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 粤教版 语文必修5电子题库:第三单元第11课知能优化演练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学年 粤教版 语文必修5电子题库:第三单元第11课知能优化演练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9 10:2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英子笑嘻嘻地往回走了。
校门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缭绕着。三个童子军拿着棍子把着大门,维持着秩序,来宾络绎进去。英子的爸爸妈妈一同来了。
学校礼堂里。四角交叉挂着万国旗,台上,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像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对联,上面是“天下为公”的匾额,三十来个少年排成三行,一位老师捧着一盘系着红绸带的毕业证书站在前面,校长走上前来拿起一卷毕业证书。
校 长 本届毕业第一名学生×××。
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出列走到校长面前一鞠躬。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打扮成小麻雀同参加游艺节目的同学们坐在一起,她鼓着掌回过头去望着来宾席,看到爸爸妈妈已经坐在那里。妈妈也看见她了,她举起一个苹果向英子示意,英子就过来了。这时正好那个考第一名的学生从台上下来,回到座位上去,他好像听到有人叫他,回过头去,走到来宾席旁。英子看到那个在草堆里认识的人笑嘻嘻地伸出手来,从学生手里接过了那份用红绸带系着的毕业证书。
爸 爸 (对英子说)你以后也要考第一名才好,你看他爸爸多喜欢。
英 子 不是他爸爸,是哥哥。
后景里,拿了毕业证书的小学毕业生陆续走回自己的座位。
……
小学校的课堂里。
秋天了,窗外的落叶吹下来,落到了教室里,落到了林英子的课桌上。韩老师踏着风琴,小学生齐声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林英子一边唱,一边落下了泪珠。
韩老师走到英子身旁。
韩老师 为什么哭?
英子 我没有哭,我每次唱这支歌,眼睛都会发酸,眼泪就掉下来了,管也管不住。
    韩老师点点头,拍了拍她的肩膀,走开了。
1.文段的最后写英子边唱歌边落泪,这里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里的歌声正是代表别离,渲染气氛,暗示主题。触景生情,英子想起与自己离别的朋友,难免伤心落泪。
一双充满纯真童稚之情的眼睛,在观察着世界,思索着人生。一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淡淡的哀愁,深深的相思,尽在不言中。
2.“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出列走到校长面前一鞠躬。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照应前文“厚嘴唇的人”对“兄弟”的评价:“我小兄弟是个好学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气。”②从剧本构思上讲,在如此优秀的弟弟背后,竟有一个为了供应他上学忍受艰难、迫不得已而为“贼”的哥哥支持,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气氛。
3.在领毕业证的时候,为什么“厚嘴唇的人”被英子的爸爸误认为是那个眉目清秀的少年的爸爸?这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岁月的沧桑,生活的艰难,过早使“哥哥”衰老了,所以被人误认为“爸爸”。这说明作为哥哥作出的牺牲之大,更可见其精神的感人。
4.开头写英子“笑嘻嘻”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笑嘻嘻”表明英子不知内情,天真无邪。
二、语言运用
5.下列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英子披着淡青色纱巾 ②还有一些看热闹的同学 ③周围站着几个参加演出的小学生 ④装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解析:选B。“纱巾”是为“小麻雀”准备的,因而①④相连;先交待出演出的参与者,才能再说观众。
6.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城南旧事》像是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地流入人们的心里。
《城南旧事》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支古朴的小曲,朴素单纯,哀而不伤地回荡在人们心田。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禅让(shàn) 宫阙(quē) 解剖(pōu) 粗鄙(bǐ)
B.暂时(zàn) 辟路(pì) 琐碎(suǒ) 啮噬(shì)
C.杀掠(lüě) 舟楫(jí) 显赫(hè) 上溯(shuò)
D.涨价(zhànɡ) 恬退(tián) 断垣(yuán) 卓著(zhuó)
解析:选B。A项中的“阙”音为què;C项“掠”音为lüè,“溯”音为sù;D项“涨”音为zhǎnɡ。
2.下列语句空缺处填入的一组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小妹妹,你的头脑好,将来总有一天分得____________的,我一定忘不了你。
②三个童子军拿着棍子把着大门,____________着秩序,来宾络绎进去。
③街上的人渐渐散去了,只剩下打糖锣的老头儿歇在那里打锣,可是没有一个孩子买糖吃。胡同显得__________寂静。
A.清楚 维持 分外  B.清楚 维护 格外
C.明白 维护 分外 D.明白 维持 格外
解析:选A。清楚:①易了解和辨认;②了解,知道;③明白无误;不含混;④透彻有条理。明白:清楚,明确;公然,不含胡。维持:维系,保持。维护:维持保护。格外:①副词,表示超过寻常;②额外,另外。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解析:选C。A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B项,“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D项,“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浙江乐清县的钱云会命案吸引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解析:选D。A项主要是词序不当和主语不一致。“因为不仅诚信……”,应为“因为诚信不仅……”,让“诚信”做复句的主语,但这又与前一句的主语不一致了。建议修改为“诚信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重要的教育内容”。B项搭配不当,“吸引”不能与“关注”搭配。C项有歧义,“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今夕何夕,共此烛光,海峡两岸,________,也实在参商太久了。
(2)经受过战争的洗礼,承担了世纪的怆痛,天地悠悠,________,千载以下,依然浸染眉宇。
①虽只隔一水 ②蒹葭苍苍
③幽州台上的感慨 ④多少英雄豪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①句写怀古抚今,面对眼前景致,感慨颇多,且应该是一个四字短语,要与上句韵脚“光”相押,所以选“蒹葭苍苍”;②句回顾历史、发“思古幽情”,想到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句,该选“幽州台上的感慨”一项。另外从“音节和谐”的角度考虑,也应该选这个七字短语。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8题。
(一)
厚嘴唇的人 放学啦?(招手让她坐到大梁上)怎么不回家?
