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平行四边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平行四边形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4 18: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章 四边形
19.2 平行四边形
第6课时 三角形的中位线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 2.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能够应用这个定理解决有关的问题. 3.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操作、观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中位线的定义以及中位线定理. 难点: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导入新课 动手操作(探究发现,教师点评) 你能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 连接每两边的中点,看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结论】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探究新知 探究一 一条直线截一组平行线的性质 【例】已知,直线互相平行,直线AC与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A,B,C和点且AB=BC. 求证:. 【教师活动】要证线段A1B1=B1C1,可考虑把线段转化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中,故过点作EF∥AC,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即可.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的分析,现在合作完成证明过程,并总结存在的结论. 【证明】过点作EF∥AC,分别交直线,于点E,F. ∴ 四边形ABE,BCF都是平行四边形. ∴ E=AB, F= BC. ∵ AB= BC, ∴ E=F. 又∵ ∠=∠,∠E=∠F, ∴ △E≌△F. ∴= . 【小组交流合作结论】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教师提问】若直线向左平移,使点和点A重合,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测量,证明,得出结论. 结论: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探究二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问题1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①如果D,E分别为AB,AC的中点,连接DE, 那么DE为△ABC的中位线. ②如果DE为△ABC的中位线,那么 D,E分别为AB,AC的中点. 问题2 除此之外,△ABC还有其他中位线吗 你会画吗 (展示图形) 【注意】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 【说明】若连接AF,则AF是△ABC的中线. 问题3 (师生互动,教师点评) 请你说出三角形的中线和中位线的区别. 学生:中位线是两个中点的连线,而中线是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连线. 问题4 你能通过剪拼的方式,将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活动】将△ADE绕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到△CFE的位置(如图),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与△ABC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DBCF. 问题5 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你能猜出DE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猜想:DE∥BC,DE=BC. 问题6 (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我们如何证明这个猜想的正确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寻找证题方法,巡视学生做题过程,总结规律性的知识. 【学生活动】先小组交流,通过做不同的辅助线进行证明,由两名学生在黑板板书,其余学生合作完成过程. 已知:在△ABC中,DE是△ABC的中位线. 求证:DE∥BC ,DE=BC. 证明:(方法一)如图,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 则点E′与点E重合. ∴ DE∥BC. 同理,过点D作DF∥AC,交BC于点F,则点F为BC的中点. ∴ 四边形DFCE是平行四边形. ∴ DE=FC=BC. (方法二)如图,延长DE至F,使EF=DE,连接CF. ∵ AE=CE, ∠AED=∠CEF,DE=FE, ∴ △ADE≌△CFE(SAS) . ∴ AD=CF,∠A=∠ECF. ∴ CF∥AB. ∵ AD=BD, ∴ BD=CF. ∴ 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 ∴ DF∥BC,DF=BC. ∴ DE∥BC,DE=BC. 【小组交流总结】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如图,在△ABC中,DE是△ABC的中位线,那么DE∥BC ,DE=BC. 例题讲解 【例1】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AC,BC的中点,AF平分∠CAB,交DE于点F.若DF=3,则AC的长为(  ) A.       B.3      C.6     D.9 【解析】∵ D,E分别为AC,BC的中点,∴ DE∥AB,∴ ∠2=∠3. 又∵ AF平分∠CAB,∴ ∠1=∠3, ∴ ∠1=∠2,∴ AD=DF=3, ∴ AC=2AD=6.故选C. 【答案】C 跟踪训练(小组交流) 1.