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摩擦力》导案
年级:八 学科:物理 编制人: 审核: 组长: 签发:
第一标:设置目标
【课堂目标】(解释目标并组织课堂2分钟)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重、难点)
3.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4.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般方法。
【使用说明】
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
第二标:达成目标
【夯实基础】(用时:20分钟;请结合“导学框”里的提示进行基础梳理。)
【自主学习,疏理基础】
一、滑动摩擦力
1.概念:两个 的物体,当它们做 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 的力
2.产生原因:相互接触的物体的两个面 。
3.测量
(1)工具: 。
(2)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二、研究影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探究方法: 。
2.探究结论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 ,滑动摩擦力越大。
三、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
(1)增大 ; (2)增大 ; (3)用 代替 ;
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
(1)减小 ;(2)减小 ;(3)使接触面 ; (4)用 代替 。
认真研读教材
小组互批后组长反馈释疑
【综合升华】(5分钟,小组合作讨论, 老师及时点拨。)
【例题】下列各项措施中,用来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下雪后往马路上撒些炉渣
B.黑板上的字不容易擦干净时,双手用力按黑板擦擦黑板
C.自行车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D.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答案:C
组内探讨,交流。
第三标:反馈目标
【当堂检测】(10分钟)
一、摩擦力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存在摩擦力
B一个物体只有跟另一个物体表面压紧,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D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摩擦力
2.如图所示,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属于静摩擦的是 ;属于滚动摩擦的是 。
二、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3. 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图所示,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块,使物块做 运动(测力计示数见图),根据 知识,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
4.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块的三次实验如图所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比较 两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三、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5.据新闻报道,中国台湾地区发现了首例遗传性无指纹家族。因家族遗传基因的影响,连续五代成员的双手、双脚都出现了无指纹症状。对于这个家族的人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写字时握笔比正常人要轻松得多B,用手指点钞时,比正常人更省力C.握物体时,比正常人要用更大的力才能握住
D.提水桶时,比正常人要用更大的力才能提起
6、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 的是( )。
A.鞋底和轮胎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C.在气垫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张紧些
7.运动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 摩擦;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如图所示),手握单杠又不能握得太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摩擦。
自主作答,分级、分层达标,限时完成。
【反思升华】 (学生反思小结,教师教学反思)
在达成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些困难?
2,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整理知识结构)
组长落实检查,下节课前完成