英   子 我猜你在这里。
厚嘴唇的人 你怎么就能猜出来?
英   子 刚刚下过雨,我想你一定会来看看你的东西,另外,我想听你讲故事。
厚嘴唇的人 你的心真好,故事我一定会讲的,可是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儿呢。
英   子 英子。
厚嘴唇的人 英子、英子,这名儿好听,可是功课好么,考第几?
英   子 第十二名。
厚嘴唇的人 才考十二名?应当考第一名,准是爱玩儿。
  英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厚嘴唇的人 我小时候就是贪玩,书没有念好,后悔也来不及了。我小兄弟是个好学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气。他说小学毕业了还要进中学、大学,可凭我这没有出息的哥哥,什么能耐也没有,哪儿供得起呀?我们娘儿仨,奔窝头,还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你们家吃窝窝头么? (英子摇摇头)我走这一步,也是事非得已,你明白我的话么? (英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摇摇头)小英子,你说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英子摇摇头)不是好人? (指指自己的鼻子,英子又摇摇头)不是坏人? (他哭了,流出了眼泪)
英   子 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挺难分。(她抬起头来)你分得清海跟天么?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
厚嘴唇的人 小妹妹,你的头脑好,将来总有一天分得清楚的,我一定忘不了你。我的事别跟别人说,就连我的兄弟算上。
(二)
英子从断垣爬了出来,刚往前走了几步,对面碰见了那个戴草帽的人,英子朝他看了一眼,他好像没有看到英子。英子又看到他后面还跟了两个穿黑衣服的警察,一直往空地那边走去。
英子站在自家门口发着愣。画外,群杂声:
“都在看什么?” “看捉贼,” “贼在哪里?” “就在里边,快出来了。”
断垣前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家家户户的门口也都站满了人。英子向空草地那边望去。
一群人过来了,那个厚嘴唇的人低着头,他的手被捆上了白绳子,一个巡警牵着,一个巡警抱着那个油布包袱。戴草帽的人跟在后边。
英子的脸故意藏到妈妈身背后去了,她不愿意看。画外,群杂声:
“这小子不像做贼的样,好人坏人真看不出来了。”
“就是那个便衣破的案,他在这里憋了好几天。”
“说是一个小姑娘给他引的路才破的案。”
街上的人渐渐散去了,只剩下打糖锣的老头儿歇在那里打锣,可是没有一个孩子买糖吃。胡同显得分外寂静。
6.文段(一)中“厚嘴唇的人”对英子说:“我走这一步,也是事非得已,你明白我的话么?”请你回答“厚嘴唇的人”说的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句潜台词,其含义是偷东西。
答案:“厚嘴唇的人”非常含蓄地表达了他去偷东西的事情,并且说明他这样做是迫不得已的,为的是奔窝窝头和供弟弟上学。表达了他生活的困窘和心情的矛盾。
7.结合这两个文段的内容,你认为“厚嘴唇的人”是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作者的描写和小英子的看法角度理解,这个人被生活逼迫成了小偷,是无奈的。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答案:从“厚嘴唇的人”与英子的谈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能够教育英子认真学习。对自己做过的“坏事”在内心中感到愧疚。他偷东西也是因为生活所迫,他的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8.“厚嘴唇的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结合《城南旧事》一剧的主题。
答案:反映了当年人们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当时社会现实造成的。
(二)阅读《茶馆》(节选),完成9~12题。
王利发  别再瞎扯,干活儿去!嘿!