如图,C,D分别为EA,EB的中点,∠E=30°,∠1=110°,则∠2的度数为(  ) A.80°       B.90°      C.100°     D.110° 解析:∵ C,D分别为EA,EB的中点, ∴ CD是三角形EAB的中位线, ∴ CD∥AB,∴ ∠2=∠ECD. ∵ ∠1=110,∠E=30,∴ ∠ECD=80, ∴ ∠2=80.故选A. 答案:A 【例2】如图,在△ABC中,AB=5,AC=3,点N为BC的中点,AM平分∠BAC,CM⊥AM,垂足为点M,延长CM交AB于点D,求MN的长. 【教师活动】(引发学生思考)要证MN为△BCD的中位线,应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DM=MC,即可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的分析写出证明过程,总结规律方法. 【解】∵ AM平分∠BAC,CM⊥AM, ∴ AD=AC=3,DM=CM. ∵ BN=CN, ∴ MN为△BCD的中位线, ∴ MN=(5-3)=1. 【方法总结】当已知三角形的一边的中点时,要注意分析问题中是否有隐含的中点.如已知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又是这边所对角的平分线时,根据“三线合一”可知,这实际上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中点. 跟踪训练 (学生独学) 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E,F,G,H分别为各边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讲解规范证明过程,学生独立书写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连接AC. ∵ E,F,G,H分别为各边的中点, ∴ EF∥AC,EF=AC; HG∥AC,HG=AC. ∴ EF∥HG, EF=HG. ∴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在△ABC中,点E,F分别为AB,AC的中点.若EF的长为2,则BC的长为( ) A.1     B.2     C.4      D.8 2.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8,∠C90°,∠A30°,DE是△ABC的中位线,则DE的长为( ) A.4     B.3     C.2     D.2 3.如图所示,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C的中点.若OE3 cm,则AB的长为( ) A.3 cm    B.6 cm    C.9 cm    D.12 cm 4.如图所示,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C12,F是DE上一点,连接AF,CF,DF1.若∠AFC90°,则BC的长度为( ) A.12      B.13     C.14      D.15 5.直角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则连接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是( ) A.3      B.5     C.4或5     D.5或3 6.如图所示,在△ABC中,BC>AC,点D在BC上,且DC=AC,∠ACB的平分线CF交AD于点F,点E是AB的中点,连接EF.求证:EF∥BC. 7.如图,E为平行四边形ABCD中DC边的延长线上一点,且CE=DC,连接AE,分别交BC、BD于点F、G,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OF,判断AB与OF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8. 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怎样量出A、B两点间的距离?根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解析:∵ 点E,F分别为AB,AC的中点, ∴ EF是△ABC的中位线,∴ BC2EF224.故选C. 2.D 解析:∵ ∠C90°,∠A30°,AB8,∴ BCAB4. 又∵ DE是△ABC的中位线, ∴ DEBC2.故选D. 3.B 解析:∵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又∵ 点E是BC的中点,∴ OE是△ABC的中位线. ∵ OE3 cm,∴ AB2OE236(cm).故选B. 4.C 解析:∵ ∠AFC90°,AECE,AC12, ∴ EFAC6,∴ DEDFEF167. ∵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 ∴ BC2DE2714.故选C. 5.C 解析:分两种情况: ①当8是直角边长时,如图所示. 在Rt△ABC中,∠C90°,AC6,BC8, 根据勾股定理知, AB10. ∵ 点E,F分别是直角边AC,BC的中点, ∴ EF是Rt△ABC的中位线, ∴ EFAB105. ②当8是斜边长时,如图所示. 在Rt△ABC中,∠C90°,AB8. 又∵ 点E,F分别是直角边AC,BC的中点, ∴ EF是Rt△ABC的中位线, ∴ EF4. 综上可知,连接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是5或4.故选C. 6.证明:∵ CF平分∠ACB,DC=AC, ∴ CF是△ACD的中线,∴ 点F是AD的中点. ∵ 点E是AB的中点,∴ EF∥BD,即EF∥BC. 7.解:AB∥OF,AB=2OF. 证明如下:∵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B∥CD,AB=CD,OA=OC. ∴ ∠BAF=∠CEF,∠ABF=∠ECF. ∵ CE=DC,CD=AB,∴ AB=CE. 在△ABF和△ECF中, ∴ △ABF≌△ECF(ASA),∴ BF=CF. ∵ OA=OC,∴ OF是△ABC的中位线, ∴ AB∥OF,AB=2OF. 8.解:分别找出AC、BC的中点M、N,量出M、N两点间的距离,则AB=2MN. 根据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课堂小结 1.三角形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两边中点连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布置作业 教材第85页习题19.2第14,15题. 板书设计 第6课时 三角形的中位线 探究一 一条直线截一组平行线的性质 探究二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 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