的培养基冷却凝固后,需要将平板倒置
B.步骤②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接种环灭菌后可立即进行步骤③中的平板划线
D.用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时应注意不能将培养基划破
4.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作为酒精发酵的原材料,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纤维素,纤维素必须先经过其他微生物(好氧型细菌)将其水解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利用。为了筛选获得高产纤维素酶细菌,研究人员以玉米地土壤为样品,使用刚果红平板法筛选获得目的菌株,该方法的原理是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若纤维素被分解,则刚果红无法与纤维素的分解产物结合,培养基中的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平板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和氮源,为固体培养基
B.操作中对土壤溶液进行振荡培养,有利于增加目标菌株的数量
C.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纯化和计数
D.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的值越大,该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5.大肠杆菌A在不含色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用射线照射大肠杆菌A菌液,并将照射后的大肠杆菌A菌液接种到不含色氨酸的培养基上,可形成菌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A自身不能合成色氨酸
B.射线照射可能会诱发大肠杆菌A发生基因突变
C.须设置空白对照,以排除培养基被杂菌污染的干扰
D.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只为大肠杆菌提供氮源
6.某研究小组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叶绿体有两层膜
B.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C.可以用藓类叶片作为观察的实验材料
D.用菠菜叶进行实验时,可撕取叶片稍带叶肉的下表皮制作装片
7.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酶通过为生物反应提供活化能来加快反应的进行
C.保存胃蛋白酶的最佳温度和pH条件分别是37℃和pH=7
D.生物体内的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可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的有机物
8.下图为人体某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只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和丙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乙图和丁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B.若甲图所示细胞中出现等位基因,则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细胞的分裂顺序是乙→丁→丙→甲
D.丙图所示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9.导蜜鸟在树上发现野蜂的蜂巢后会立即扇动翅膀,飞出特殊的路线,并发出“嗒嗒”的声响,引起另一种动物蜜獾的注意,蜜獾会爬上树赶走野蜂,取食花蜜,导蜜鸟等蜜獾走后,再去取食蜂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蜜鸟向蜜獾传递的“嗒嗒”的声响属于物理信息
B.导蜜鸟飞出特殊的路线与孔雀开屏属于同一种信息传递方式
C.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且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D.导蜜鸟和蜜獾共同合作取食的行为是生物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10.如图表示陆地生态系统(草地)和水生生态系统(池塘)营养结构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Ⅲ、V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B.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中主要含有工、Ⅱ和Ⅳ
C.两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都包括空气和太阳能等非生物成分
D.图中两个生态系统中处于相同空间位置的生物一定属于同一营养级
11.某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丰富。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开始大肆砍伐雨林种植橡胶树。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橡胶林的鸟类会减少70%以上,哺乳类动物会减少80%以上,且人工橡胶林的水土流失现象明显,故人工橡胶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沙漠”的植物种类单一,能量传递效率增大
B.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种类的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
C.人工橡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于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
D.相比热带雨林,该“绿色沙漠”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可能更大
12.某农场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成优质有机肥,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改善了农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垃圾中的有机物中能量更多流向农作物
B.酶催化剂将动物粪便或农田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均转化为无机盐
C.该有机物的使用,加速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农作物使用有机肥时,不需要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13.NP是生态学上衡量一个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数据,NP是由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的差值,下图表示不同生态系统中NP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P是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植物种群数量稀少导致荒漠灌木的总体NP值很低
C.NP值增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不一定增强
D.NP值增大,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固定的能量一定增多
14.为鉴定细菌M能否高效分解淀粉,兴趣小组设计实施了如表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步骤 培养皿1 培养皿2
1 淀粉固体培养基 淀粉固体培养基
2 接种细菌M
3 培养2天后往培养基中添加X 培养2天后往培养基中添加X
结果 菌落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其余部分呈蓝色 培养基表面呈蓝色
A.细菌M能分泌淀粉酶
B.步骤2中培养皿2需要接种等量的生理盐水
C.步骤3培养基中添加的X为碘液
D.配制淀粉固体培养基时应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15.药物A能诱发DNA损伤,若该损伤不能被修复则会导致细胞死亡。现有酵母菌突变体1(基因1功能缺失)和突变体2(基因2功能缺失),将其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各稀释倍数下分别取等量菌液滴加在含不同浓度药物A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应将平板置于无空气的环境中培养
B.DNA无损伤时,突变体1的细胞周期大于突变体2的
C.基因2编码的产物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大于基因1编码的
D.若将突变体1和突变体2混合培养,则其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的相同
16.鸡的羽色分为芦花和非芦花两种,该性状分别由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控制,其中芦花为显性性状。某养鸡场有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鸡群,在某一繁殖季节孵化了一批子代,其中芦花雄鸡640只,非芦花雄鸡360只,芦花雌鸡400只,非芦花雌鸡600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非芦花雄鸡和芦花雌鸡交配,所得子代中的雄鸡羽色均表现为非芦花,雌鸡羽色均表现为芦花