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是叫炮轰死,我看透了!(慢慢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 (温和了些)栓子他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
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
难 民 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
王利发 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
难 民 可怜可怜吧!我们都是逃难的!
王利发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巡警上。
巡 警 走!滚!快着!
难民散去。
王利发 怎样啊?六爷!又打得紧吗?
巡 警 紧!紧得厉害!仗打得不紧,怎能够有这么多难民呢!上面交派下来,你出八十斤大饼,十二点交齐!城里的兵带着干粮,才能出去打仗啊!
王利发 您圣明,我这儿现在光包后面的伙食,不再卖饭,也还没开张,别说八十斤大饼,一斤也交不出啊!
巡 警 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着办吧!(要走)
王利发 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巡 警 (接票子)我给你说说看,行不行可不保准!
三五个大兵,军装破烂,都背着枪,闯进门口。
巡 警 老总们,我这儿正查户口呢,这儿还没开张!
大 兵 屌!
巡 警 王掌柜,孝敬老总们点茶钱,请他们到别处喝去吧!
王利发 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递钞票给巡警)
巡 警 (转递给兵们)得啦,老总们多原谅,他实在没法招待诸位!
大 兵 屌!谁要钞票?要现大洋!
王利发 老总们,让我哪儿找现洋去呢?
大 兵 屌!揍他个小舅子!
巡 警 快!再添点!
王利发 (掏)老总们,我要是还有一块,请把房子烧了!(递钞票)
大 兵 屌!(接钱下,顺手拿走两块新桌布)
巡 警 得,我给你挡住了一场大祸!他们不走呀,你就全完,连一个茶碗也剩不下!
王利发 我永远忘不了您这点好处!
巡 警 可是为这点功劳,你不得另有份意思吗?
王利发 对!您圣明,我糊涂!可是你搜我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巡 警 我干不过你!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下)
王利发 您慢走!(看巡警走去,跺脚)他妈的!打仗!打仗!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妈的什么呢?
9.分别从难民、巡警、大兵三个方面概括故事内容并指出社会状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段通过难民的央告、巡警的勒索与大兵的蛮横,反映了由于军阀混战造成的社会不安的状况。
10.简要分析巡警这个人物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凶狠、狡猾、贪婪。
11.说说下面两句舞台说明分别表明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1)大兵  屌!(接钱下,顺手拿走两块新桌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利发  您慢走!(看巡警走去,跺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说明大兵的贪婪与蛮横。(2)表现了王利发无奈的愤怒。
12.下列对文段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剧本通过难民、穿着破军装的大兵,反映当时人们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B.剧本运用对比手法,如巡警与大兵的对比、难民与王利发的对比,反映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
C.巡警为王利发打发走了难民和大兵,说明巡警对当地的社会治安有重要作用。
D.王利发“不打发”难民,却把钞票递给巡警、大兵,说明他有欺软怕硬之嫌,也是在动荡社会中无可奈何的举动,作者用批评的笔调表现了他。
E.大兵的行讨和强要,既揭示了他们蛮横无理的本性,同时又揭露战乱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灾难。
解析:选AE。B项,应是军阀混战、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C项,巡警是为了勒索,与治安无关;D项,不能单纯说是“欺软怕硬”。
三、语言表达
13.请你根据下面的一段诗,另续写一段。
青青的白桦林里
有着虫儿的呢喃
白白的蒲公英散发着美丽的花帽
欢聚的伙伴
在风中奔跑
醉人的时光就这样跳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潺潺的小溪边/有着鱼儿的嬉闹/油油的水草摆动着柔媚的线条/高声的尖叫/划破天空的烦恼/童年的欢乐就这样默默地走掉
14.把下面画线的一句话扩展成一段话。
(厚嘴唇的人被抓后,回到家)英子在呆呆地想。
要求:①必须运用动作描写;②语言生动传神;③不少于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英子趴在桌子前,把背弓成蹲踞的青蛙样,两只粉嫩如鲜藕的胳膊平放在桌上,一边脸颊枕着胳膊,头侧向一方,一只手的手指把桌面当成琴键,敲击个不停,似乎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唱着那首唱过无数遍的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风从窗口拂过来,桌上摊开的闲得发慌的课本抖动了几下卷页,似乎挥手在喊:“该看看我了,该看看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