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枞树(cōnɡ) 膝盖(xī)
抽噎(yē) 萎靡不振(mí)
B.累赘(zhuì) 遐思(xiá)
提防(tī) 半身不遂(suí)
C.痕迹(hén) 吮吸(shǔn)
骸骨(hái) 吹毛求疵(cī)
D.蠕动(rú) 瘦削(xiāo)
窥探(kuī) 龇牙咧嘴(zī)
解析:选C。A项,“靡”应读mǐ;B项,“提”应读dī;D项,“削”应读xuē。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政府官员要么是漠不关心群众的合理诉求不闻不问,要么是粗暴武断,甚至是以武力、暴力相向。
B.正在这时,无边的沙漠上忽然出现一座城市,魔幻的图景恍若海市蜃楼,给人时空交叠的错觉。
C.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表示:微博议政蔚然成风,大大拉近了网民与两会的距离,也鼓舞了百姓参政议政的热情。
D.一棵树龄达百年的花梨木由于身价十几万元,竟然有三方争夺该树的所有权,目前这棵花梨木面临生死攸关。
解析:选C。A项,漠不关心:(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后面不能带宾语。B项,海市蜃楼:比喻虚无缥缈而实际不存在的事物。D项,生死攸关: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指生死存亡的关键。生死攸关不能做宾语,去掉“面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B.油菜花沿浩门河两岸成就了博大壮阔的特有奇观,一望无际的金黄显得异常美丽,大约近百万亩的大色块简单构图具有十足的西部风味,铺天盖地的霸气给人丰富的遐想。
C.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D.设置交通技术电子监控设备测速却不公开位置,容易形成设置执法陷阱行为出现,助长执罚经济现象的盛行。
解析:选A。B项,“大约”和“近”重复,删掉一个;C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D项,“形成”与“行为出现”搭配不当,将“形成”改为“造成”或“诱发”、“导致”。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________,________。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________,________,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________。“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④①②⑤ D.③①②⑤④
解析:选C。③句“前两者”承接上句“贫二代”“拼二代”,④照应上句“富二代”;①紧接“误解”“偏见”转入改变对“富二代”的看法之必要,②句中“也”照应第①句。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
有一次,他从昏迷中给一种贴着他耳朵喘息的声音惊醒了。那只狼一跛一跛地跳回去,它因为身体虚弱,一失足摔了一跤。样子可笑极了,可是他一点也不觉得有趣。他甚至也不害怕。他已经到了这一步,根本谈不到那些。不过,这一会,他的头脑却很清醒,于是他躺在那儿,仔细地考虑。那条船离他不过四哩路,他把眼睛擦净之后,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同时,他还看出了一条在光辉的大海里破浪前进的小船的白帆。可是,无论如何他也爬不完这四哩路。这一点,他是知道的,而且知道以后,他还非常镇静。他知道他连半哩路也爬不了。不过,他仍然要活下去。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他居然会死掉,那未免太不合理了。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也许,这种想法完全是发疯,不过,就是到了死神的铁掌里,他仍然要反抗它,不肯死。
他闭上眼睛,极其小心地让自己镇静下去。疲倦像涨潮一样,从他身体的各处涌上来,但是他刚强地打起精神,绝不让这种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淹没。这种要命的疲倦,很像一片大海,一涨再涨,一点一点地淹没他的意识。有时候,他几乎完全给淹没了,他只能用无力的双手划着,漂游过那黑茫茫的一片;可是,有时候,他又会凭着一种奇怪的心灵作用,另外找到一丝毅力,更坚强地划着。
他一动不动地仰面躺着,现在,他能够听到病狼一呼一吸地喘着气,慢慢地向他逼近。它愈来愈近,总是在向他逼近,好像经过了无穷的时间,但是他始终不动。它已经到了他耳边。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摩擦着他的两腮。他那两只手一下子伸了出来——或者,至少也是他凭着毅力要它们伸出来的。他的指头弯得像鹰爪一样,可是抓了个空。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那只狼的耐心真是可怕。这个人的耐心也一样可怕。这一天,有一半时间他一直躺着不动,尽力和昏迷斗争,等着那个要把他吃掉、而他也希望能吃掉的东西。有时候,疲倦的浪潮涌上来,淹没了他,他会做起很长的梦;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不论醒着或是做梦,他都在等着那种喘息和那条粗糙的舌头来舐他。
他并没有听到这种喘息,他只是从梦里慢慢苏醒过来,觉得有条舌头在顺着他的一只手舐去。他静静地等着。狼牙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可是这个人也等了很久,那只给咬破了的手也抓住了狼的牙床。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力地掐着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已经慢慢摸过来,一下把狼抓住。五分钟之后,这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他的手的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把狼掐死,可是他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硬灌下去的。后来,这个人翻了一个身,仰面睡着了。
5.画线句子说病狼很可笑,而“他”却不觉得有趣,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此时最重要的是生存,不是娱乐,他没有心思,也没有气力来“觉得有趣”。
6.找出文中精彩的比喻句,说明其作用。(列举一、二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疲倦像涨潮一样,从他身体的各处涌上来。②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摩擦着他的两腮。
作用:例①用“涨潮”比喻疲倦,形象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极度疲乏,强打精神而又有点坚持不住的情态。
例②用“砂纸”比喻舌头,形象地表现了狼的舌头的粗糙。
7.文末说“这东西并不好吃”,但为什么“硬灌下去”呢?结合本文主题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求生本能所致,在饥饿和死亡面前,选择奋战就是出路,选择放弃就是死路。生命的因子在“他”身上依然存在,生之渴望战胜一切。
8.文中换成一只健康的狼与“他”争斗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好。力量悬殊太大,不能足以表现生命的韧性和顽强,也不能真切原始地表现生存的欲望之大之艰难,震撼人心,可以说病狼和病人的较量就是生存意志强弱的较量,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二)类文阅读