B.子代雌鸡中芦花的基因频率是40%
C.让非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交配,根据羽色就能判断所得的子代的性别
D.该鸡群长期随机交配,所以不会发生进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1分)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运动员在比赛前后体内会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滑雪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后,体内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
(2)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的血糖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体内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增多,该激素是由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该激素相互抗衡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
(3)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会使其尿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
18.(13分)近年来,每到冬天我国北方会持续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持续出现雾霾天气和化石燃料的燃烧有一定的关系。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上讲,图中的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方面分析,B1属于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
(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生物进行过程②的场所为____________。由能量流动的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_____________(填字母)中的生物最可能成为濒危物种。
(3)图中的B2能依据B1的气味进行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正常状态下的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
(5)为防止雾霾天气,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
19.(12分)某地开展植被生态恢复工作,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不同群落中植物的生物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在乔木群落中调查了相关年份不同植物的凋落物在不同土壤层中的全氮值(各种形态氮元素含量之和)和速效氮值[其中记录了栓皮栎在第20年(20a)和第40年(40a)的氮含量变化],结果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会替代灌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根据图甲可知,在乔木群落中,属于优势种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填一种)。
(2)若各种植物体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能力相同,根据图乙可知,____________的土壤全氮值最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土壤速效氮是可以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氮,微生物会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土壤速效氮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可知,在开展植被生态恢复工作过程中,该地区的土壤状况逐步改善,理由是____________。
20.(12分)苹果醋富含果胶、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开胃护肝、排毒养颜、减肥降脂等多种功效,是近年来的流行饮品。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苹果醋的简易制作装置和制作流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原理,若利用图乙所示的流程生产苹果醋,则需要先在新鲜果汁中接种酵母菌获得苹果酒,再____________。参与苹果酒和苹果醋制作的菌种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
(2)若先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生产苹果酒,则在果酒发酵的生产过程中,气阀a、b应保持的状态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继续用图甲所示装置制作苹果醋,则需要改变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在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时,无糖源的液体培养基以____________作为碳源。
21.(12分)某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若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筛选出能高效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已知该除草剂与某化学指示剂X结合显紫色,指示剂X不能与除草剂的降解产物结合,故在降解除草剂的菌落周围会形成无色的透明圈。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土壤浸出液后,须从土壤浸出液的上清液中蘸取菌液进行接种,其目的是____________。平板中5区划线的末端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1区的划线接触.
(2)若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以除草剂为培养基的唯一氮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经培养发现,在培养基上还有无透明圈的菌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在3个平板培养基上用另一种接种方法分别接种稀释倍数为10°的土壤浸出0.1mL,其菌落数依次为156个、168个、174个,则1mL该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的活菌数大约为___________个。
江门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
生物参考答案
1.B2.A3.C4.A5.D6.A7.D8.B9.C10.D
11.A12.C13.D14.B15.C16.B
17.(1)单向(2分)
(2)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分 )胰岛A(2分) 胰岛素(2分)
(3)大量出汗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3分)
18.(1)生物群落(1分) 二(1分)
(2)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2分)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分) B3(1分)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2分)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分)
(5)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质(答出两点即可,3分)
19.(1)乔木植株更高,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具有竞争优势(2分) 栓皮栎(1分)
(2)刺槐(1分) 刺槐叶片较易凋落,凋落物在土壤中的积累量高,因此其土壤全氮值高(2分) 增加(1分)微生物分解含氮有机物会产生无机氮(2分)
(3)与第20年相比,第40年栓皮栎凋落物在土壤中的全氮值降低,速效氮含量增加,说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加强,土壤状况更佳(3分)
20.(1)在苹果酒中接种醋酸菌,进一步获得苹果醋(1分) 制作苹果酒用到的酵母菌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制作苹果醋用到的醋酸菌不具有(或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分)
(2)气阀a关闭,气阀b开放(2分) 需要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及时排出(2分)
(3①打开气阀a,不断通入无菌空气(2分) ②将温度调整为30~35℃(2分) 酒精(或乙醇)(1分)21.(1)获取含菌量较少的菌液(2分)不能(1分)
(2)培养时间过短;首次接种时接种环灭菌后未冷却,杀死了菌种;土壤浸出液的稀释倍数过大等(答出2点,3分)
(3)将能分解除草剂的微生物筛选出来(2分) 接种时可能有固氮菌侵入(2分)
(4)1.66×10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