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 粤教版 语文选修5电子题库:第二单元第5课知能优化演练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学年 粤教版 语文选修5电子题库:第二单元第5课知能优化演练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9 10:2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基础考查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  )
A.曲蟮(shàn) 盹着(zháo) 噤住(jìn) 敷衍(yàn)
B.絮叨(dāo) 讣告(fǔ) 抨击(pēnɡ) 涨红(zhànɡ)
C.心腹(fù) 瞥见(piē) 睃人(suō) 炽热(chì)
D.搭讪(shàn) 水渍(zì) 倚仗(yī) 窠里(kē)
解析;选C。A项,“衍”读yǎn;B项,“讣”读 fù;D项,“倚”读yǐ。
2.下列各项中使用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在平时生活中极具责任心的言行对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B.新任的支部书记怕得罪人,在支部发生争论时,常常是不置可否,摇摆不定。
C.四川省汶川县的映秀镇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依山傍水,秀色可餐,历来为国人所称道。
D.在这块巴掌大的端砚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个个栩栩如生,可称是鬼斧神工。
解析:选B。A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变化。B项,不置可否:多指“避而不谈”,不表示态度。此处应用模棱两可,指表态不明确。C项,秀色可餐:原形容妇女美貌。也形容景物秀丽。D项,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能的精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B.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C.我国的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到了应该重视品牌、研究品牌的时候了,祝愿中国20年后有更多的著名国际品牌。
D.当前和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就业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解析:选D。A项,表意不明,“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B项,介词赘余,去掉“在……中”;C项,“民营企业和制造业”概念有交叉。
4.下列句子的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者就必然单调枯燥;
③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④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⑤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
⑥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
A.⑥①②④③⑤     B.③⑤⑥①②④
C.①②④③⑤⑥ D.③②④⑤⑥①
解析:选D。本文段主题是在说艺术创作,所以排除A、C,③里面有重复和变化两点,按顺序先说重复,所以选D。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封锁开放了。“叮玲玲玲玲玲”摇着铃,每一个 “玲”字是冷冷的一点,一点一点连成一条虚线,切断时间与空间。
一阵欢呼的风刮过这大城市。电车当当当往前开了。宗桢突然站起身来,挤到人丛中,不见了。翠远偏过头去,只做不理会。他走了。对于她,他等于死了。电车加足了速力前进,黄昏的人行道上,卖臭豆腐干的歇下了担子,一个人捧着文王神卦的匣子,闭着眼霍霍地摇。一个大个子的金发女人,背上背着大草帽,露出大牙齿来向一个意大利水兵一笑,说了句玩笑话。翠远的眼睛看到了他们,他们就活了,只活那么一刹那。车往前当当地跑,他们一个个的死去了。
翠远烦恼地合上了眼。他如果打电话给她,她一定管不住她自己的声音,对他分外的热烈,因为他是一个死去了又活过来的人。
电车里点上了灯,她一睁眼望见他遥遥坐在他原先的位子上。她震了一震——原来他并没有下车去!她明白他的意思了: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
开电车的放声唱道:“可怜啊可怜! 一个人啊没钱!可怜啊可怜……”一个穷婆子慌里慌张掠过车头,横穿过马路。开电车的大喝道:“猪猡!”
吕宗桢到家正赶上吃晚饭。他一面吃一面阅读他女儿的成绩报告单,刚寄来的。他还记得电车上那一回事,可是翠远的脸已经有点模糊——那是天生使人忘记的脸。他不记得她说了些什么,可是他自己的话他记得很清楚——温柔地:“你——几岁?”慷慨激昂地:“我不能让你牺牲了你的前程!”