(2011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严冬海猎
陈秉汉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渔民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也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习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说:“阿龙,天气这么冷,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做睡着的样子,等爸爸的咳嗽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脚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蓝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渔篓、干柴捆,快步向海滩走去。他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黯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潮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捆,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得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溜下海里。深夜的海水不同白天,像冰窖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砭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起海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感受到一团热气,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渔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渔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渔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篓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渔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的尖头鱼。他激动得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渔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只见海龙光着屁股,倒在地上,旁边的担子一头是渔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②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选自《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有删改)
9.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处景物描写侧重表现天气的寒冷,海风的冷酷。这些描写都渲染了一种苦寒的氛围,为表现海龙一家的困苦生活作铺垫,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第二处景物描写,作者将静静的大海比做“像守着摇篮的母亲”,这一比喻充满了温情,暗示了海龙捕鱼的成功和满足感,也表现了海龙一家渡过难关后的欢愉与安宁。结构上,与开头“风静了”的描写相照应。
答案:①渲染气候的寒冷,暗示捕鱼环境的恶劣(海龙一家生活的艰苦)。或:渲染气候的寒冷,为后文写海龙下海捕鱼作铺垫。
②通过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的成功和他的满足感。或:通过描写大海的平静,暗示海龙捕鱼惊险过后家中的安宁与温馨。
10.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父亲的形象,应抓住文中对父亲的描写的相关句子,从而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答案:①勤劳能干;②对家庭有责任感;③对孩子关心、爱护。
11.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总结。从文章内容看,海龙生活在一个贫困但和睦的家庭中,父亲、母亲以及妹妹对他都有影响,同时也与他平时的磨炼有很大的关系。
答案:①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如爸爸不许海龙学捕尖头鱼,妈妈为爸爸出海担心,妹妹给爸爸捶背,爸爸妈妈寻找海龙,妈妈安慰妹妹。
②海龙对家庭困境的体察。如爸爸生病不能继续下海捕鱼,爸爸治病欠下债务,家里没钱过年,一家人粗劣的晚饭。
③自身顽强的意志及平时的磨炼。如海龙下海捕鱼,在冰冷海水里没有反悔、退缩;海龙平时不惧寒冷,严寒的天气也下海洗澡、潜水。
④父亲的榜样力量对海龙的影响。如海龙几次要跟爸爸下海,自己捕鱼之前模仿爸爸让身体变热,捕鱼时想到“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
三、语用创新
12.《热爱生命》一文告诉我们要怎样对待生命,又要怎样珍惜生命。依照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两个类似的句子,每句不超过30字。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摧山坼地地去投奔大海。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啬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抹浅绿。
13.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是阅读理解的一大关键手段。在勾画圈点中品读美文,筛选捕捉重要信息,概括分析文章内容,创造性地理解文章。请就下面《热爱生命》中这句话做一则批注。
这些残骨在一个钟头前还是一头小驯鹿,一面尖叫,一面飞奔,非常活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一个残缺生命的一种对活力、健康的本能的虚构。小驯鹿的死,似乎也预示着他在不久后也会有相同的下场,这是一种同病相怜的悲哀。作者在这里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没有用深奥的语言,但朴实的话语中却有很深的言外之意。
14.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请用一句话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寓意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寓意:这幅漫画讽刺了时下一些骗子打着“中医养生”的旗号,以伪科学知识蒙骗群众,聚敛钱财的丑陋嘴脸。
(2)标题:伪中医?真敛财!(扣住寓意,有标题特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