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候补(hòu) 撮录(cuō)
衙役(yá) 宛然(wǎn)
B.青面獠牙(liáo) 鬼鬼祟祟(chónɡ)
食肉寝皮(qǐn) 面面相觑(qù)
C.牵掣(chè) 痨病(lào)
椽子(chuán) 接洽(qià)
D.刽子手(kuài) 簿子(bù)
劝勉(miǎn) 佃户(diàn)
解析:选A。B项,“祟”读suì;C项,“痨”读láo;D项,“刽”读ɡuì。
2.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西哥队员除了面面相觑,对这样的丢球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B.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一些人对高血压不以为然,以为得了高血压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C.尊老爱幼,从这个简单的词语我们就可以看出,尊老被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爱幼,而让自己的父母战战兢兢地当起了“保姆”。
D.尽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供养音乐迥然相异,但其意义相同。
解析:选B。A项,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恐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B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此处应该为“漫不经心”。C项,战战兢兢:①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②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D项,迥然相异:差别很大,明显不一样。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种属于鲁迅独特拥有的生命哲学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B.《狂人日记》的主旨并不是要写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C.能源危机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发生物能源,成为各国缓解液态燃料的重要途径。
D.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给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解析:选B。A项,“属于”和“独特拥有”重复,去掉一个即可;C项,“缓解”缺宾语;D项,主客颠倒,应为“人们对……是陌生和淡薄的”。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你会赞美这个人的语言运用、那个人的情节安排,会喜欢A的节奏、B的结构、C的对白。
②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阅读一些东西来局部修正自己的人生观或价值观,显然毫无必要。
③这已不是19世纪:思想需要靠伟大小说家来传播,靠某一些触目惊心的悲剧来宣扬。
④能让你产生阅读快感的,如纳博科夫所言,“脊背颤抖”的,一定是些别的东西。
⑤为好的小说家们划一个既定范围相当困难。
⑥至少,对你来说,激情澎湃未必能刺激你的血液加速流动。
A.④③⑤⑥①② B.②③⑥④⑤①
C.④③⑤①②⑥ D.②⑥⑤①④③
解析:选B。首先要弄懂文段的中心,确定文段中心为“阅读对成年人不太容易发生作用”后,再找语言标志,确定语脉流向。“显然”“这”“至少”等标志性词语很容易引导我们做出正确选择。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5.文中两次提到“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这表现了狂人的什么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怀疑传统,研究一切的启蒙者的思想特点。
6.狂人为什么要“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对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
7.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狂人通过查阅历史,从表面上看,历史表现的全是“仁义道德”。但是在“字缝”中,即历史的背后,满本历史都是“吃人”的记载,而“仁义道德”正是封建礼教的外在表现形式,“吃人”是狂人对封建礼教实质所作的概括。作者以上所提及的活生生的吃人的事实,则是这一历史和结论的旁证。
8.作品中,“狂人”的意识流动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感到赵贵翁和路人都是“吃人”的人,都要吃他;二是知道他的大哥也是“吃人”的人,也要吃他;三是怀疑自己也在无意中吃过人。试分析这三个层次的思想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三层的思想内涵是:其一,封建道德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造成了封建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普遍冷酷;其二,封建道德在家庭关系中的贯彻,即封建的家族制度使家庭关系也带上了反人性的“吃人”性质;其三,在传统封建道德的无形浸染下,在封建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人都可能沾染上“吃人”的思想,无意中吃过人,害过人。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出 关
鲁 迅
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然而他更料不到当他弯进岔路的时候,已经给探子望见,立刻去报告了关官。所以绕不到七八丈路,一群人马就从后面追来了。那个探子跃马当先,其次是关官,就是关尹喜,还带着四个巡警和两个签子手。
“站住!”几个人大叫着。
老子连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
“阿呀!”关官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即刻滚鞍下马,打着拱,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聃馆长。这真是万想不到的。”
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糊糊地说:“我记性坏……”
“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记了的。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
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撅着嘴走开了。
“先生在城圈边溜溜?”关尹喜问。
“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那很好!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最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
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
……
大家喝过开水,再吃饽饽。让老子休息一会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老子早知道这是免不掉的,就满口答应。于是轰轰了一阵,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同来的八人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账房和厨房。有几个还带着笔,刀,木札,预备抄讲义。
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动起来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只听他慢慢地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磕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老子仿佛并没有觉得,但仿佛又有些觉得似的,因为他从此讲得详细了一点。然而他没有牙齿,发音不清,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哩”“呢”不分:大家还是听不懂。可是时间加长了,来听他讲学的人,倒格外地受苦。
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 老子等了一会,就加上一句道:
“完了!”
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
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里,请他去休息。他喝过几口白开水,就毫无动静地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
人们却还在外面纷纷议论。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的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大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录,可惜非常,所以要请他补发些讲义。
“来笃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账房说。
“还是耐自家写子出来末哉。写子出来末,总算弗白嚼蛆一场哉啘。阿是?”书记先生道。
老子也不十分听得懂,但看见别的两个把笔、刀、木札,都摆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一定要他编讲义。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不过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开手。
……
老子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
“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他想。
于是取了绳子,穿起木札来,计两串,扶着拄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地走去。
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头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
(节选自鲁迅《故事新编》有删改)
9.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签子手“翻”“刺”“掏”“撅着嘴”等一连串动作描写,细节传神,表现了关口官吏十分好奇。
B.全文有3处用“一段呆木头”来比喻老子。这是作者把老子“画”成呆头呆脑的老头子;也“画”出了他的思想过时、呆板、毫无生气。
C.小说细腻地描绘了听讲人们的神态,大家听完老子的课后“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侧面写老子讲得太多,时间太长。
D.老子在周朝镐京为官,“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没有牙齿”,这些合理想象出来的细节,将人物进一步漫画化。
E.老子花了整整一天半时间,写了五千个大字的讲义,用绳子穿起木札,计两串,来敷衍他们。
解析:选AC。A项,“关吏的贪婪”;C项,“老子讲得太深奥”。
10.小说改编自“老子出函谷关”的典故,意在讽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说借古讽今,一方面讽刺人们对名人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讽刺当时已病重的中国社会中人们不切实际、空谈道德(崇尚空谈)。
11.结合全文思考,关口有何含义?老子为什么要出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关口一是指函谷关,二是指政治、思想意识的关口;老子出关是为了“换换新鲜空气”,追求自己的理想,无奈地逃避庸俗的现实。
三、语用创新
12.仿照示例,为鲁迅先生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大致相同,字数可以有所增减。
例:向你致敬,冰心。你的《寄小读者》养育了我。从此,什么仇恨也不能把我拉入深渊,唯有童心的向导能把我引入爱的天国;什么困难也不能使我消沉颓靡,唯有乐观的心态能载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向你致敬,鲁迅。你的《孔乙己》、《狂人日记》、《祝福》影响了我。从此,什么挫折也不能让我走向绝望,唯有斗争的意念催我奋进;什么诱惑也不能引我改变初衷,唯有抵制的决心使我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
13.下面是陈毅元帅为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撰写的一副对联。上下联各抽出了部分句子并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空格处。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______,懂得进退攻守,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愧思想权威 ②一生最恨帮闲 ③临死也不宽恕 ④莫做空头文学家 ⑤岂仅文坛闯将 ⑥敢于嬉笑怒骂
答案:上联:③ ⑤ 下联:④ ② ⑥ ①
14.阅读下面几句话,给“飘色”下一个定义。
①飘色是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②飘色在不同地区又有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
③飘色的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
④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飘色又叫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是一种运用巧妙的力学原理凌空表演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片段,以巡游的形式,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