饭后,他接过热手巾,擦着脸,踱到卧室里来,扭开了电灯。一只乌壳虫从房这头爬到房那头,爬了一半,灯一开,它只得伏在地板的正中,一动也不动。在装死么?在思想着么?整天爬来爬去,很少有思想的时间罢?然而思想毕竟是痛苦的。宗桢捻灭了电灯,手按在机括上,手心汗潮了,浑身一滴滴沁出汗来,像小虫子痒痒地在爬。他又开了灯,乌壳虫不见了,爬回窠里去了。
5.怎样理解“‘叮玲玲玲玲玲’摇着铃,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点,一点一点连成一条虚线,切断时间与空间”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出现在故事的高潮中,它是主人公内心火热的情感骤然降至冰点的分界线,它那“玲”的一点点,使主人公一点点从虚幻当中走回了现实。
6.上文主要是写翠远和宗桢,为什么在第二段中又写了那么多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第二段中写那么多人是因为封锁开放了,所有的人都回到了现实生活的轨道上来,都在为了生计奔波着,宗桢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在这里进一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翠远更清醒地回到现实中来。
7.文中说“因为他是一个死去了又活过来的人”,既然“死去了”还能“活过来”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死去了”并不是身体的死亡,而是精神上的死亡,精神的麻木;“活过来”是说他能够摆脱现实的困扰,重新寻找自己的自由生活,但这仅仅是女主人的幻想而已。
8.结尾写“乌壳虫”有何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在结尾运用意象化的手法,使原本抽象的人物情感、命运等像一幅流动的画面,具有具体的形态。作者写“乌壳虫”的爬动,最后不得不回到窠里,实际上是写了宗桢本人,他的命运不也是像乌壳虫一样吗?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读张爱玲
贾平凹
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书名就劈面惊艳。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的多,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有一班只看颜色的看客,噢儿噢儿叫好,且不论了那些油头粉面,单是正经的角儿,秦香莲、白素贞、七仙女……哪一个又能比得上崔莺莺?张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几百字,长则万言,你难以揣摩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里的一连串地漂过去,溅一连串的水花。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这般贯通了天地,看似胡说,其实骨子里尽是道教的写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体不纯而类如杂说——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瞧着外边,总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张是一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招听,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
看了张的散文,就寻张的小说,但到处寻不着。那一年到香港,什么书也没买,只买了她的几本,先看过一个长篇,有些失望,待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经日深。——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鸦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嗜好上瘾的东西都是毒品。张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古今中外的一些大家,有的人的作品读得多了,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循法可学,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张的天才如逛大的园子,弄不清了从哪儿进门的,又如何穿径过桥走到这里?又像是醒来回忆梦,一部分清楚,一部分无法理会,恍恍惚惚。她明显地有曹霑的才情,又有现今人的思考,就和曹氏有了距离,她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但她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又是旁人无以类比。
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何况张又是个执著的人。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耍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浸淫作品,不是学人家的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还没看原著,只听别人说着好了,就来气,带气入读,就只有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张的书是可以收藏了长读的。
与许多人来谈张的作品,都感觉离我们很远,这不指所描叙的内容,而是那种才气如云,以为她是很古的人,当知道张现在还活着,还和我们同在一个时候,这多少让我们感到形秽和丧气。
《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思量,怎不思量?”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9.作者认为张爱玲作品有什么具体特点?
张爱玲散文的特点是:(每项不超过4字)
思想:__________文体:__________语言:__________
答案:独特 不纯 风趣
10.“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张爱玲小说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长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长处是: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旁人无以类比。
短处是: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
11.本文运用了不少比喻,揣摩这些比喻,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说“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哪一个又能比得上崔莺莺”,这两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戏台上的旦角”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莺莺”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戏台上的旦角”指女性散文;“崔莺莺”指张爱玲散文。
(2)文中哪一语句与第三段中“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这个比喻意思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横挑鼻子竖挑眼”(或“只听别人说着好了,就来气”)。
12.“读张爱玲”这个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读张爱玲”这个题目含有两重意思:既指读张爱玲的作品,又指读出了张爱玲的个性与才华。
三、语用创新
13.“在宗桢的眼中,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两三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蕊。”
请对上句的比喻进行赏析,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寥寥几笔,一个不很美丽但简单素雅的女子就跃然纸上了。张爱铃的语言也“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淡雅自然。
14.下面是某学生递交的一份检讨书,其中有多处语病,请找出四处并修改。
检讨书
尊敬的老师:
①您的批评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②一直以来,我一贯的表现的确是差强人意。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③请老师务必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努力改正错误,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④从今以后,我会好学上进,向优秀同学看齐;热爱集体,多问津班级事务。⑤以上这些我保证做到,不信您就走着瞧。
您的学生×××
×年×月×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删除“一直以来”或“一贯”;②“差强人意”改为“不令人满意”;③删除“务必”;④“问津”改为“关心”;⑤“不信你就走着瞧”改为“您就看我的表现吧”。
15.阅读下面的故事,完成两道题目。
甲乙两个猎人各猎得两只野兔回家。
甲的妻子看见后冷冷地说:“__A__”甲猎人不悦,心想:“你以为很容易打到吗?”第二天,他故意空着手回家,让妻子知道打猎是不容易的事。
乙猎人遇到的情形恰好相反。他的妻子看见他带回两只野兔,就欢天喜地说:“__B__”乙猎人心中喜悦:“两只算什么?”第二天,他打回了四只野兔。
请补上A、B两处的内容,两处均必须是疑问句,并且均不得超过10个字。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你才打了两只?B.你竟打了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